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张冬奥会背景下京津冀地区大众滑雪运动发展研究

2017-05-02 06:43
关键词:体育场馆体育产业冰雪

沈 伟 斌

(河北科技大学 体育工作部,河北 石家庄 050018)

京张冬奥会背景下京津冀地区大众滑雪运动发展研究

沈 伟 斌

(河北科技大学 体育工作部,河北 石家庄 050018)

京张冬奥会的申办对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提升体育场馆综合利用率、促进群众体育发展、培育新的体育产业增长点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京津冀地区大众滑雪运动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且区域内大众滑雪运动在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及资源分配上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政府应积极加强舆论引导,制定滑雪场地建设规划,提升冰雪运动人才数量和质量,这不仅是京津冀三地大众滑雪运动健康发展的需要,也可为未来京张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夯实基础。

京张冬奥会;京津冀;大众滑雪运动

大众滑雪运动是我国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体育参与需求的多元化,以及滑雪运动所特有的趣味性与娱乐性,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滑雪运动中去。而正所谓需求决定市场,国内滑雪运动健身娱乐市场也随着近些年大众滑雪运动的发展呈现出井喷的发展态势。

但滑雪运动以其极强的时令性特点,受自然气候和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明显,对运动场地、运动环境具有特殊的要求,这在客观上制约了滑雪运动在我国群众间的开展。受此影响,当前,我国大众滑雪运动的发展呈现出两极化特征:一是从地理方位上看“南弱北强”,二是从季节时令上看“夏弱冬强”。我国大众滑雪运动呈现出的这种空间、时间上的两极分化,不仅在于客观因素的制约,还在于人们对滑雪运动的认识不足,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不够。

北京与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申请2022年的冬奥会举办权,无疑成为我国群众体育运动发展的风向标,引起社会各界对滑雪运动的关注,点燃了广大群众参与滑雪运动的热情。而大众滑雪运动的发展,不仅为丰富群众体育的内涵,实现群众体育夏冬季节的均衡发展,开辟了新领域;也为实现体育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找到了突破点。毫无疑问,占据天时地利的京津冀地区是京张冬奥会申办的最大受益者,京张冬奥会对京津冀地区大众滑雪运动的发展影响也最为明显。

为了对京张冬奥会申办背景下京津冀地区大众滑雪运动的发展加以研究,本研究设计了《关于京津冀地区大众滑雪运动发展现状的社会调查》的问卷,并根据京津冀各地的人口总量,分别向北京、天津和河北投放了500、350和1 800份问卷,以期了解京津冀地区大众滑雪运动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区域大众滑雪运动发展的建议,从而为我国冰雪运动今后的发展布局、群众体育运动的开展方向以及培育体育产业新的增长点提供理论借鉴。

一、申办京张冬奥会的社会效应分析

(一)促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建设,提升区域凝聚力

北京与张家口市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社会活动,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催化剂。这不仅在于京张冬奥会有助于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其对区域内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都将有质的提升作用。与国内外其他区域经济板块的融合发展一样,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也面临着区域内民众对“京津冀”概念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欠缺的掣肘。国家政策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强势推动与社会心理对区域概念排斥之间的矛盾,会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推进而愈发明显。体育运动对于促进人的社会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又会对区域的融合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可有效弥合地区间的社会发展鸿沟。

(二)提升体育场、馆综合利用率,开创场、馆利用新模式

自我国北京夏季奥运会成功申办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国内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进步。而全运会申办机制的确立以及越来越多的国际体育赛事在我国举办,使得全国各地相继加大了体育场馆的建设力度。截止2013年12月底,全国各地各类体育场馆数量已达到169.46万个。[1]但是对赛后体育场馆的开发利用却多数处于亏损状态,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财政负担。而通过对我国部分体育场馆的开发利用现状研究发现,我国体育场馆的赛后开发利用表现出很强的时令性,春末至秋初是场、馆利用的主要时段,其中夏季场馆的利用率最高。非全天候的场馆利用模式使得我国一方面面临着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场地不足的掣肘,另一方面面临着体育场馆闲置率高、利用率低的问题。

《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的发布给我国今后体育场馆的多元化开发利用模式提供了政策引导。在此背景下京张冬奥会“改造旧场馆,举办新赛事”申办宗旨,不仅符合节俭办奥运的指导思想,更为国内体育场馆的开发利用创造了新模式,弥补了国内体育场馆秋末至春初时段利用率低的不足。京张冬奥会的申办对国内体育场馆在冬季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市场需求,可以赋予体育场馆更大的附加值,创造出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体育场馆的全天候开发利用,不仅可以为我国群众体育在冬季的开展提供适宜的场所与条件,满足广大群众体育运动的多元化需求;还可以增加体育场馆的创收,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为体育产业在冰雪运动领域的繁荣发展创造了可能;开创了体育场馆利用的新模式。

(三)开辟群众体育新领域,丰富群众体育内涵,促进群众体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申办京张冬奥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快速进步,推动全民健身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开展的好坏关系到我国能否从体育大国转变为体育强国,而京张东奥会的申办无疑使得冰雪运动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迈向新高度的突破点。

冰雪运动难度大、要求高、观赏性强,很能点燃人们的运动激情,随着筹备京张冬奥会各项建设和工作深入推进,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

通过对我国群众体育运动开展的季节性规律调查发现,我国群众参加体育运动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在北方地区。从图1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群众体育的开展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规律,夏季与冬季有规律、定期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比例悬殊,春末至秋初季节有规律、定期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达到近九成。时间上的断层,不但使得体育运动的健身功能大打折扣,不利于群众的身心健康,长此以往更会使得我国群众体育的不均衡发展更加突出。

图1 京津冀地区有规律、定期参加体育运动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季节分布

而通过对群众体育季节性不均衡发展原因的调查发现,造成群众体育的开展在冬季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天气因素;二是缺少合适的运动项目和场地(如图2所示)。这两大客观因素造成了我国群众在冬季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不足。

而京张冬奥会的申办将制约群众体育在冬季开展的天气因素,转变为发展我国冰雪运动的有利条件;同时京张冬奥会的申办把亿万人的目光吸引到冰雪运动项目上,激起了广大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为群众体育的开展提供了运动场所及运动项目。中国政府“三亿人上冰雪”的承诺,更是可以看出我国群众体育在冰雪运动项目上所蕴涵的巨大潜力。作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风向标,京张冬奥会的申办对指引我国群众体育开辟新领域,丰富群众体育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扭转群众体育运动在冬季颓势的机遇,将会有力地促进群众体育的全方位、多领域地协调发展。

(四)培育新的体育产业增长点

中国是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体育是重要的社会事业,也是前景十分广阔的朝阳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京张冬奥会对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当前,体育产业业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十大支柱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中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值(GDSP)达到5万亿的目标。[2]以当前的国内体育产业产值,要想顺利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不仅要保持体育产业的高增长率,还要积极开拓体育市场,培育新的体育产业增长点。

尽管从竞技体育层面看,夏季奥运会要比冬季奥运会“热”很多,但从体育产业的发展及潜力来说,冰雪运动项目及其背后的产业链与附加值则更为世人所关注。因受制于我国冰雪运动在高水平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领域发展缓慢的影响,我国冰雪运动产业产值在国内体育产业总值(GDSP)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但京张冬奥会的申办已让国内大众冰雪运动休闲娱乐市场变得异常火热,并涌现出大量的经营性冰雪运动娱乐场所。而由申办到举办的7年时间,更是给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留下了无限可能。

回顾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历程,由申办到举办的7年,外加举办后3年的后奥运时期,这“7+3”的十年,正是我国体育产业从起步阶段向起飞阶段转变的高速发展期。而如今京张冬奥会的申办,不仅能续写2008年北京后奥运时代体育产业高速发展的传奇,还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丰富了我国体育产业各组成部分的内涵,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开启了又一个“7+3”的黄金时代。

二、京津冀地区大众滑雪运动发展现状分析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即提出冰雪运动“北冰南展”的发展计划,历经一代人的努力,我国冰雪运动无论是从群众普及水平,还是从竞技成绩提升上来看都不尽如人意。如今,籍此京张冬奥会的申办契机,我国立足原有发展规划,提出“北冰南展西扩”的冰雪运动发展方案。“北冰南展西扩”是基于我国冰雪运动地域发展现状的考量,而华北地区,尤其是京津冀区域是我国冰雪运动“南展”与“西扩”的必经之地与核心枢纽。因此,客观准确了解京津冀区域冰雪运动发展现状,是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实施“北冰南展西扩”方案的基础,也是对京津冀区域冰雪运动未来发展作出科学预判的前提,并可作为今后京津冀地区大众滑雪运动发展规划制定参考依据。由于大众滑雪运动的开展与传统大众体育运动相比其对场地、环境有特殊的要求,即只有在特定的场地条件下才能开展滑雪运动。因此,通过对京津冀地区的大众滑雪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京津冀地区民众参与滑雪运动的状况,即可大体把握京津冀地区大众滑雪运动的发展现状

(一)京津冀地区大众冰雪运动发展制度建设现状

自京张冬奥会成功申办以来,冰雪运动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对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予以引导。如《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普及冰雪运动项目、提高冬季运动竞技水平;国家体育总局等23个部委出台了《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2年)》;此外,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国家旅游局日前联合印发了《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填补了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制度空白,为冰雪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京津冀各级地方政府依据以上规定,立足本地现状,制订了与之相配套的发展规划,如《河北省冬季运动发展规划(2015~2022年)》《天津市促进冰雪运动发展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16~2022年)》等。尽管如此,京津冀三地尚未联合制定冰雪运动发展规划,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今后京津冀区域内冰雪运动的联动发展、相关资源在区域内的合理流动。

(二)京津冀地区大众冰雪文化建设现状

京津冀地区大众冰雪运动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与地理条件,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在社会中培育了一定的冰雪文化。但是京津冀地区冰雪文化建设存在着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冰雪文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即外层的物质文化,主要表现在人们对滑雪运动场地、器具的需要;而制度性文化建设相对较薄弱,主要表现为京津冀区域内滑雪社团组织数量不够,且三地分布不合理。京津冀地区仅有17家滑雪协会,且北京独占其中15家,几乎占该地区总量的九成。(见表1)

表1 京津冀三地滑雪协会数量对比

数据来源:旅游互联、中国滑雪协会官方网站;数据截止2015年9月。

二是冰雪社团的运营与管理多依附于政府体育管理组织,缺少自主权。冰雪社团是冰雪文化的载体,是冰雪文化生存的土壤,但是当前京津冀区域内的冰雪社团组织普遍存在着依附(甚至挂靠)政府体育管理组织的现象,自身的发展缺少自主权,其行为也就成为政府权力的延伸。

(三)京津冀地区大众滑雪资源的现状分析

大众滑雪资源是指社会群众在从事各种形式的滑雪运动、休闲、娱乐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人力、财力、物力等各项条件的总和。[3]当前,我国大众滑雪运动的各项资源常以经营性滑雪场和民间滑雪运动协会为载体发挥各自效用,因此,通过研究京津冀地区的滑雪场及滑雪协会即可把握京津冀地区大众滑雪资源的现状。

通过对表1及表2中京津冀各自滑雪场数量与运动协会占有量的分析与对比发现,京津冀地区的大众滑雪运动资源分配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从冰雪资源硬件上来看,北京聚集了区域内近五成的滑雪场。(见表2)

表2 京津冀三地滑雪运动场地数量对比

数据来源:旅游互联官方网站;数据截止2015年09月。

京津冀三地大众滑雪运动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不仅体现在各地滑雪场的总量上,还体现在各地区的人均占有量上。从表3中可以看出,北京地区每百万人拥有的滑雪场数量是天津同期的三倍、河北省的四倍。而通过对京津冀各地大众滑雪资源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京津冀地区不同省(市)间的人均占有滑雪面积的差距更明显(见表4)。

表3 京津冀地区每百万人拥有滑雪场数量对比

表4 京津冀地区滑雪场滑雪面积与人均占有量对比

大众滑雪运动开展所需要的相关资源并不是政策性的产物,而是市场调节的结果,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因此,京津冀地区大众滑雪运动的资源拥有量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该地区大众滑雪运动市场的发展现状,京津冀地区大众滑雪运动资源的多寡是各地居民需求差异的反映。而市场规模的大小取决于人们消费水平的高低,消费水平的高低又与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有着密切关系。研究发现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异(见表5)与京津冀三地大众滑雪运动资源的多寡相吻合。

表5 2014年京津冀三地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 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和新闻媒体公开报道。

大众滑雪运动场地的不足与不合理的分布,将会大大限制京津冀地区大众滑雪运动的发展。当前无论是从硬件设施、软件服务,还是在各地区的总占有量、人均占有量方面,北京市的大众滑雪运动资源都远比同区域内河北省、天津市要高出许多。

京津冀地区大众滑雪运动资源相互之间的这种明显差距,说明京津冀地区大众滑雪运动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未能实现自身的均衡发展。需要指明的是京津冀地区大众滑雪运动的均衡发展并不是意味着平均主义,而是要借助京津冀一体化的平台与京张冬奥会申办的契机,促进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有效流动,使得京津冀三地大众滑雪运动的发展得以优势互补,实现区域内大众滑雪运动的协调发展。

(四)京津冀地区民众参与滑雪运动的社会调查与分析

本研究对京津冀地区民众实际参与滑雪运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能够全面了解京津冀地区大众滑雪运动发展的真实现状。

表6 京津冀地区大众滑雪运动发展的问卷调查

从表6中的各项数据可大体判断出京津冀三地大众滑雪运动发展水平的差异,即北京地区大众滑雪运动发展水平最高、天津其次、河北最低,这与前文中对三地滑雪资源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相吻合。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河北与北京的差距尤为悬殊,尤其是从受调查者参与滑雪运动的比例来看,北京地区的受调查者是河北地区的近四倍,这与表3中各地区每百万人口拥有的滑雪场数量的差距相当,也再次反映了大众滑雪运动的发展受滑雪场地等资源的制约较为直接。综合来看,京津冀地区大众滑雪运动的发展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二是区域内发展不平衡。

三、对京津冀区域大众滑雪运动发展的建议

通过对京津冀区域广泛的社会调研,笔者认为有效扩展京张冬奥会所产生的影响力,充分利用申办京张冬奥会的契机,是有效实现申办京张冬奥会各项社会效应的重要保障。而扩展京张冬奥会的影响力则在于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滑雪运动中来,不断夯实京津冀区域滑雪运动的群众基础。为此,立足当前京津冀大众滑雪运动发展的现状,并结合滑雪运动的特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广泛宣传与深度宣传相结合,提高人们对滑雪运动的认识

京张冬奥会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属于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拉动性的大型体育赛事。

对京张冬奥会的宣传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为政府主导型的宣传,即由于政府对赛事申办的高度重视以及申办进程的逐步推进,引起国内外各类新闻媒体的频繁报导。大型体育赛事往往会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在其舆论引导和媒体宣传方面投入较多[4],吸引民众的广泛关注。该类宣传对象主要是对申办京张冬奥会这一事件进行宣传,故也可称为广泛宣传,该类宣传贯穿京张冬奥会申办的整个时期。

第二阶段为社会主导型宣传(也可称为商业性宣传),即当京张冬奥会成功申办后,社会(资本)的注意力被京张冬奥会这一“新生事物”所吸引,社会(资本)力量对京张冬奥会的市场开发将会形成以市场营销为主的宣传。该类宣传对象主要是冰雪运动项目,是对冬奥会运动项目的深度挖掘,故也可称为深度宣传。

广泛宣传与深度宣传相结合,是提高人们对滑雪运动认识的有效途径,当前对京张冬奥会的宣传已从第一阶段过渡至第二阶段。应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将对京张冬奥会的宣传转向滑雪运动本身,唯有如此,才能让民众对滑雪运动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有兴趣及积极性参与滑雪运动。

(二)制定滑雪场地建设规划,加快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建设

京张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为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但当前我国冰雪运动场地数量少、规模小,与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冰雪基础设施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瓶颈。但因冰雪运动开展的特殊性,使得其场地设施建设面临着一些制度性障碍,如耕地保护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制度等方面。基于此,研究制定滑雪场地建设规划,充分发挥政府在冰雪场地建设中的引导作用,注重多部门联动,为滑雪场地建设破制度之冰。积极建设各类冰雪场地设施,加大滑雪场地设施供给,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的冰雪运动需求,为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提升冰雪运动人才的数量与质量

人才是冰雪事业发展的关键,是实现京津冀区域大众滑雪运动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当前京津冀地区冰雪运动人才存在着两方面的不足:一是数量不够,不能很好地满足激增的大众滑雪需要;另一方面质量不高,服务水平低。化解京津冀区域冰雪运动人才困境,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依托京津冀区域的高经济势能吸引东北、西北片区的冰雪运动人才流入,这样可以解决短期内人才匮乏的窘境。东北与西北是我国冰雪事业发展的高地,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的冰雪运动人才,随着京张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京津冀区域对冰雪运动人才的需求,势必会吸引两地冰雪运动人才的流入。二是利用区域内多样化的教育资源,集聚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社团俱乐部和企业的力量来开展冰雪运动人才培养和培训,从长期解决冰雪运动人才数量少、质量低的不足。

京张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昭示着我国冰雪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篇章,为我国各项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和发展空间。笔者认为,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建设进程中的京张冬奥会是京津冀一体化成果的体现,也势必会以大型体育赛事所特有的影响力成为京津冀区域融合的粘胶剂。京张冬奥会对群众冰雪运动的影响是其社会效应传导的重要中介,可以说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京张冬奥会、大众滑雪运动三者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京津冀区域大众滑雪运动的发展,受益于京张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受益于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当前京津冀区域大众滑雪运动的发展有着极佳的外部条件,但其自身诸如制度建设缺少区域联动性、冰雪文化建设薄弱、冰雪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如不能尽快得到有效解决与改进,则会减弱京张冬奥会社会效应的发挥,并直接影响我国大众滑雪运动的又好又快地发展。因此,未来京津冀区域大众滑雪运动的发展应充分借助京张冬奥会对大众滑雪运动发展的促进作用,根据当前京津冀区域大众滑雪运动发展的现状,制定和完善政策,出台科学措施,夯实滑雪运动的群众基础。同时,随着京津冀区域大众滑雪运动的发展,大众滑雪运动应反哺京张冬奥会,实现大众滑雪运动与竞技滑雪项目的良性互动,助力我国冰雪事业的腾飞。

[1]国家体育总局官网.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467/n3895927/n4119307/7153937.html,2015-11-05.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Z].国发〔2014〕46号,2014-10-20.

[3]肖林鹏.体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7~108.

[4]丛湖平.体育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0~172.

A Study of Skiing Sport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inter Olympics in Beijing and Zhangjiakou

SHEN Wei-bin

(Sports Department,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050018, China)

The successful bid for the Beijing-Zhangjiakou Winter Olympic Gam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integration,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ports venue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and cultivating new growth points of sports industry. The public skiing development needs more improvement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nd the skiing developing imbalance phenomenon in fields of institutional improvement,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 distribution is relatively prominent in the region.The government should positively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make skiing sites planning, and enhance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ice and snow sports talents, which will not only serve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of skiing, but als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uccess of the Beijing-Zhangjiakou Winter Olympic Games.

the Winter Olympics in Beijing and Zhangjiakou;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the mass sports of skiing

1671-1653(2017)01-0024-07

2017-02-20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5020405)

沈伟斌(1975-),男,河北鹿泉人,河北科技大学体育工作部讲师。

G863.1

A DOI 10.3969/j.issn.1671-1653.2017.01.005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体育产业冰雪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体育场馆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与应用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