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

2017-05-09 02:28何波
关键词:教学策略优化小学语文

何波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和优化的过程,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构建充满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智慧的和谐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对优化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下面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优化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91-02

在课堂冲突面前,教师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对学生主觀能动性的发挥要积极支持和鼓励,不能置若罔闻,更不能讽刺打击。其实,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矛盾应该是重要教学资源,教师需要巧妙设计,或借力打力,或设置故障,或有效保护,这样才能创设多元互动情境,激发课堂教学活力,促成课堂教学正能量。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爱会使学生生发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这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情感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组织引导中,带领学生逐步建构和完善知识体系。只有在师生间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才会对自己所教的课,对自己所教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担任的角色表现出极大热情,其结果就是学生回报同样的热情,正是师生间的这种共同热情使语文课堂充满和谐,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与学生心心相印,教师的行动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探索追求知识的磁铁,师生关系的和谐极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实施因材施教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途径

由于学生的增多,每个学生在学习习惯、兴趣、认知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不同,即使是同一班级的同学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在学生的能力倾向分布中,除了上下各约1%-5%的学生外,90%的学生的能力倾向差异只不过是一种学习的速度差异而不是智能的差异。因此,教师只要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与适当的学习帮助,95%以上的学生都能够掌握我们所教授的学科,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获得优良的教学成绩。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这就不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不能用相同的教法来教育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要求我们面对不同的学生辅以不同的教法和学法,那么我们首先就要非常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类别,并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三、巧设故障激发课堂教学活力

学生思维启动的快慢,关键要看教师给出的启动力大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具有权威性,学生大多跟随教师意志而动。教师说什么学生就会信什么,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课堂教学定势,教师随意灌输,学生被动接招。学生思想非常活跃,关键要看教师如何发动。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思维现状有充分了解,便可以故意设置一些故障,让学生在故障面前展开思维运动,形成个性问题见解,引发认知冲突,自然唤醒课堂教学主动因素。教师在设置认知故障时,需要关注学生思维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思想过于单纯,对学习内容难以形成独特认知。在学习《蜗牛的奖杯》时,教师带领学生对文本展开多元解读,学生很容易形成学习共识:蜗牛被奖杯所累,成为奖杯的奴隶,翅膀退化,只能萎缩在坚硬的奖杯中慢慢爬行。为激发学生想象力,教师提出另外一种假设:如果蜗牛当初没有盲目骄傲,而是把奖杯当成前进的动力,那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呢?学生针对教师给出的假设条件,发挥想象力,做出个性推断。有学生说:蜗牛如果能够将荣誉化为动力,它依然会保持有力的飞翔能力,继续赢得冠军奖杯。也有学生说:蜗牛如果保持健康心态,不仅能够打败所有对手,还可以创造更大的奇迹。很显然,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中,对文本内容展开了多维探索,形成的个性认知自然是高品质的。教师巧妙设置思维障碍,不仅不会给学生思维造成障碍,还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内驱力,形成重要学习切入点,为全面提升思维品质创造良好条件。

四、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

小学生都有十分强烈的表现欲望,他们十分愿意在同学和教师面前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而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舞台,尽量把课堂这个大的舞台转交给学生,教师组织、引导和帮助学生表现得更好、更完美。”而且还特别强调:“语文课堂只有拥有了学生积极的参与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高效的课堂,只有学生能够全方位地活动起来,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才能称得上一节成功的课堂。”为此在我们组织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在课堂上手、脑、口等共同使用,积极地参与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绘声绘色地表演,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表达能力来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表演一些课本剧,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完美地演绎出文章中描述的情境;或针对不同的意见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利用这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各异的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让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经过反复的训练,学生会在语文课堂中表现得更加自如,让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发挥到极致,并且会让学生提高参与的积极性,让整个语文课堂更加具有活力。

总之,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刻也不能偏离教学目的。只有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汤永海.小学语文教学方法[M].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赵玮等.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龙升艳.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优化小学语文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