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2017-05-09 01:05周发松
速读·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新课标素质教育高中数学

周发松

摘 要: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结构以及教学模式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加强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的研究,意义非常重大。关键词:素质教育;新课标;高中数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进行,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提问作为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的重要环节,是传授数学知识,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关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当前形势下,数学教师要想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就需要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设计有效地问题,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什么是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是指教师利用提问的方法,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在提问与回答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教师想要阐述的知识重点,教师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提问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效”是重点。教师的提问要有切入点,在提问中鼓励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二、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目前很多数学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只是一味地给学生讲解布置难题,以期在高考时取得好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在主动学习积极性上的缺失。不仅是教师存在这种错误的观念,很多家长也是只给孩子讲解难题,认为这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最有效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引导下,尽管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但是收获却是很小的,因为大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同,很难适应教师所讲的内容,这也就会导致他们不想参与课堂讨论的环节,只是在课堂上充当旁观者的角色,不能很好地吸收数学知识。教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缺乏深入的了解,就会削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课堂问题脱离学生实际需求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教学内容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大搞题海战术,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所在。在应试教育的观念影响下,现在的高中数学课堂上多数注重数学课本内容的讲授,依靠题海战术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也只是专门讲解与高考有关的知识点,其他内容几乎是完全忽略的。数学是一门研究性很强的学科,枯燥的公式和复杂的定理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遥远的东西,是与生活毫不相干的,再加上大量的习题负担和考试压力,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和恐惧的心理,减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实施方案。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数学教学课时越来越少,而教学内容却有增无减。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想实现教学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规划方案。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材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把握,根据不同阶段的教材特点,对教学目标进行界定,基于高中数学不同章节之间的强关联性考虑,要求教学过程中应当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其次,对校本教材进行扩展和创新。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以知识传授为基本,对原本固定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目标。传统体制下,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为主;而现代素质教育背景下,应当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作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最后,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和方法。在素质教学背景下,笔者建议采用合作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力。比如,在圆锥曲线一节教学过程中,设置以下问题:经y2=2Px抛物线焦点直线,与之相交于P和A两个点,经抛物线顶点和通过点P的直线又相交于B点,那么直线AB与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之间,是否平行;若B点与抛物线相交于准线,直线AB与抛物线的x轴相互平行,则直线是否通过抛物线顶点。通过设置问题来组织学生进行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实践证明,采用该种教学方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认知发表解题思路,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要注意提问的难、易度

新课改以来,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广大高中数学教师积极呼应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虽然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经过不断地实践与经验积累,又赋予了其更深的含义,因此,在新课改过程中,问题教学法依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想要有效运用问题教学法,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要掌握其全新的教学含义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通过问题的设置能够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不能停留在一问一答的层面,而要设置问题串,层层深入,逐层剖析,直到将问题解决。

2.设置的问题不可过于简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简单问题,学生能够顺利作答,有助于树立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鼓舞学生的学习士气,有其有利一面。但是问题过于简单,难以达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正是學生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的过程,简单的问题无需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就能作答,因此,问题的设置不可过于简单。

3.设置的问题不可过于深奥

比较复杂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好的锻炼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但是如果设置的问题过于深奥,超出一般学生的能力范围,只能为少数学生所解答,就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例如:经常性的将大型数学竞赛题目运用于数学课堂提问,大部分学生都找不到思路,整个课堂陷入沉思中,学生久经思考也难以找出答案,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遭受严重打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的课堂提问教学是需要教师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有效的提问来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提问来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对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猜你喜欢
新课标素质教育高中数学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