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状切口挂线引流结合高位置管术治疗肛周脓肿60例

2017-05-11 17:30张检平戴澄安高满红王添花刘国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肛周脓肿

张检平 戴澄安 高满红 王添花 刘国红 张菊香

[摘要]目的:观察放射状切口挂线引流联合高位置管术在高位马蹄形肛周脓肿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放射状切口挂线引流结合高位置管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为(22.43±3.8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5.14±4.32)d;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状切口挂线引流结合高位置管术治疗高位马蹄形肛周脓肿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放射状切口;挂线引流;高位置管术;肛周脓肿;高位马蹄形

为观察放射状切口挂线引流结合高位置管术治疗马蹄形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笔者选取我院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高位马蹄形肛周脓肿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符合《中国肛肠病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43.15±2.67)岁;观察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3.66+2.84)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疾病、恶性肿瘤疾病、精神病患者及各原发性疾病患者;合并腹泻、便秘及肛周皮肤类疾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进行性结核的患者;大小便異常、大小便失禁及肛门狭窄患者;合并有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治疗:患者采取左侧卧位,用酒精与碘酒对肛周消毒,并以2%利多卡因在肛周3、6、9点、脓肿处行局部浸润麻醉。肛管松弛后,用碘伏对肛管、齿线上痔区消毒3次。在脓肿波动最明显部位做放射状切口,将脓腔切开,将脓液排净,以生理盐水冲洗脓腔。寻找内口并用球头探针自脓腔进入,从内口穿出,将内外口问皮肤、皮下组织切开,使脓腔和外界联通,对坏死区域、疤痕组织进行清理,若切口不整齐则修剪切口创缘。在伤口处注射长效止痛针,在创腔中放置油纱条,用塔形纱布对伤口包扎。以丁字带加压固定。观察组采用放射状切口挂线引流结合高位置管术治疗,主要步骤如下:麻醉成功后,取侧卧位,常规消毒会阴部,铺无菌孔巾,消毒肛管及直肠下端。①放脓:于脓肿隆起最高处行放射性切口,采用手指探入脓腔并分开纤维间隔,排出脓液后对脓腔位置、深浅及周边累及情况进行探查;②6点位处理内口:于肛门后正中行放射状切口,用血管钳沿肌间隙向脓腔方向分离,确保脓腔同后位相同;对肛窦两侧粘膜进行结扎处理,将切口外延并修建为V型切口作为主切口;③多切口浮线引流:依照实际脓肿范围,行肛缘外放射状切口,用于辅助引流,各个切口问采用橡皮条进行浮线引流,同时确保橡皮条来回拉动;④清除脓腔坏死组织;⑤高位置管:肛提肌以上脓腔采取置管引流法,于脓腔顶端置入乳胶材质引流管,并固定在肛缘外侧。

术后处理:术后给予患者流质饮食,控制大便时间为2d,期间依照患者情况积极进行对症治疗。患者便后可给予苦参汤加减坐浴治疗,换药过程中注意对创面的消毒处理,确保橡皮浮线上分泌物的有效清除。采用生理盐水甲硝唑对高位脓腔进行反复冲洗,预防其复发。于主引流口处放置纱条,必要情况下给予患者通便中药口服。

1.3疗效判定 治疗后,肛门切口愈合情况良好,且可以正常排便,肛门功能及外形恢复正常,且无复发情况,视为治愈;治疗后肛门切口愈合良好,患者伴有稀便情况,肛门外形正常,单存在肛门部分失禁,视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切口未有效愈合或出现复发,肛内完全丧失且排便不受控制,视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56/60),对照组为73.33%(44/6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22.43±3.82)d,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35.14±4.32)d,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肛门变形4例、肛门移位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发生肛门变形4例,肛门移位8例,切口不愈合复发4例,肛门失禁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研究认为,肛周脓肿依照病因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种,而感染因素主要有肛腺感染及中央间隙感染两类,其中肛腺感染约占90%。手术治疗是当前马蹄形肛周脓肿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我院采用放射状切口挂线引流结合高位置管术治疗,主要具有以下优势,通过多切口浮线引流减少了肛管直肠周围皮肤组织的损伤及切口的疤痕愈合,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结合高位置管术避免了挂线对肛管直肠环的损伤,保护了肛门功能;利用胶管的持续引流的作用和换药时冲洗作用,保证了每日排便后进入脓腔的粪渣及脓腔分泌物能得以及时清除,同时具有异物刺激作用,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脓腔闭合,从而达到提高深部肛周脓肿治愈率,减少复发的目的。在减少传统一次性根治手术治疗带来的多项并发症、减少手术造成的对肛门功能及肛门形态造成的破坏、保留肛门皮肤及保护肛管括约肌等方面优势明显。

观察组采用放射状切口挂线引流结合高位置管术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表明放射状切口挂线引流结合高位置管术治疗高位马蹄形肛周脓肿的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肛周脓肿
不同手术方式(切开挂线术、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评价
木刺致肛周脓肿1例报道
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浅表小器官联合腔内探头对肛周脓肿的诊断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