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农村失独家庭现状实证研究
——以怀化市为例

2017-05-11 06:53许亚柯
怀化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怀化市关怀家庭

许亚柯

欠发达地区农村失独家庭现状实证研究
——以怀化市为例

许亚柯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欠发达地区农村失独家庭比重大,普遍面临着“经济贫乏”、“政策扶助单一”、“精神匮乏”、“社会互动少”、“人文关怀度低”等主要困境。中国国情下,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社会合力,从各个方面解决农村失独家庭的困境,使他们能共享改革成果,安度晚年,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欠发达地区;农村失独家庭;社会合力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和复杂的社会环境,对每个家庭都造成了较大的社会风险,这种风险使得许多独生子女死亡,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失独家庭,随着这一群体的不断扩大以及附带的社会公共问题的日益凸显,国家和社会开始给予了广泛关注。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卫生部发布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每年的独生子女死亡人数至少有7.6万人,也就是说我国每年就要增加7.6万个失独家庭。就我国农村来看,根据于学军博士对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我国农村独生子女夭折率为0.8%,曾经有过孩子但现在无子女的家庭可能超过57万。1991年之前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很少,2000年后随着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逐渐下降,现阶段我国“农村失独家庭”大约有120万[1]。在社会风险日益增大的环境下,失独家庭也呈速度加快的趋势,这种现象不仅对我国社会的良性运行产生了负功能,同时也影响到我国公民的价值观进而影响社会整合。

目前国内学者对失独家庭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分析,比如:陈雯(2012)主要从完善制度和政策方面对失独家庭进行研究分析;杨宏伟、汪闻涛(2012)从完善失独家庭的结构和功能方面进行分析;王广州(2013)主要估算亡故独生子女的数量。但是在我国城乡二元化的现实场境下,农村由于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方面处于劣势地位,使得农村失独家庭问题的研究比城市显得更为迫切和棘手。而现实是,农村失独家庭的研究数量较为稀少,以中国知网为例,笔者以“农村失独家庭”为主题检索,检索结果仅有78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王进(2016)认为农村失独家庭作为社会弱势群体,需要依靠政府的主导力量和全社会的通力协作。构建政府、社区、民间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多渠道、多维度的多元协作帮扶机制。赵晓晗和赵鹏程(2016)从社会制度和社会层面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入手,认为制定专项立法、引入社会工作、强化社会支持是解决农村失独家庭困境的重要途径。正如管鹏等(2016)对农村失独家庭综述的研究发现一样,农村失独家庭方面的文章仅占失独家庭文献总量的5.33%。由上可知我国对农村失独家庭实证研究较为缺乏,且现有研究视角较为单一。

本文以实证的研究方式对以怀化为例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失独家庭进行研究。主要运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了60位失独人员进行访谈,在此基础上进行年龄分析推算失独家庭人口的年龄分布。同时,笔者通过对怀化市卫计委以及相关社保部门资料的查阅和以及相关人员的访谈,分析出农村失独家庭目前的具体状况,根据怀化市具体情况,试图探讨适合怀化市农村失独家庭问题的解决模式,解决失独家庭困境,也希为其他地区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二、怀化市农村失独家庭现状分析

怀化市失独家庭的总体数量较多,农村失独家庭比重大,城乡差异明显。据表1和图2,怀化市共有失独家庭1 435户,失独对象2 258人,其中,农村失独家庭1 389户,城市失独家庭316户口,就城乡失独家庭的数量来看,农村的数量接近于城市的5倍之多。其原因主要是:首先,与城乡人数相比农村人口较多。其次,城乡的一体化使农村与城市所面临的安全和卫生风险日益趋同。社会资源在城乡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使得农村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低于城市。然后,由图1可以看出,失独家庭群体中享受特扶人数较少,也使农村失独家庭缺乏了一定的保障。最后,在失独家庭中,无领养、不愿再生育的与有意愿领养和再生育的占比分别为12.7%和87.3%,体现了现今养育孩子的成本过高及家庭成员的不可代替性,导致重构失独家庭的方式几乎成为泡影。

表1 湖南怀化市失独家庭基本情况汇总表(单位:个)①

图1 怀化市失独家庭数量地区分布

图2 怀化市各地区失独家庭各种情况比列

表2 怀化市农村失独样本年龄分布

(二)区域分布不均,空间分布散乱

失独家庭在空间上也呈现出分布不均和空间散乱等特征。就怀化市而言,根据图1可以看出,每个县的失独家庭数量相差悬殊,各不相同。对每个地区每个县来说,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失独家庭在空间上分布散乱,没有较为集中的乡镇,也没有集中出现的村落。这种区域空间的特征也给失独家庭问题的解决带来了一定的不便。第一,在不同县里,由于社会环境的差异,使得失独家庭扶助执行力度也会有所差异,而农村失独家庭的区域分布不均,使得失独家庭得到不同的关怀力度,而容易形成内部资源的相对剥夺性。第二,失独家庭空间分布的散乱,为失独家庭的扶助增加了难度,不仅极大地增加了失独家庭的扶助成本,而且不利于失独家庭彼此的安慰和家庭的内在力量的扩大。第三,就社会资源来说,失独家庭的空间区域特征也不利于集中社会力量解决失独家庭问题,从而使社会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其分散性还会使失独家庭被社会边缘化,加快失独家庭的毁灭。

(三)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严峻

当前农村失独家庭的年龄呈现老化特征,养老问题比较严峻。调查中通过对随机访谈中的60位失独对象进行年龄统计分析,正如表2所显示:怀化市农村失独家庭60个样本的平均年龄在67.7岁。根据样本的平均年龄可以推出怀化市的农村失独家庭总样本的平均年龄分布在66.4岁到69.0岁之间,其可信度为99%。从社会学视角分析,失独家庭人口在这个年龄阶段,其生理机能,心理承受能力,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网,经济能力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会与之前的生活或者正常人的生活形成巨大的反差,在角色转换时都产生一定的紧张感和不适感。另外,失独家庭的老龄化也为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养老问题,在失去他们独生子女又身心受挫的情况下,农村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变得日益严峻。

三、农村失独家庭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原因分析

经过实证研究发现,目前怀化市农村失独家庭主要面临着经济、精神匮乏、人文关怀缺失、群体被社会边缘化等困境。究其原因主要与失独家庭扶持政策的单一、力度不大、社会关怀度不高、社会风险较大等因素有关。

(一)经济匮乏

由于农村失独家庭老龄化严重,经济能力的缺乏和丧失使得农村失独家庭普遍面临着经济匮乏的困境。怀化市农村失独家庭平均年龄在66.4岁到69.0岁,加上没有经济能力和经济储蓄的限制,使得他们对社会和政府依赖性较大,而失独家庭层面扶助政策的不完善、老年社会风险的加剧是这种困境加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对怀化市的调查中发现,怀化市每年失独家庭的扶助金仅有1 620元。几个村落妇女主任如是说:如果按现在的物价水平,这些补助金也只能保证失独家庭维持在青菜和豆腐这种最低水平。根据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民政、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国卫家庭发[2013]41号)中的规定,农村失独家庭每月可领取150到180元的补助金,怀化人民政府在此基础上发布《关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意见》,表示每月给予失独家庭800元补助,这两项政策的出台,虽然基本可以解决失独家庭的温饱问题,但因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会风险日益加剧等问题,使得政府的扶助政策效果不佳。陈主任和尤主任如是说:“在失独家庭遇到突发事件,如疾病等情况时,主要是村主任向政府提出扶助需求,政府有时会给有时不会给,给的话也只是几十到一百多,这对于失独家庭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调查还发现,有些失独老人还承担着抚养隔代的子孙的重任。因此传统的养老方式不适用失独家庭的情况下,如何从政策层面创新扶助失独家庭有必要引起深思。

他的行为已经在明确地向我宣示,他并不如我一般地期待康美娜回来。相反,他正在积极地寻找另一个女人,借以取代康美娜的位置。

(二)精神匮乏

子女在家庭中不仅对家庭有着巨大的经济效应,而且是整个家庭的精神支柱和情感纽带。而当前的农村失独家庭在失去独生子女后不仅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还普遍面临着精神匮乏、心理异常等精神层面的困境。当独生子女的丧失时,家庭倒三角形功能缺失和父母精神情感纽的断裂很容易导致亲人离异等家庭危机的出现。失独家庭在受到失独的精神打击后,随着他们年龄老化和社会地位的改变,原有社会关系网也会发生改变,使得社会互动相应减少,进而产生性情孤僻,生活消沉等情况。正如调查中麻阳的一位失独者(张大爷)所说的:他和老伴大多时间在自己的家庭看电视,不喜欢参加外面的活动,也很少与人交流,不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内心感受,但是内心的悲痛又无法排泄。小稻田村的陈主任补充道:“有些人家里连电视都没有,他们平时根本没事可做,没有事情去消遣。”由此可见,失独家庭不仅在经济上面临着困境,在精神层面上也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帮扶。

(三)人文关怀缺失

人文关怀是社会转型期解决各种复杂社会矛盾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农村失独家庭作为计划生育政策的献身者,理应得到的人文关怀却异常缺失。农村失独家庭人文关怀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异质性和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加速,人际关系网和情感纽带的密度越来越低。第二,以分工为基础的理性依赖上升,导致象征性和情感性行为日益淡化和功利价值观不断增强,以及失独家庭成员地位的转变、价值的而引发邻里亲戚的疏远,农村互助观念的日益薄弱。第三,怀化市农村家庭的分散性,使得社会人文关怀缺乏集体性和针对性,也加剧了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当前工具理性突出的社会以及失独失独家庭的特质,使得失独家庭人文关怀的缺失业也成为一种必然。因此,失独家庭作为社会政策和改革的牺牲者,对其给予必要充分的人文关怀关怀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四)家庭社会照料缺位

家庭和社会照料的缺失是失独家庭面临的又一个较大的问题。现代社会已经打破了中国传统的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的模式,而以核心家庭的建立和发展成为当前甚至未来的一个趋势。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妻和其未婚子女组合的家庭模式,这种“小家庭”的不断涌现使得传统家庭的互助互持的功能不断减弱,而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一旦失去子女,整个家庭便失去了自身的支柱,在生活上没人照料,对未来充满忧虑。特别是在生病时,由于没有子女、无人照料,致使有些失独老人出现“不怕死,就怕生病的痛苦和折磨”现象,这是农村失独家庭当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现实问题。

图3 农村失独家庭问题应对模式

四、怀化市农村失独家庭解决途径

(一)政府制定科学的政策

在社会资本发展不充分,NGO和NPO发展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要着力于科学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方法手段上的创新。政府在宏观层面解决失独家庭的问题上不仅要起主导作用,还应以社会资本、社区、NGO和NPO组织为辅,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政府需要改变传统决策的单一性而向多方互动的方向发展。如图所示,政府可以在决策上形成一种双向互动模式,在决策时全面收集失独家庭的信息,了解失独家庭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同时让失独家庭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参与决策,这样有利于政府了解失独家庭的具体状况和需求,制定政策的评估标准,从而形成科学的决策。第二,政府应尽力打破传组织内部柏林墙,齐心协力完善社会保障系统。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失独家庭扶助的水平和力度。同时要改变传统唯政府论的观念,重视社会的力量。第三,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上,应集中社会资本,以多元主体关注失独家庭。尤其是积极发挥社会的支援精神,鼓励一些专家志愿者为失独家庭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扶助,让失独家庭不仅能够解决生活人文关怀问题,而且能够满足精神需求,降低他们的相对剥夺感,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二)建立专门的失独家庭养老机构

建立专门的失独家庭养老机构,对失独对象进行统一管理,既可以减少管理成本,又能使失独家庭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网络、找到群体归属感。首先,在机构的建设上,建议由私人财团建立,打破传统政府垄断的模式,改为由私人经营,政府和社会监督的模式,政府可以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来鼓励私人财团对失独养老机构的投入。其次,在资金的运营方面,机构运营的剩余资金,可以去投资其它事业,以促进再生产和增殖,同时还可以借用社会宣传,使得社会资源更集中地投入失独家庭的关怀中。然后,在机构运作上,失独家庭养老院应该鼓励失独家庭与社会建立互动,壮大其扶助力量,使失独家庭在互动中重新认识自我,同时吸引社会成员对他们的关注和扶助,从而形成合力更好的帮助失独家庭。最后,失独养老院可以依靠它的职能和工作人员,解决失独老在机能衰老和生病时无人照料等问题,并在其离世后办理其后事,这样就可以让失独家庭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使他们安度晚年。

(三)积极发挥社区和社会组织作用

社区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良性运转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发挥农村社区在解决农村失独家庭问题中的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社区的成员要积极与失独家庭主动交流,举办一些失独家庭感兴趣的活动。第二,为失独家庭提供一些特殊的需求,特别要发挥村委会和居委会的作用,完善社区基础设施,为失独家庭构建舒适的区域。第三,积极培育和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近年来怀化的社会组织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如怀化市网络志愿者联盟日益活跃。政府可以与他们进行合作,呼吁社会对失独家的关注和关怀。发挥社区和社会组织对失独家庭的关怀不仅让失独家庭在这个区域空间里,精神能够得到慰藉,经济得到扶持,更重要的是使失独家庭走出封闭,增加失独家庭的乐观度和幸福度。

(四)积极引进和发展农村社工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有爱的职业,以利他主义为价值观,以专业手法和实务性著称,并且主要专注于社会边缘弱势群体。虽然当前农村社工的发展存在诸多困境和难题,但就整体的发展来说可为农村失独家庭问题的解决提供以下思路和启示:

第一,从专业理念和价值观上来说,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人在情境、优势视角等理念,可以弥补社会政策在深入失独家庭、对失独家庭展开扶助方面的无力感。第二,从专业方法上看,社会工作对失独家庭的问题的解决可以把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结合起来,以小组工作为核心辅以个案工作,通过小组工作建立起社会支持网络,发挥组员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的功能,再辅之以个案工作,通过人生回顾、心理辅导等手法发掘失独家庭的人生意义,解决个人心理困惑,提升失独对象生活自信心和精神风貌。第三,在社工介入过程和服务阶段层面上,社会工作注重链接社会资源和培育贫困群体自发能力,社会工作可以在介入后期充分发挥失独家庭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的,把小组发展到社区自组织,进而激发他们挖掘社会资源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释:

①数据来源:根据怀化市卫计委数据整理而得;数据截止日期:2016年4月13日。

[1]管鹏,张云英.农村失独家庭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综述——基于2001-2015年国内文献[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6(1):56-61.

[2]王进.农村失独家庭社会帮扶策略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6(8):160-162.

[3]山东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室,李兰永.完善农村失独家庭社会救助的对策建议[N].中国人报,2016-07-22(003).

[4]奚海燕.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失独家庭的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11):348-349.

[5]缪荣富.浅谈农村失独家庭的现状及对策[J].法制博览,2015(24):268.

[6]宋强玲.老龄化视阈下失独养老问题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5):4403-4405.

[7]高燕,王海波.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3(10):143.

[8]李华成,叶蓓.论农村失独家庭家庭养老机制的构建[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3(5):24.

[9]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0]杨宏伟,汪闻涛.失独家庭的缺失与重构[J].重庆社会科学,2012(11):21.

[11]陈雯.从“制度”到“能动性”:对亡故独生子女家庭扶助机制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2):114.

[12]姚金丹.社会工作增能视角下失独家庭的分析[J].社会工作,2012(10):24.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ldless Family:A Case Study of Huaihua

XU Ya-ke
(1.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2.School of Law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Huaihua University,Huaihua,Hunan 418008)

Lost owes the developed local countryside family alone than major,common face“economic poverty”,“policy for the single”,“lack of spirit”,“social interaction”less and less“humanistic care”major difficulties.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th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a leading role,embodies social various aspects strength,forming a huge force,from all aspects to solve the plight of family alone,share reform efforts,achieve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so that they can spend their twilight years,promoting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society.

under-developed areas;rural family alone;the social force

C916

A

1671-9743(2017)02-0070-05

2017-01-21

许亚柯,1993年生,男,河南禹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政策与社会组织。

猜你喜欢
怀化市关怀家庭
怀化市城区交通拥堵成因及对策分析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家庭“煮”夫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怀化市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恋练有词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