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因素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2017-05-08 00:05吴锐洁
商情 2017年11期
关键词:市场竞争内部控制

吴锐洁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内部控制是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国内外学者们从内部控制建设、会计计量风险以及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讨论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考虑企业本身的规模、经营业务的复杂性、公司治理以及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本文关注社会因素对内部控制的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归纳,分析媒体监督、外部审计和市场竞争等社会因素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希望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与分析,提高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从社会角度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内部控制;媒体监督;外部审计;市场竞争

一、引言

内部控制是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监管部门、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有关内部控制的研究包括内部控制概念框架的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等几大方面,其对企业的重要性从各个方面得以体现。然而,仍处于市场经济起步阶段的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却远不如国外。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不能只靠管理者的思想先进性,应从社会各个方面实现重要性累加。基于此,本文从社会因素入手,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别从媒体监督、外部审计和市场竞争三个方面入手,考虑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和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二、媒体监督与内部控制

媒体作为当今社会的“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是整个社会民主监督机制中不可缺少的监督形式,已经成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姜科,2008)。媒体监督对于公司治理的众多方面都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然而单纯依靠媒体监督的力量是很难真正发挥出对高管薪酬的治理作用,其常常需要借助其他“路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行政的力量。

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主要由政府相关部门推动,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受到政府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故当某上市公司受到较多的媒体关注时,其不规范的内部控制行为更容易被曝光,更容易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提高其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动力。即媒体关注度越高,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逯东,2015)。

因此,充分利用媒体监督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十分重要。但正如前面提到,单纯依靠媒体监督的力量是很难真正发挥出对高管薪酬的治理作用,利用媒体曝光,推动政府行政机构的介入,从而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三、外部审计与内部控制

1929年,美国AICPA在《财务报表的验证》文章中指出: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的“检查范围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在一些情况下,审计可能发现需要对账簿上记录的大部或全部经济业务进行审核,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只要内部牵制健全,抽查就可以了”。自此,审计职业界第一次将审计和内部控制联系起来。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的重要性已得到国内学者的一致认可。

关于外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现有研究多考虑二者之间所存在的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Abbott等(2007)在分析了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后,认为代理成本较高的公司更有可能聘请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师。也就是说,当公司内部控制机制无法有效降低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代理成本时,公司会寻求高质量外部审计,以降低代理成本。杨德明,林斌,王彦超(2009)研究了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在发挥降低代理成本作用时,是否存在替代效应或互补效用。文章以沪市、深市的1497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认为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即在审计质量较低的环境下,内部控制所发挥作用更为明显。张川,沈红波,高新梓(2009)也以136家房地产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外部审计评价相比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既有替代作用,也有互补作用,同时作者还得出外部审计能够准确地识别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实施程度的结论。

基于上述研究可见,当相关法律法规足够完善,外部审计涉及方面更加广泛时,企业将在外部审计机构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提高对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重视程度,并更好的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四、市场竞争与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自愿性信息披露主要在SOX法案实施之前,Bronson(2006)认为,管理层和公司有责任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而内部控制報告中含有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陈述,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将增加公司的法律责任及公司的披露成本,但是披露能减少财务报告使用者对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不确定性,自愿性披露该报告可以向外部使用者发送信号,使本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与其他公司区别开来,因此仍然有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在该阶段,激烈的市场竞争会使得企业通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来加强自身竞争力。

我国目前处于自愿性信息披露到强制性信息披露过度阶段,不论是通过信息披露加强自身竞争力还是到强制性阶段通过良好的内部控制获取长期利益,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都会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总结及未来研究展望

本文主要回顾和归纳了社会因素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分别从媒体、社会组织和同行业其他企业三个方面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在这之前,对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重心偏向企业本身,对社会因素的关注较少。

内部控制对企业自身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的重视程度仍不够,如何提高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单从企业内部考虑是远远不够的。随着媒体力量的日益壮大,市场经济的持续重视,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社会因素必将对内部控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社会因素远不止本文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希望能通过本文的文献梳理,为内部控制建设与内部控制研究方向提供一个新的思路,献出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姜科.当下中国舆论监督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逯东,付鹏,杨丹.媒体类型、媒体关注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J].会计研究,2015

[3]杨德明,林斌,王彦超.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大股东资金占用[J].审计研究,2009(5):7480

[4]张川,沈红波,高新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师评价与企业绩效[J].审计研究,2009(6)

[5]刘启亮,罗乐,何威风,陈汉文.产权性质、治理环境与内部控制,会计研究,2012,(3):5262

[6]杨有红,陈凌云.2007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会计研究,2009:5864

[7]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第一版,2010

[8]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J].会计研究,2004(4):4751

猜你喜欢
市场竞争内部控制
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职业判断问题研究
市场竞争、产权改革与商业银行贷款行为转变问题探究
最低工资制度的反竞争性
关于板材连锁企业竞争态势及战略选择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现状分析
从联想集团的发展谈企业产品多元化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