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合理分类结合药品监管制度在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7-05-09 18:06李春伟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西药房药品分类

李春伟

包头市中心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40

药品合理分类结合药品监管制度在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李春伟

包头市中心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40

目的药品合理分类结合药品监管制度在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该院于2016年开始在西药房管理中实施药品合理分类结合药品监管制度,将2015年1—12月的西药房管理,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1—12月的西药房管理,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药房差错时间发生情况和患者对西药房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西药房管理差错率为0.65%,对照组的西药房管理差错率为1.68%,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7.92%,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6.76%,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房管理中实施药品合理分类结合药品监管制度能够有效降低西药房管理的差错事件,同时提高患者对西药房管理的满意度,提升服务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药品合理分类;药品监管制度;西药房管理

医院西药房是维持医院正常运转的重要部门,主要负责西药的发放,是一项非常繁重和复杂的工作。药品治疗是临床的一种常见治疗手段,保证药品的质量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西药房一定要加强管理,做好药品的合理分类,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该院自2016年开始在西药房管理中实施药品合理分类结合药品监管制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于2016年开始在西药房管理中实施药品合理分类结合药品监管制度,将2015年1—12月的西药房管理,设为对照组,直接服务的临床患者共有23 473例,将2016年1—12月的西药房管理,设为研究组,直接服务的临床患者共有26 482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的西药房管理情况由专门的西药房采购人员负责药品的采购,对所有采购的药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①为了确保药品的质量合格,对药品生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明、生产资质、药品出产检验合格报告、药品批准文号等进行严格的审核,严格按照药品的储存要求储存和运输。对于一些需要在低温下储存的生化药品,将其低温储存或者冷藏,定时检查储存环境,对于有避光储存要求的则避光储存。在药品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应该做好药品的防潮和防火。②在药品的发放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药品的采购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发放,以避免药品变质或者出现积压。普通药品应该按照处方发放,加强对处方的审核,做好药品的调配和核对工作,药品发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由专门的人员签字,通过药品的发放窗口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指导。③对于贵重的药品则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做好专柜管理和记录,每天统计药品的用量,防止药品积压或者流失。对于精神药品等特殊的药品,也应该由专人负责管理,使用专门的台账记录,由专柜加锁,凭借专用印签和处方发放,每天都要核对结存的数量。

1.2.2 研究组在西药房管理中实施药品合理分类结合药品监管制度加强药品分类在西药房的管理过程中,做好药品的合理分类,参考国际通用的药品分类管理模式,同时结合我国的药品成分以及相关的规定对药品的类型、种类、剂量、适应证等进行合理分类。对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并详细记录下来,避免出现差错[1]。对于特殊的药品,例如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应该采取专业、特殊的管理措施。按照给药方式的不同将药品分为注射制剂、口服制剂和皮下注射制剂等。针对药品的不同作用机制,可以将药品分为消化系统药品、精神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等。还可以按照不同科室使用的药品进行分类。西药房应该按照一定的类型对药品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药品进行不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制定完善的药品监管制度,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近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领域和行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在西药房的管理工作中,也应该充分利用信息计划,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对西药房的信息化管理[2]。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提升药品的调配效率和发放效率,减少人为出错的概率,降低西药房管理的错误事件发生,减轻西药房的工作量,简化药物管理流程,让西药房的工作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提升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另外,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各种药物实际使用情况的动态监测,实现高级药师和医师对药物使用的动态监测,审核药物的使用情况,从而有效降低药物的出错率。完善监管制度:在实际的西药管理过程中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对全体的药师进行专业培训,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提高工作人员对培训的重视程度,并通过培训取得成效。为了提高药物管理的效果,成立专门的监督工作小组,加强对药品的入库登记,确保药品的质量[3]。在药品采购过程中加强监督,避免非法销售和信誉不良的药品生产厂家的药品进入医院。

1.3 观察指标

观察西药房管理中实施药品合理分类结合药品监管制度前后的药品差错率。同时比较制度实施前后直接服务患者的满意度,采用该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的总分为100分,其中总分60分以上的为满意,总分60分以下的为不满意,统计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西药房管理前后的差错率情况对比

研究组的西药房管理差错率为0.65%,对照组的西药房管理差错率为1.68%,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西药房管理前后的差错率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对比

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7.92%,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6.76%,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西药房管理前后的差错率情况对比

3 讨论

医院西药房的药品管理工作在整个医院的运转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药房管理工作不到位,将会引发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同时还会对医院的信誉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4]。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阶段人们越来越注重医院服务质量,因此医院在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还应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医院西药房实施药品合理分类结合药品监管制度,可以规范西药房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规范性和合理性,提升药房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质量不过关的药物对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降低药房的风险系数,提升医疗服务质量[5]。

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西药房管理差错率为0.65%,对照组的西药房管理差错率为1.68%,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7.92%,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6.76%,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相关的研究报道数据吻合[6]。说明在西药管理中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能够有效提高管理质量。

综上所述,将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运用到医院西药房管理中,能够有效减少药物错误事件的发生,提升药房管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1]陈历.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应用的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5):144-145.

[2]孙庆一.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应用于医院西药房管理的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386-387.

[3]吴新民.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应用探讨[J].中国处方药,2014,24(10):37.

[4]刘占兵.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7):230-231.

[5]黄秀妹.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海峡药学,2016,14(7):284-285.

[6]王晓红.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应用的意义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21(11):165.

R95

A

1672-5654(2017)03(b)-0141-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8.141

2017-01-17)

李春伟(1970-),男,广东汕头人,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西药房药品管理。

猜你喜欢
西药房药品分类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浅析门诊西药房处方调配差错调查及防范对策
加强西药房管理对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科学化管理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分类算一算
分类讨论求坐标
水果药品
药品侵权的性质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