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应用研究

2017-05-09 18:06徐剑锋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医嘱信息系统住院

徐剑锋

江苏盛泽医院信息中心,江苏苏州215228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应用研究

徐剑锋

江苏盛泽医院信息中心,江苏苏州215228

目的探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对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16年5—11月在该院住院患者156例,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将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n=78,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78,移动护理信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总满意率分别为:88.5%、9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1.8%、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总掌握率分别为:87.2%、96.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7.9%、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8%显著高于观察组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效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护理;信息系统;护理管理;医院信息系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作为医疗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患者治疗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即是医疗的提供者又是医疗的协调者,因此改善护理质量对于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至关重要。而在护理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护理信息,如何有效地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2]。护理管理是有效地利用人力和物力资源,促进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过程。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信息系统,它以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为基础,以移动手持电脑设备(PDA)为硬件,联合无线局域网技术,医疗全过程动态质量控制,实现无纸化、无胶片化、无线网络,注重医护过程的质量管理,注重信息的实时性和时效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因而成为临床上推广的主要方式之一[3-4]。该研究旨在探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对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2016年5—11月在该院住院患者156例,其中男性患者89例,女性患者67例,患者年龄20~75岁,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将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n=78,患者在住院期间尚未实施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和观察组(n=78,患者在住院期间已经实施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口头宣教,进行传统的口头核对医嘱,转抄医嘱等;而观察组患者在医院实施移动护理系统后采用新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患者住院后,安排住院号,然后在病区打印以住院号编码的条形码腕带作为身份标识,然后记录患者的一般信息,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一般信息以及诊断,主治医师等。②护理人员使用掌上电脑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患者床头采集并录入相关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送至医生以及护理工作站,并生成相关的数据单,对于异常指标由系统给予提示,以便于医护人员重点关注患者病情变化。③医嘱查询、执行以及统计:医生查房结束下达医嘱以后,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护士工作站,护理人员经审核后提交至移动护理系统,护理人员在操作该设备时可以读取、查询、查对并执行医嘱,对医嘱进行分类,已执行医嘱及待执行医嘱,避免遗漏医嘱;护理人员完成巡视,护理文书的书写时均进行记录。④护理工作量的统计:该系统对护理人员各项进行记录,包括护理人员上班时间,统计护理执行的各项工作以及操作进性的难易程度,并生成相应的系数,使护理人员的工作达到量化,成为科室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⑤检验标本的管理:所有患者进行抽血检查时,床边扫描患者腕带,并提取检验医嘱,扫描试管条码进行核对,同时记录抽血时间。⑥库存检查及药品接收:将药房信息系统与护理系统对接,有效防止药品在配送过程中发错科室、发错数量及品种。⑦患者教育: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住院号进行病情记录,记录患者诊断、病情,在护理教育时针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宣教。

1.2.2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在其出院时,采用科室制作的评分表对护理人员及护理工作进行评价,90分以上作为满意;80~90为基本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并对评估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进行考核,分为掌握(患者对于自身疾病健康知识明确,并且依从性较好)、基本掌握(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知识有所了解,但不能完全答出)、未掌握(患者对自身疾病掌握程度低,不能复述)。记录两组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护理差错。

1.3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总满意率分别为:88.5%、9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1.8%、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总掌握率分别为:87.2%、96.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7.9%、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n(%)]

2.3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比较

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8%显著高于观察组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比较[n(%)]

3 讨论

随着人们对于医学需求的逐渐增加,导致了医学模式的改变,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对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作为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临床医嘱的具体执行和重要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5-7];因此随着医疗的发展,护理也在发生非常明显的改变。目前的新型护理模式强调高效、准确、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医疗服务。移动信息系统护理模式是近年来在临床上推广的一种新型模式,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等优点,在门诊、病房都可应用[8-9]。其主要特点为护理工作的扩展及延伸,其主要实施以医院的无线网络为基础,带有扫描的移动终端为工具,使患者信息采集、护理医嘱执行等达到统一,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达到所要求的规范化护理以及优质护理[10-11]。

在该研究中,通过观察发现,采用移动护理信息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在如今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移动信息系统可在患者入院时,建立每个患者的数据库,可随时对患者进行数据查询,生命体征的录入,医嘱执行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并且根据患者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等情况,实施个体化护理,最大程度满足患者心理、身体需求,提高了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可显著提高护理效率、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董静怡,居益君,董祥龙.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和展望[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3):93-94.

[2]任俊翠,孙瑛,袁修银,等.电子化临床护理通用路径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3,34(11):1702-1703.

[3]池艳宇,贾晓君,张莹,等.PDA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0):16-18.

[4]李森,吴晓英,王泠,等.护士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3,28(5):18-20.

[5]廖余佳.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手术患者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7):1000-1001.

[6]成玲,熊可辉,罗雪玲.浅谈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4):203.

[7]陈琳,韩世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对护理学科建设的启示[J].全科护理,2015,13(31):3097-3100.

[8]丁玥,杨萍,孙丽秋.基于HIS的医院护理工作量测量与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1):61-63.

[9]刘颖.移动护理工作站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0):1782-1783.

[10]刘立捷,李莼,严静冬.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1,18(5A): 49-50.

[11]王蓉,杨惠云,丁抗宁,等.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临床中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3):144-146.

R19

A

1672-5654(2017)03(b)-0068-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8.068

2016-12-14)

徐剑锋(1978-),男,江苏吴江人,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医院信息管理。

猜你喜欢
医嘱信息系统住院
妈妈住院了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