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病药物治疗合理用药管理

2017-05-09 18:06刘怀志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病患者规范化血压

刘怀志

吉大二院民康医院内一科,吉林长春130000

老年高血压病药物治疗合理用药管理

刘怀志

吉大二院民康医院内一科,吉林长春130000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高血压病采用药物治疗用药管理措施,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8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n=193)和对照组(n=193),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安全管理,干预组采取规范化用药安全管理,调查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治疗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治疗后对收缩压(t=-3.131,P=0.002)和舒张压(t=-2.839,P=0.005)控制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t=-3.131,P=0.002),肾功能不全(χ2=7.654,P=0.006)和冠心病(χ2=7.965,P= 0.005)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取规范化用药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老年高血压病;用药安全管理;应用效果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之一,约占老年人疾病35%。由于国内对用降压药用药安全管理方面缺乏健全的制度而导致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不佳,因此合理用药管理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为了探讨有效的针对老年高血压病采取药物治疗的规范化用药安全管理措施,该文对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8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治疗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该院确诊为老年高血压病的3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分组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193例患者,男性99例,女性94例,平均年龄为(68.7±4.2)岁;对照组193例患者,男性101例,女性92例,平均年龄为(70.3±3.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质以及各项一般生理指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干预组患者给予规范化用药安全管理,具体管理内容如下:①遵循长期用药原则,即使患者无不适症状或者经降压治疗血压恢复正常仍需按时服药,切忌凭感觉用药;②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宜采用平稳降压方式进行用药治疗;③指导患者用药,告知用药的作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对于出现可能性比较大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应对策略,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药物类型、剂量和用药频率等;④定期组织高血压健康知识宣教活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⑤患者定期检测血压、血常规、尿常规以及心电图等;⑥医师严格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患者合理用药。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用药安全管理。

1.3 调查指标

记录干预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病例数不良反应(包括肾功能不全、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等)发生情况,并收集所有患者治疗费用数据。

1.4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控制情况

为了了解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进行规范化用药安全管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我们对患者在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采用药物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干预组患者收缩压为(140.1± 12.2)mmHg(t=-3.131,P=0.002),明显低于对照组(150.4± 12.9)mmHg,治疗后干预组患者舒张压为(83.8±8.7)mmHg(t=-2.839,P=0.005<0.05),明显低于对照组(72.2±8.3)mmHg。以上结果提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取规范化用药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对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s),mmHg]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s),mmHg]

注:*表示与治疗前相比P<0.01;#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1。

组别治疗前收缩压治疗后收缩压治疗前舒张压治疗后舒张压干预组(n=193)对照组(n=193)161.3±14.8 162.5±14.6 95.2±10.9 95.7±10.5 tP(140.1±12.2)*#(150.4±12.9)*-3.131 0.002(83.8±8.7)*#(72.2±8.3)*-2.39 0.005

2.2 治疗费用情况

通过收集病例资料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取药物治疗的治疗费用情况,结果发现干预组年平均治疗费用为(2 352.66±176.2)元,显著低于对照组年平均治疗费用(2 860.38±221.6)元(t=-3.131,P=0.002<0.05)。以上结果提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取规范化用药安全管理可以降低年平均治疗费用,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费用情况比较[(±s),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费用情况比较[(±s),元]

组别年平均治疗费用干预组(n=193)对照组(n=193)tP 2 352.66±176.2 2 860.38±221.26 -3.131 0.002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并发症发生的控制效果是评价药物安全性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为肾功能不全、冠心病以及脑血管疾病,干预组患者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为9.33%(χ2=7.654,P=0.006),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9.17%;干预组患者冠心病发生率为11.92%(χ2=7.965,P=0.005),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2.30%;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1);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5.75%(χ2=19.235,P=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8.03%。以上结果提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规范化用药安全管理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见表3。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病是导致老年人发生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中风等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而使得患者的生存质量大大降低,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同时老年高血压病的控制需终身用药治疗,因此对该类患者采取规范化用药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2]。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目前已有众多学者针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合理用药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有研究探讨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取合理用药与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203例患者在药物治疗中遵照合理用药原则后低血钾、水肿以及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3]。对175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取综合用药管理后,结果显示与175例仅采用常规用药管理患者情况相比,用药后观察组患者对血压的控制效果和对治疗的依从性更佳[4]。对3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用恰当的药物护理后,对患者收缩压的控制效果好于舒张压,且对糖尿病、心动过速和低血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总体使得患者的病情保持更佳的稳定[5]。该研究通过制定规范化用药安全管理体系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进行严格管理,患者血压得到更好的控制,节省了治疗费用,同时降低肾功能不全和冠心病的发生率,同样证实了规范化用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通过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用规范化用药安全管理可以提高对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降低年平均治疗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使得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得以保证,能够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改善,提升医院整体的诊疗水平,该规范化降压药的用药安全管理体系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1]李玲.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治疗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5):132-133.

[2]张梅,李玉明.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解读——高血压特殊并发症药物治疗原则[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6,8(2):6-9.

[3]王莉.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的安全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0):20-21.

[4]耿广平.降压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用药指导[J].生物技术世界,2016(4):197-198.

[5]张晓伟.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用药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0):217-218.

R259

A

1672-5654(2017)03(b)-0121-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8.121

2016-12-17)

刘怀志(1974-),男,吉林长春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临床治疗。

猜你喜欢
病患者规范化血压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最怕啥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