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幼儿游戏中教师介入时机探究

2017-05-11 11:34卢荷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班幼儿教师

卢荷

【摘 要】教师对游戏介入时机的判断和把握,与对游戏介入方式的选择,完全取决于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和理解,只有适时、适宜、适度地介入游戏,才能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如何介入、何时介入幼儿的游戏,如何与幼儿互动都成为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教师积极正面的引导和评价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自尊的发展。

【关键词】中班幼儿;教师;介入时机

游戏是幼儿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它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和发展水平,是适应幼儿内部需要而进行的。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就是生活,而生活就是游戏。幼儿的年龄小,经验有限,在游戏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独自解决。这时就需要教师选择适宜的时机和方法介入到幼儿游戏中进行指导和评价,促进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如果我们仅凭主观愿望,积极主动地给予帮助,这样很可能会干扰幼儿的游戏活动。因为教师的介入而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停止了幼儿的游戏。如果我们把握不住时机,又可能使教育契机白白的流失,影响到幼儿在游戏中发展。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恰当地选择介入时机和方法确实能够帮助幼儿提高游戏水平,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1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必要性

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进行的活动,是幼儿自发性的活动。教师的介入可能会影响幼儿的自主性,从而破坏游戏。因此,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是否必要就已经是一个问题。而实际上,幼儿园游戏是教育背景中的幼儿游戏,即使是幼儿的自发性游戏,客观上也必然有教师的介入。与发生在自然状态下的幼儿自发性游戏不同,幼儿园教育背景中的幼儿自发性游戏,其最大的特点是教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中,教育背景下的幼儿游戏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会为了适应幼儿的发展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介入,教师根据游戏需要担当幼儿游戏的准备者、协作者、参与者等角色,使得幼儿的游戏客观上离不开教师。所以,教师成为游戏发挥其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2中班幼儿游戏教师介入时机

2.1教师的介入频率

教师介入中班幼儿游戏的频率是指在中班幼儿在游戏中教师在单位时间内的发生介入行为的次数。幼儿园中班每次进行游戏的时间为35至40分钟,除去游戏的准备时间和游戏后的整理,本研究以每次游戏活动时间为30分钟为观察区间。结果显示,教师在观察的时间内介入次数总数为8次,在每三十分钟内教师平均介入次数为5次。幼儿在游戏中是自由、自主的,游戏兴趣也是很高涨的,所以在游戏中促进幼儿发展介入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因此教师在幼儿游戏中不要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促进幼儿发展的机会。处于过渡阶段的中班幼儿,其游戏内容和情节较小班更为丰富,而且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合作性都有一定的提高,但还不具备大班幼儿的交往技能,常常与同伴发生纠纷,会出现较多违反游戏规则与纪律的问题,而且幼儿角色游戏时的角色意识不强,游戏主题不稳定,出现频繁换场的现象,是规则逐步形成的阶段。所以中班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游戏水平更需要教师介入后进行支持,并给予更多的关注。这就是教师对于中班幼儿游戏的介入行为较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2.2教师介入时机选择

当教师发现游戏中蕴含提升幼儿经验的教育契机时,教师介入次数为5次,是所有介入时机的情境中比重最大的一个。这说明了教师在选择介入时机上首先关注的是为了引导、支持和发展幼儿游戏而介入的介入时机。在尊重幼儿为游戏主体的前提下,教师的任务是发现幼儿游戏过程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将游戏向促进幼儿发展的方向进展。因此,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及观察敏感性,时刻关注教育契机的出现,把握好适当的介入时机。当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寻求帮助时,教师的介入次数为3次,居次。这说明幼儿主动为教师提供了很多的介入机会。幼儿的主动寻求帮助,使幼儿对教师的介入行为较容易接受,所以教师应该抓住这类介入时机,主动把握幼儿的需要,把这种机会转化为有利的介入时机,使介入的正向效果达到最大化。

3幼儿园游戏中的教师介入有效策略

3.1深入观察解读,把握幼儿基点

教师的每一次介入和干预都是基于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以及对幼儿的深入解读与分析。在主题建构游戏开展的进程中,教师首先作为幼儿游戏的旁观者去观察和分析幼儿已有的游戏经验和游戏水平,结果发现幼儿已能凭借对真实事物的印象,对物体外形特征进行再现,并具备了交叉连接、对称、垒高等搭建技能,同时也出现了发展的瓶颈。于是教师有目的地将包含连接、延长、加高、螺旋等新经验在内的“翻滚列车”搭建任务抛给幼儿,这同时也是契合幼儿兴趣点的,所以幼儿欣然接受了挑战。此外,在游戏过程中出现分歧、遇到困难时,教师也同样是先观察、分析孩子,而后给予指导。可见,教师是否要介入以及介入的时机和方法,全在于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在于对这些行为意义的分析。

3.2开展合作探究,深入讨论交流

在介入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方式提升幼儿参与性。例如,在进行植物角觀赏植物的游戏过程中,在对每一个植物进行观察以及了解之后,无疑幼儿们对于植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他们对于植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日常观察的基础之上,让孩子们尝试去合作种植植物。其可以是和家长们一起种植,也可以是几个幼儿之间的合作种植。在种植过程中,幼儿之间能够在一起合作,并互相交流探讨怎样完成新的工作,一起去努力完成这样一个有趣的任务,在不断的沟通与交流中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种植之后,教师可以尝试开展一些讨论活动,可对幼儿日常种植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大家疑惑的地方进行探讨,目的在于通过讨论,拓展思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总之,教师以何种方式、方法适时适宜地介入到幼儿的游戏当中,是一种极富灵感性、创造性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需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不断修整和反思,使自己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决策力、随机应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利.浅谈幼儿阅读环境的创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

[2]刘佳庆.关于幼儿园阅读环境的几点建议[J].山东青年,2016

猜你喜欢
中班幼儿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在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合作意识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灵动指尖的艺术
美育教师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