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课标教学探索

2017-05-02 14:39苏明秋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新课程

苏明秋

摘要:结合新课标要求,笔者从多个方面总结了在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教学,只有结合实际,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才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觉自己的潜力,从而激发出学习信心,使他们产生远大抱负,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28-01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无不深思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进行教学?学生又在新课程下怎样去"学"?现结合新课标,新高考的要求,以及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来谈谈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应如何更好地去开展。

1.加强课程标准学习,走出认识误区

首先,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化学课程标准对高中化学必修课程设课目的的说明和功能定位。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在中学化学新课程中,必修化学课程显然是学生化学学习链条中的关键性和枢纽性的环节。它既是初中化学新课程的螺旋发展和提升,又是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课程。所以,必修化学模块具有双重功能和双重基础性。要对全体学生提供进一步的全面的素养教育,这个性质与初中化学新课程是一致的,它的课程设计取向应该是多元的,这就要求必修化学不能只强调化学学科知识的基础。要为选修课程和其他相关理科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化学知识基础。其次,从思想上根除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人认为,高考形式不明朗,为了高考能取得较好成绩,在必修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加深、拓宽,向老教材、老模式靠拢,以不变应万变。这种观点忽视了化学新课程的基础性、阶段性和循序渐进性的特点。学生个性化的深入和提高属选修课程的功能定位,没有必要在必修课程阶段就拔苗助长,越俎代庖。

2.教学过程中能力的培养

2.1 自学能力的培养。适应于有机化学的特点,在教学学习方法和知识的同时,我还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机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比如"乙醛"这一节,通过阅读,我就请同学自己列提纲,然后复述,重点围绕"乙醛的组成和结构是什么?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训练,我觉得学生不但强化了方法,更培养了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

2.2 观察能力的培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有机实验的过程中,我时时提醒同学要细致、全面,而且要有思维。比如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加药品的过程,温度计的摆放,实验中烧瓶、集气瓶内的变化,为什么要加石棉网、碎瓷片等等都应特别重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加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多讲习题,减少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其结果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中等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要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4.教学过程必须凸现三维目标

4.1 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新课程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支持性的学习氛围。要激发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学生心理自由、愉悦、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营造出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存在的价值。这就要求在师生互动时,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倾述,教师表现出热情、信任,在充分倾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有效激励,形成师生"互动流",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2 创造有效的学生思维、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论认为:学习是无序到有序的结构化了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不断顺应和同化的建构过程。教學过程好不好的标准,主要是:⑴看课堂师生互动是否有效、学生是否人人参与、教学流程是否有创意、学生的思维是否产生碰撞和智力是否得到挑战、师生的个性是否张扬等;⑵看学生的智力是否集中在教学重心相关的重要观点上。

总之,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勇于探究、独立思考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学生不再是一味听教师讲、看教师做,而是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通过自己思考对实验进行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并对实验的事实加以分析做出结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由此激发其主动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猜你喜欢
新课标高中化学新课程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