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实施

2017-05-09 00:52周如霞
速读·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实施分层教学初中数学

周如霞

摘 要: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在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和发展,从而提高数学有效教学水平。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实施

初中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工作之一。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教师采取“一刀切”的方法,那么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慢慢会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厌恶学习数学,数学成绩就越来越差,同时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优势也无法得到发挥。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就成了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分层教学能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具体的实施策略上主要有综合交替运用班级、分组和个别教学等形式,在教学效果上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正面的体验。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兼顾全体、分层优化、全体参与的思想,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分层教学起点低,能全面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竞争性,淡化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注重学生学习的实际,具有保尖、促中、补差的作用。例如我实行高效教学后,上学年数学考试和其他同类学校相比,优等生的指数比较低,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提升学校的声望,在对全年级的考试成绩认真分析的情况下,学校决定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前200名组成A层分为四个班.配备精良的老师和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拔高和思维能力训练。由于使用了分层教学法,在本学期考试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爱因斯坦說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反映,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驱力。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水平能力没有得到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分层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全新的学习机会。”原苏联心理学家科鲁捷茨基对儿童的研究实验表明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所以只要把成绩相近的学生分在一个层内,把教学目标分层化解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作业练习的布置,思想情感的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之中,学生们将在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

1.课前做好分层准备

在教学之前就应该做好分层准备这个分层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另一方面就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内容分层其实是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一个基本了解,从而设计出合理的分层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凭自己对学生的理解,根据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能力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为每个层次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难度不等。

2.学生层次化

教学是不是具有有效性,是不是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关键在于是不是成功的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从中获得了知识、经验。而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先划分好学生的层次,这样才能够更进一步的实施具体的分层教学,也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提高。具体分层措施包括了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实施分层,比如说较为活跃的为一层,积极性一般,但是能主动参与教学的为一层,而对学习没有太大兴趣的为一层;第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实施分层,比如说具有高思维能力,能够快速跟上教师教学思维的为一层,思维比较缓慢,但勉强能跟上教师的为一层,而思维非常缓慢,需要教师点拨才能够理解的为一层;第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实施分层,比如说成绩拔尖的为一层,层级中等的为一层,成绩较差的为一层。

3、教学内容分层,强化重点知识掌握

以教学大纲为目标,课堂内容教学以课本为主体,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教学的着力点。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做到中等生学会,后进生基本学会。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旧寸,在自学指导环节可以按照以下学习流程进行:①自学课本中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②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根)的定义学习,能够验证给出的数据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③由方程5x-6=2x有一个根,掌握一元一次方程有一个解,和其他的方程不同;④由方程5x-6=2x一个根,理解方程解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通过分层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探讨交流,达到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目的。

4.采取激励机制,实施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平时作业、考试阅卷、回答问题等方面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尤其对学困层学生应多采用表扬评价,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中等层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要看到他们的成绩,也要看到他们的不足,如回答得不完整、不准确等,此时应及时激励,如他们一旦能答出逻辑性较强的问题时,要加倍鼓励,给他们以信心;对优等层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总之,学生通过对作业评价、课堂学习评价、测试后评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总之,实施分层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内在的需求,这种“体现自主、创设合作、引导探究、注重过程”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林文权.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J].教学研究,2007(4).

[3]孔庆邮.数学分层教学及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2002(1).

猜你喜欢
实施分层教学初中数学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