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职业教育发展机遇、服务重庆经济社会发展

2017-05-08 03:20王翅朱凤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机遇职业教育

王翅 朱凤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的办学机制也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这种转变是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客观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社会价值的唯一途径。21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办学机制,建立了以面向市场、服务经济为宗旨的现代高职教育办学机制,结合教育的超前性与实践性,探索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教育体系。

关键词:职业教育 机遇 服务重庆

一、重庆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

(一)重庆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地位

重庆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接点上,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产业腹地、长江经济带的西部中心枢纽。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在对外开放中的前沿地位不断增强,特别是渝新欧开通之后,对欧洲联系方面前沿作用日益突出。2014年重庆外贸进出口增速一直保持较高增速,总量突破900亿美元,增长39%。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

重庆是一个充满动感和活力的城市。工业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大关。2015年1-9月份,GDP同比增长12.7%,实现了领跑全国,后发优势很大。地处重要战略节点的重庆,迎来史上发展的重要机遇,重庆要进一步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重庆发展的新旧动力、新旧思维观念的转换,并形成一体化的安排。

(三)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

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我市累计出台了70多项政策措施,以相应的区域功能定位、产业布局指引、资源要素配置、考核评价标准、开发秩序管理等,充分促进各区域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区域互联互通,努力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功能最大化。从理论上讲,区域板块越细分,区域规划的指导性、针对性就越强,也越能精准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提出,对我们进一步准确把握发展基础、发展优势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充分挖掘比较优势,找准定位,促进差异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基本遵循。

二、重庆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国家大力倡导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和推进包括职业教育领域在内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职业教育“现代性功能”,提升职业教育区域服务能力是关键,也是进一步激活职业院校办学活力,提升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高速增长和中高端水平”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追求的“双目标”,加快推进包括职业教育领域在内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切实需求,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性功能”的必然选择。

三、重庆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推进县级职教中心等中等职业学校与城市院校、科研机构对口合作,实施学历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終身学习服务。”为重庆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为重庆经济发展输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随着区域经济的转型和升级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要求的质量越来越高,提升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努力促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高职本科,促进技术技能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升,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提高人才输出质量,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职业教育建设需进一步提升,向社会输送更优质人才

职业院校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职业教育建设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缺乏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同质化现象严重;专业技能训练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还十分欠缺;实践导向项目化课程改革也不够彻底,职业院校目前还仅限中职和专科层次,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还需时日。因此,职业院校应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一起,共同进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着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为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重庆职业院校不仅要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应立足重庆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相关合作单位一起搭建产学研合作开发平台,成立由教师、学生、企业专家、来自于科研院所的科技骨干组成的科研攻关团队,建设校企所合作平台以及技术研发基地,完善产学研相关软硬件资源建设,经科教联动,校企所共赢,与企业一起开发职业教育课程,为地方中小微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做好服务,在产学研互动过程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3(1).

[2]李玉静.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2013(9).

猜你喜欢
机遇职业教育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用科技创造机遇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