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防控现状及运动干预模式研究①

2017-05-09 14:55胡孝海吴严冰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慢性病处方对象

胡孝海 吴严冰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4)

慢性病防控现状及运动干预模式研究①

胡孝海 吴严冰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4)

目的 分析慢性病防控现状,探讨慢性病干预模式。方法 纳入90例慢性病前期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处方组和非处方组,为两组研究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对该组研究对象进行运动与营养干预,周期为2个月。非处方组研究对象继续接受健康服务中心慢性病前期人群管理。运动与营养干预实施结束后,再次对两组研究对象实施医学指标检查和体适能测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施运动与营养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的体医学指标、体适能检查指标的检测结果比较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施干预后处方组研究对象的医学指标、体适能指标检测结果均优于非处方组研究对象,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处方组实施干预前后的医学指标、体适能检查指标的检测结果比较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慢性病的发病率可通过临床干预得到有效控制,运动与营养干预在慢性病前期人群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慢性病前期人群的机体健康状况,降低人群的慢性病发病率。

慢性病 干预模式 干预效果 防控现状

慢性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我国临床对不构成传染、但经长期积累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一类疾病的总称,该类疾病具有起病隐匿、病因复杂、病程长等临床特点,若防治不及,可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现阶段,我国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疾病、心血管疾病等[2]。长期临床观察发现慢性病发生后主要对机体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导致脏器发生功能性障碍,最终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产生影响,致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和家庭经济负担增加[3]。2015年4月10日我国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年)报告》,报告中用大量临床数据对我国近10年来的慢性病防控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报告称,虽然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慢性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尤其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疾病等慢性病,已成为导致慢性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表明我国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4]。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基于慢性病的上述防控现状,结合上述研究成果制定了慢性病的运动与营养干预模式,并通过临床研究对该种干预模式在慢性病防控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做出以下整理报道。

表1 心肺耐力台阶试验评价方法

表2 两组研究对象实施干预前后的体适能指标检测结果比较(n=45,±s)

表2 两组研究对象实施干预前后的体适能指标检测结果比较(n=45,±s)

注:t1值和P1值为处方组干预前、后的统计处理结果;t2值和P2值为非处方组干预前、后的统计处理结果。

指标 时间 处方组 非处方组 t P t1 P1 t2 P2台阶试验评分前 3.1±0.5 2.9±0.6 1.145 0.2698.016 0.000 2.290 0.028后 4.5±0.2 3.3±0.5 9.214 0.000握力体重指数前 62.6±5.3 63.1±5.8 0.285 0.77814.470 0.000 1.257 0.224后 86.5±5.1 65.2±4.9 13.415 0.000坐位体前屈距离(cm)前 18.1±2.3 18.5±2.5 0.527 0.6127.854 0.000 2.432 0.020后 24.5±2.9 20.5±2.7 4.638 0.000闭目单足站立时间(s)前 15.3±3.5 15.5±3.6 0.277 0.7927.078 0.000 1.257 0.220后 22.6±3.2 16.9±3.5 5.552 0.000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90例慢性病前期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1)舒张压在85~89 mmHg之间或收缩压在130~139 mmHg之间(包括边缘数值);(2)男性体脂百分率等于或大于20%,女性体脂百分率等于或大于30%。(3)体质指数(BMI)等于或大于24kg/m2;(4)男性腰围等于或大于90cm,女性腰围等于或大于85cm。(5)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包括边缘数值);(6)总胆固醇在5.2~6.2mmol/L之间(包括边缘数值)和(或)三酰甘油升高(等于或大于250mg/dl,即2.75mmol/ L);(7)骨密度(BMD):小于M-1SD或小于M-12%;(8)长期吸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研究对象分为处方组和非处方组。处方组45例研究对象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为(45.9±1.6)岁。非处方组研究对象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为(46.1±1.8)岁。对两组进行统计学处理,显示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1.2 研究方法

具体实施内容总结如下:(1)超重的运动干预和营养干预。该院该次研究指导超重患者进行有氧运动。运动强度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确定,以球类运动为主,如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超重研究对象应尽量减少脂肪的摄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饮食方案。(2)血糖浓度波动较大的干预:血糖浓度波动较为明显的研究对象,我院指导其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等。对于血糖浓度波动较大的研究对象,我院研究人员对研究对象摄入体内的总热量进行控制,合理安排饮食营养成分的摄入,如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应超过总摄入量的60%,脂肪和胆固醇的总摄入量不应超过总摄入量的5%。嘱咐研究对象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做到一日三餐或多餐,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3)血压水平波动较大研究对象的运动干预和营养干预:国内外已有临床研究报道有规律的运动可使收缩压下降8~10 mmHg,舒张压下降7~8 mmHg。而达到这一目标通常需要长期坚持有氧运动,故该院该次研究指导血压水平出现明显波动的研究对象进行有氧运动,最适合该类研究对象的运动项目为太极拳。(4)其他研究对象的运动干预和营养干预:机体具有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研究对象,鼓励其适量进行体育运动,饮食以清淡为主,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酒戒烟。骨密度低于正常值的研究对象,指导其进行适量的负重有氧运动,如爬楼梯、慢跑、快走等。

表3 两组研究对象实施干预前后的体适能指标检测结果比较(n=45,±s)

表3 两组研究对象实施干预前后的体适能指标检测结果比较(n=45,±s)

注:t1值和P1值为处方组干预前、后的统计处理结果;t2值和P2值为非处方组干预前、后的统计处理结果。

指标 时间 处方组 非处方组 t P t1 P1 t2 P2灵敏度(cm)前 42.2±5.3 43.5±4.9 0.805 0.42612.843 0.000 2.971 0.005后 22.5±4.3 38.8±5.1 10.871 0.000 BMI(kg/m2)前 29.2±3.8 29.6±3.9 0.246 0.81710.815 0.000 3.530 0.002后 18.2±2.5 25.8±2.6 9.433 0.000体脂百分率(%)前 23.6±2.5 23.5±2.4 0.268 0.7889.063 0.000 2.974 0.007后 15.6±3.2 21.4±3.0 5.913 0.000腰臀比前 0.93±0.12 0.92±0.10 0.285 0.7769.626 0.000 1.155 0.259后 0.75±0.13 0.88±0.12 3.286 0.000基础代谢率(%)前 46.2±3.5 46.5±3.9 0.256 0.79910.309 0.000 1.384 0.16后 38.1±3.6 44.9±3.4 6.141 0.000

表4 两组研究对象实施干预前后的医学指标比较(n=45,±s)

表4 两组研究对象实施干预前后的医学指标比较(n=45,±s)

注:t1值和P1值为处方组干预前、后的统计处理结果;t2值和P2值为非处方组干预前、后的统计处理结果。

前 109.4±9.3 108.9±8.8 0.210 0.835指标 时间 处方组 非处方组 t P t1 P1 t2 P2平均动脉压(mmHg)16.814 0.000 3.512 0.001后 86.3±5.9 101.4±6.3 7.307 0.000空腹血糖(mmol/L)前 5.9±0.8 6.0±0.5 0.474 0.63810.962 0.000 4.191 0.001后 4.3±0.4 5.4±0.4 8.796 0.000骨密度值(g/cm2)前 805.2±32.5 812.9±35.6 0.529 0.60019.868 0.000 6.404 0.000后 1031.9±33.9 893.2±41.5 11.642 0.000甘油三脂(mmol/L)前 1.9±0.3 2.0±0.3 1.054 0.2999.923 0.000 3.578 0.002后 1.1±0.2 1.5±0.4 5.013 0.000 HDL(mmol/L)前 0.7±0.1 0.7±0.2 0.094 0.90215.566 0.000 2.975 0.004后 1.9±0.3 1.1±0.2 8.782 0.000 LDL(mmol/L)前 3.9±0.3 3.8±0.2 1.240 0.22310.162 0.000 1.051 0.004后 2.1±0.2 3.1±0.3 12.403 0.000

干预周期结束后,再次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医学检查和体适能测试,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医学检查结果和体适能测试结果,分析干预模式的干预效果。

1.3 评价指标

两组研究对象的医学检查指标包括血压、血糖、骨密度。体适能检查指标包括心肺耐力指标、力量指标、柔韧指标、平衡指标、灵敏指标、体成分。

心肺耐力指标采用台阶试验进行检测,具体评价标准参考如下:力量指标:握力测试;柔韧指标:坐位体前屈测试;平衡指标:闭目单足站立测试;灵敏指标:直尺掉落试验;体成分:临床常规检查获得(如表1)。

医学检查指标包括血压、血糖、骨密度值,均通过临床常规检查获得。

1.4 研究数据处理方法

该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 24.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实施干预前后的体适能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实施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检测结果比较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干预周期结束后处方组研究对象指标比较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方组研究对象实施干预前后的上述指标比较存在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研究数据及数据处理结果如表3所示。

2.2 两组研究对象实施干预前后的医学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血糖浓度、骨密度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处方组研究对象的血压水平、血糖浓度低于非处方组研究对象,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处方组研究对象,组间比较存在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研究数据及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4所示。

3 讨论

慢性病发病群体以老年人群为主,近年来慢性病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慢性病死亡占到我国总死亡构成的85%以上。该院认为该种研究方式过度重视慢性病的“控”,而忽略了“防”,故研究过程中制定的干预措施多存在明显的应用局限性。

运动干预的实践本质是一项针对群众开展的中长时期服务项目。由于慢性病前期人群在机体健康状况方面与健康人群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该院该次研究前对研究对象实施个体健康检查,在明确研究对象机体健康状况的前提下,为研究对象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运动干预方案,使研究对象机体所具有的慢性病危险因素不断减少,逐渐恢复健康状态。

结果显示,处方组研究对象实施运动与营养干预后的医学指标检查结果和体适能指标检测结果均明显优于非处方组对象,同时处方组研究对象自身实施运动与营养干预后的医学指标检查结果和体适能指标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实施干预前,而非处方组研究对象实施干预后的一部分医学指标检查结果和体适能指标检测结果与实施干预前比较,无明显差异。综上所述,该次研究认为运动与营养营养干预在慢性病防控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慢性病前期人群的机体健康状况,对于降低我国慢性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具有十分重要临床意义。

[1]黄红宇,韩思坚.社区慢性疾病并发症危险因素干预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8(10):985,990.

[2]王明丽.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2,2(11):34-35.

[3]潘培育.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7(5):333-335.

[4]谭晓青,刘雪琴,成阳,等.应用奥马哈系统对社区128例慢性疾病患者健康问题及干预方式的分析[J].护理学报,2011,2(9): 64-67.

R195

:A

:2095-2813(2017)03(b)-0013-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8.013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BZZ009)。

胡孝海(1977,11—),男,汉,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身体功能训练。

吴严冰(1979,12—),女,满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医学。

猜你喜欢
慢性病处方对象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人间处方
卫健委新规:药师将审核医生处方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