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教学”《同样多》教学设计

2017-05-02 19:44陈玲谭志兵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猪头砖头小兔

陈玲++谭志兵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一的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知道多、少的含义。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具准备:小兔头、小猪头、砖头、木头图片等。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梨片、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听故事,提问题

老师讲《三只小猪》的故事。

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啦"跳出水面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豬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1.1 教学"同样多"

请学生听后回答(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渗透德育: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

(2)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 和 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老师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

1.2 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1)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要求学生把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学生在课桌上摆。

(2)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

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

1.3 教学"多些、少些"

(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头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

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多、少。

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头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头多,小猪头比木头少。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较)

1.4 操作("做一做"第2题)全班同学动手操作。

(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

(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

2.运用新知

(1)第1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2)第2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3)第3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4)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多而红珠少。介绍你的方法。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猜你喜欢
猪头砖头小兔
捡砖头思维
颠倒歌
帮小兔逃跑
骄傲的小兔
猪头的爱情
落魄镖师
魔逗城堡
猪头和猪头冻
小兔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