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环境监管模式的战略转型

2017-04-29 12:23谢毅
好日子(下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战略转型大气污染

谢毅

摘 要:大气污染问题在我国长期存在,近几年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在改善大气污染现状方面取得了一些明显效果,但距离人们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大气污染的复合型、区域性特征越发明显,频繁出现区域性的大气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等,区域环境的空气质量出现恶化,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对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主要介绍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环境监管模式实现战略转型的意义,并分析具体的转型策略。

关键词: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环境监管;战略转型

引言

自从2015年建立了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环境监管体系后,形成了区域性的大气污染管理政策和管理法规,对于区域性大气污染进行专项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大气污染现象依然不容乐观,尤其天津、石家庄、河南、山西等地依然存在PM2.5与PM10的严重超标,需要进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环境监管模式的战略转型,以提高大气污染的治理效果,还人们碧水蓝天。

1.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环境监管模式实现战略转型的意义

近几年,我国发生的雾霾事件出现了较大范围蔓延,比如2013年京津冀的雾霾蔓延到了中原地区、辽宁、山东和山西等地,其蔓延态势是比较严重,且呈现区域性特征。在提出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出现了规模化、集聚化的新型城市群,也出现污染严重化问题。

自从颁布了防治大气污染的有关法律以后,监管大气污染中单因子和行政监管的条块化模式持续沿用,由于欠缺大气污染的区域性责任主体,造成大气污染的区域性方面一直是没有责任人、没有应对措施、没有监管的状态。在颁布和实施环境空气的质量标准之后,我国大部分城市没有达到空气质量要求,给管理大气污染施加了很大压力,也是对各个城市管理大气污染的重大挑战。为此,要建立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监管模式,从而有效解决区域性的大气污染。

2.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环境监管模式实现战略转型的措施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环境监管模式在欧美国家和我国08年奥运会中有非常显著的应用效果,是将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有效解决的有效措施与根本途径[1]。为此,我国在积极采取措施本土化联防联控模式的大气污染管理,以及常态化联防联控的成功个例。为了使我国区域和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健康标准并保持常态化,尽可能降低大气污染的损害,需要积极采取大气污染监管的联防联控转型。

2.1构建联防联控的环境监管体系

我国构建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监管委员会,其组成是区域省级政府、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单位和国务院,这个监管机制是统一化的,监管模式是从上到下,也就是从中央到区域或地方。在联防联控监管委员会的下面设置了各个区域的联防联控监管委员分会,其组成是地方上的环保部门、各区域的省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在委员会中由领导小组负主要责任,并把防治区域污染的绩效也包含在党政绩效的考核中,与其政绩挂钩。国家级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监管委员会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制定防控大气污染的工作机制、开展年度会议、对年度的大气污染情况做统筹协调、对区域性联防联控监管委员会在防控大气污染方面的工作进行监督,同时审核和评估其工作绩效。区域性的联防联控监管委员会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制定防控区域内大气污染的工作机制,每年将防控区域内大气污染的进展情况报告提交给国家级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监管委员会。另外,区域性联防联控监管委员会要召开内部年度会议,对一年内防控大气污染的进展、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制定联防联控区域大气污染的年度计划。这种监管体制从运行机制与制度上,保障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统一评估、统一协调和统一监管。

2.2制定联防联控的有关政策、标准体系与法律法规

在大气污染日益凸显复合型和区域性的背景下,以及保护环境的思路已经从末端控制转变为过程控制,因此以往仅仅从末端对大气污染进行控制的政策、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等都已经无法满足如今控制大气污染的需求[2]。目前缺失大气污染控制的区域性法律主体和区域化管理,造成各个行政区在管理区域性大气污染方面不承担义务和责任。为此,需要形成對大气进行过程控制的法律法规和区域性的政策法规,建立联防联控区域性机制,将区域责任主体和具体责任明确下来。另外,执法标准要统一化,实施统一检测,确保区域执法的公平和客观。此外,一些区域性的大气污染物尚且没有纳入我国大气污染排放与空气质量的标准中,比如汞、黑炭、烟尘等,造成一些污染物在浓度和排放总量下降的情况下,空气质量依然恶化的局面。与此同时,我国在环境方面的政策偏重法律监管与行政监管,而没有重视经济刺激,造成监管环境的部门处于被动状态,并且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所以,为了有效运行区域性联防联控的监管模式,标准体系、法律法规和环境政策要达到协同控制,包含大气污染区域多主体协同责任、协同控制多种大气污染物、协同监管污染源头与过程,协同实施经济政策、法律。

2.3区域性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要实现共同而存在区别的监管与规划

我国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政策没有将不同城市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经济水平等差异性因素考虑在内,实行统一分配,同时其考核大气污染的指标仅仅是污染物的总量削减,而没有考虑环境质量的达标情况,造成城市污染物总量虽然下降,但是城市和区域的空气质量依然处在日益恶化状态。所以,在制定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监管的总体规划时,要有效结合各个区域管理水平、大气环境的质量现状、经济发展水平等等要素,分类管理潜在、新兴和重点城市群,尤其是在区域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中要对达标时限和环境质量的目标进行差别化制定。联防联控的前提是区域内的统一监管与执法,还需要规定重点区域的特别限值,实施区域性差别监管,保证大气污染在区域性联防联控方面存在共同性也存在区别性。

3.结语

大气污染问题关乎我国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也关乎我国的未来发展,更关乎整体的生态环境。我国在经济大发展的过程,也要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环境监管模式的战略转型,有效降低大气污染程度。

参考文献

[1]柴发合,李艳萍,乔琦,等.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环境监管模式的战略转型[J].环境保护,2013,41(5):22-24.

[2]袁小英.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探讨[J].四川环境,2015,34(5):140-144.

猜你喜欢
战略转型大气污染
论新经济背景下外贸企业的战略转型
高速公路企业战略转型初探
农村居民对环保的认知程度及支付意愿调查
兰州市成功治理大气污染经验研究
京津冀大气污染的财税政策选择研究
宝鸡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对我国零售行业O2O模式的分析研究
抓住政策利好,加速战略转型
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的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