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HR实训教学改革探索

2017-05-03 11:52郑世珍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教学改革

【摘 要】本文阐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HR实训教学改革思路,论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HR实训项目的实施步骤,并探索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HR实训考评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工作过程 HR实训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187-02

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并取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处于动态中的、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活动,把职业活动的各个元素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出的学生能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深受企业欢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提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高专课程改革,适应了工作岗位的需求,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本文探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HR实训教学改革。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HR实训教学改革思路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不是以传授学科知识为目的,而是向学生传授工作过程知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工作过程知识涉及企业整个的工作过程,它不仅包含工作经验,而且还包括有关生产的目的与生产进程方面的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理论知识和实务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型专业,主要是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要求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或管理岗位要求的应用型人才。HR实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果学校的HR实训的实训环境差或者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不够的话,就会使得HR实训的效果不佳。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HR实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对HR实训教学进行改革。具体的改革思路如下:

首先,与行业标准相结合制定专业人才标准和计划,再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该课程的标准。其次,结合课程的标准以及课程的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按照行业的能力要求和能力标准,将课程内容重新整合。再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创设“教、学、做”为一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老师在“做中教”,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使学生更快速地进入工作状态,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最后,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考核体系,将行业标准与学习目标紧密结合,将学生的专業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职业修养等方面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HR实训教学改革措施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HR实训项目的提出。HR实训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三年级学习完所有课程后进行。学生在校期间很难有机会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学习,同时教师也很难在真实环境中演练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的内容,因此这门实训课程的学习十分重要。HR实训课程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人力资源规划实训演练、工作分析实训演练、员工招聘与选拔实训演练、员工培训与开发实训演练、员工素质测评与素质拓展、绩效管理实训演练、薪酬管理实训演练等。每个模块都是人力资源管理当中核心的部分,如果要让学生在工作当中尽快熟悉流程,需要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管理理念进行授课。“工作过程不仅是具体的工作顺序、规范及具体工作岗位的工作步骤和程序,而且还是某一职业领域的全部工作任务所涉及的具体环节的过程。工作过程就是岗位工作流程、岗位工作步骤、岗位工作程序,也叫工作流程,简称工序。”HR实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需要思考如何结合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与课程的内容设计以及教师应按照哪些教学模式来上课的问题,才能让学生掌握并且熟悉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内容。

前期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一是按照行业中岗位的需求来设计实训的指导书、教学大纲以及寻找合适的教材或校本教材的设计;二是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对于员工的能力要求以及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构建典型的工作任务,确定学习的内容和培养目标;三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购买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训软件,让学生在模拟实训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HR实训项目的实施步骤。基于工作过程的HR实训项目实施,应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企业人力资源行业的岗位需求,分析模块学习,在实训指导书以及实训考核方案的指导下,对实训项目进行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班级分组开展实训项目。教学中的分组,一是由于实训项目的需要,需要团队成员共同配合完成;二是可以通过分组让小组成员互相竞争,毕竟在企业中遵循的是优胜劣汰。分组的原则需要根据班级成员的人数以及所进行实训项目的要求来考虑,对于成员可以结合性格特征、性别以及职务、成绩等多种原因进行综合考虑,一般情况每个小组成员为5-7人。

2.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每个小组首先应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如小组的组长、副组长、资料员、汇报员等职务。组长应具有较强的统筹观念以及组织协调能力,汇报员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资料员需要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每个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才能保障实训项目较好地开展。除了明确组员在小组当中的职务外,还需要根据实训项目的要求来设定各个成员的角色,比如在做招聘模拟实训的项目时,就需要分工,确定组员的职位,如人力资源部总监、人力资源部经理、招聘专员、薪酬专员等职务,以在接下来的实训中知道谁需要做哪些工作。

3.实训项目情境模拟。实训项目组需要参考真实环境下的工作过程,因此学校在组织模拟实训中首先需要设置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在该实训室中应模拟企业的办公环境、企业的文化,以及企业的岗位设置,如人力资源部总监、人力资源部经理、招聘专员、培训专员、薪酬专员等人力资源部常有的职务,如果是综合性的实训项目,那么还需要有企业经理、财务处经理等职务,需要有与实训项目相关的职能部门。如在做招聘模拟实训项目时,招聘专员在做招聘实训的时候,除了考虑招聘人员的要求和招聘的人员外,还会涉及招聘渠道的选择以及招聘预算的确定,以及招聘工作的完成时间。一份完整的招聘方案需要提交人力资源部经理、人力资源部总监的审核,而在预算方面还需要考虑一整年的人力资源部门的预算,所以每个角色的定位和职责都至关重要,只有大家明确好了职责,那么招聘方案的确定、模拟招聘的开展才能够较好地开展。

4.聘任课程助理,协助完成实训考核。由于开展一个实训项目班级分组较多,因此需要聘请2-3人担任本门课程的课程助理,协助完成课程的考核和评估。课程助理做好现场实训的记录以及维持纪律,既可以方便指导教师有效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又可以维护教学秩序,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专业的指导上。

5.教师点评。针对每个小组的完成情况,在完成各个小组的自评和互评外,教师需要进行总体评价。一方面,通过点评,学生可以知道自身的不足以及表现好的方面;另一方面,教师对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解也有助于学生的交流与思考,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HR实训考评体系的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HR实训考核由小组互评和自我评价、实训成果评价和现场表现评价等组成。

1.小组自评。让组长对本小组的分工、小组成员成果完成情况,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予以总结和评价,通过自评让成员树立集体观念,促进小组成员互相进步,培养团队意识。这个环节的权重为实训项目权重的10%。

2.小组互评。各个小组既是实训的实施者,同时又是其他小组完成情况的监督者、评价者,通过互评,可以吸取其他小组的优点,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如果没有这个环节,很多小组完成本小组的工作后就会完全忽视其他小组的成果,不利于互相学习,因此这个环节的权重为实训项目权重的10%。

3.实训成果评价。每个小组在完成实训项目时都需要撰写计划书,比如做招聘模拟实训时需要撰写招聘计划书、招聘启事以及面试问题的提纲、面试评价表等相关材料,在进行汇报时需要准备PPT,从这些材料的规范性、完整性以及实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是否达到该实训的要求,以及是否有可操作性。实训成果评价可占评价的权重的20%。

4.现场表现考评。现场表现考评的内容包括:各个小组成员的现场表现、对角色的理解、是否能应对突发事件、临场发挥的能力等,看学生是否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该专业的职业素养。具体的能力指标如可参考:(1)专业知识: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表达是否到位;(2)技能要求:操作是否规范、熟练程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职业素养:是否穿职业装、是否具有基本的礼仪,如坐姿、站姿等是否规范;(4)团队意识:该小组是否分工合理、统筹安排。现场表现考虑的权重可占每个实训项目的60%。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HR实训教学的实施,学生在模拟真实环境下学习,有利于专业能力的提升、职业素养的培养,从而在走上工作岗位时快速地适应環境,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诗文.高职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12)

[2]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1)

[3]李庆海,吴雪贤.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演练教程[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4]许红华.校内实训项目设计与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技能综合训[J].煤炭高等教育,2013(3)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资助经费项目“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绩效管理的研究”(KY2015YB557)

【作者简介】郑世珍(1981— ),女,硕士,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教学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改革创新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举措
基于工作过程MOOC的激励性原则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实践类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