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中的心理效应

2017-04-29 12:23钱芳莹
好日子(下旬) 2017年12期

摘 要:《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戏剧之一,除了研究它的爱情悲剧主题之外,可以从心理效应的角度出发探究《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和人物。

关键词:吊桥效应;蔡戈尼效应;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一、吊桥效应

著名心理学家D.G达顿和A.P阿龙在美国曾经进行过这样一个试验,实验者让很多男性走过一座位于高处且看上去非常不安全的吊桥之后,让他们和同一位女性见面,结果约有八成男性表示见到的那位女性非常有魅力,这就是有名的“吊桥效应”。研究者认为,与人们的一般常识不同,个体的情绪经验并不是因自身的遭遇而自发形成,它是一种两阶段的自我知觉过程。在这一历程中,人们首先体验到的是自我的生理感受,然后,人们会在周遭的环境中,为自己的生理唤醒寻找一个合适的解释。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心动不一定是真爱。

在这场以爱情为主题的戏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初次相遇后,爱情的种子迅速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世人都在谈论和研究这棵大树,却鲜少把注意力放在种子身上,一对男女在不了解对方的性情、喜好的情况下,突然就相爱了。这种突如其来的爱情,在现代也有人称之为命运。然而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初次相遇在凯普莱特家族的聚会中,罗密欧在当时所处的境地是十分危险的,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下,罗密欧见到了朱丽叶,于是罗密欧心动了。罗密欧对她的评价是:“火炬不及她的明亮,她像天上的明珠降落人间。”罗密欧在当时的环境下,心跳剧烈,他以为那就是爱情,于是他迫不及待向朱丽叶表达自己内心的爱意。故事发生就像是一个现代人坐在电视机旁,按着快进键看电影一般。然而发生的这一切,不就正是吊桥效应吗

二、蔡戈尼效应

20世纪20年代苏联心理学家Β.Β.蔡戈尼克在一项记忆实验中发现的心理现象。即人们总是对已完成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或者永远不能得到的东西记忆深刻,这种现象就叫蔡戈尼克效应。蔡戈尼效应经常会跟初恋联系在一起,由于我们把初恋看成是一种“未能完成的”、“不成功的”事件,它的未完成反而更使人难以忘怀,使我们一生都难以忘却。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戏剧中,罗密欧对待罗瑟琳小姐的心理情感,完全是蔡戈尼效应的展现。罗密欧在听到罗瑟琳的誓言终身不嫁之后,他对班伏里奥说:“她已经割舍爱情,我现在活着就等于死去一般”甚至于在班伏里奥劝说罗密欧参加聚会的时候,罗密欧对于聚会中即将出现的美女也是兴趣缺缺。罗瑟琳对于罗密欧而言就像是天上的白月光,所以罗密欧愈发身陷其中不能自拔。

利用心理学中的恋爱怀旧心理就能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因为一直沉湎于过去,因此择偶者的头脑中恋人形象也会不断高大,但由于彼此条件上的比较和冲突,两人无法在一起,所以造成了择偶者的心理障碍——总是眷恋之间的爱人。所以罗密欧对于罗瑟琳的这种情感,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蔡戈尼效应最突出的展现。

三、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也叫禁果效应。即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的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心理学上,借名于莎士比亞悲剧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称这种现象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爱得深沉,然而迫于两家的关系,两人的爱情始终受到阻碍。一方面他们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另一方面,在命运和时机上,两人也受到了极大的阻碍。朱丽叶在得知自己要嫁个帕里斯后,与神父约定好喝药假死,然而罗密欧没有按时收到消息,于是自杀在朱丽叶身边。而在朱丽叶醒来之后,看到在一旁的罗密欧也殉情而死。这种越是反对越是牢固的爱情,在各种小说、神话中也屡见不鲜。《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和许仙,在法海的干涉下,反而爱得更加深沉;《梁祝》中梁山伯和祝英台也是在家人的干涉下,反而对感情更加忠贞;

认知失调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颇具罗曼蒂克色彩的效应。当人们被强迫做出某种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对象的喜欢。罗密欧与朱丽叶正是在这种众人的斥责中,反抗着来自家庭来自命运的阻挠。虽然最后以悲剧结局,但是他们所传递出的对爱情的执着还是感动了几个世纪的人。

尽管从心理效应的角度分析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的爱情和人物,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爱情,让整出戏剧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对未来的期望。一位批评学家曾经说过:“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可以找到南方春天最醉人的芬芳,夜莺最哀婉的歌唱和玫瑰最艳丽的开放。”莎士比亚为我们带来的是一场青春的体验,倘若我们抛开这些传统的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分析,转而去用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的行为,我们就又会得到另一个不同的世界。用心理学的分析是一种理智的分析态度,每个人行为的动因都能得到解释,无论哪种分析的角度,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这场青春剧对后世的影响,不仅仅是爱情精神的薪火相传,也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情感上的震撼演出。

参考文献

[1]张明,《趟过人生河——社会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76页

[2]【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万卷出版社,2014年版,24页

[3]吉宁,《契可尼效应》,《晚报文萃》,2010年第21期

[4]张明,《趟过人生河——社会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92页

[5]【英】威廉·哈兹里特著,顾钧译,《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简介:

钱芳莹(1996-12),女,河南平顶山人,河南大学文学院,2015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