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

2017-05-09 00:35杨岳华
关键词:认知结构高中地理自主学习

杨岳华

【摘 要】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来说,精心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注重学法的有效指导,梳理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整合知识、建立地理认知结构。对此,文章将详细阐述。

【关键词】高中地理 自主学习 认知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22-02

新课程改革对教与学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尤其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更是新课程标准所关注的重点。为此,教师应充分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理解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一、精心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铺垫

据调查研究证实,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有助于学生有效吸收课堂所讲授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高中阶段是学生高考冲刺的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很重要,而且高中阶段的课程较多,时间紧迫,因此,课前预习则显得极为重要。课前预习是在新课前的一定时间里,或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地理新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新知识。为此,学生首先需要认识到预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加强对预习的重视程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预习方式方法的有效引导,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做到耐心细致,精益求精。此外,在预习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点评、检测。点评要以鼓励为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这样有利于提高预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在检测上,也要做到题目适当,难易相符,要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准确解决问题,及时查缺补漏。

二、注重学法的有效指导,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索地理知识

探究地理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我观察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一开始时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且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去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灵活掌握学习方法,学习地理知识也要活学活用,不可死记硬背,否则学习效率极低。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并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实践中发现并探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做一个有心人,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例如,在探讨“地图三要素”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先不要做任何讲解,让学生自己去绘制一幅家里餐厅的平面图。此时,学生便会本能地思考:应该怎样绘制这幅图才能让其他人一目了然呢?比例的确定、餐桌和椅子的测量等都会成为他们考虑的范围。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学生能认识地图的由来、作用与基本要素,相比于教师单纯地讲授知识效果会理想很多,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将问题理解得更透彻,而且对以后的复习、记忆应用也大有裨益。

三、梳理知识,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地理规律的总结。因为高中地理知识点比较零碎,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记忆量大,学生对一些知识点很容易混淆或者遗漏,为此,需要帮助学生及时梳理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材中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日变化、城市演变规律以及地质演变规律、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等。这些知识点看似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而且量非常大,但是实际上,教师如果将学生带入到学科之中,让他们深入了解这门学科的内涵,有助于提高他们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再及时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之间的纵横关系,在原理的高度上让学生提纲挈领地记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会高屋建瓴地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而且还能逐步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提高对知识的总结能力。

例如,在教授“地球的运动”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日去推算出生那天太阳直射点所处的位置,而且还要能进行运动轨迹方向的描述,结合当时的地理位置,推测出自己出生那天的情况。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也会对学过的规律与知识从整体上进行梳理、运用,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有效地提高了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整合知識,建立地理认知结构,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时,要让他们在学习新知识前,及时回想之前学过的地理知识,将知识再现,使新旧知识进行有效衔接、有效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新旧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知识链。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探讨新知识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使用一些好的方法和经验。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还能将地理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将新旧知识融合到一个知识体系当中,使自己的知识形成一个纵向的体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使学生在面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索时能有理论依据,能借助之前积累的学习经验向着更高层次前进。

在倡导教育改革的当下,地理教师的职责变得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也从最初的“教授”到现在的“引导”转变。为此,教师要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高中地理虽不算最热门,但是却包罗了许多知识,需要学生系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多鼓励学生通过不断探索获取知识的成就感,最终为达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高中地理自主学习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中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