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博物馆中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及其传承研究

2017-05-11 00:11刀夕纭
中文信息 2017年1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民族文化

刀夕纭

摘 要: 生态博物馆是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传统文化和艺术等有形和无形的民族文化遗产在其原产地由居民进行自发保护的一种博物馆理念。其能够较为完整的保留当地自然风貌,传统民族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生态博物馆的提出对于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产生了极大的推动力,因此,加强生态博物馆建设是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內容。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生态博物馆中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及其传承进行了探索,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 民族文化 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397-01

上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了“人与生物圈”计划,多个国家结成了国际环境同盟。在这种背景下,具有前瞻性的博物馆举办了“生态学在行动”系列展览,随后一个不同于传统博物馆的 “生态博物馆”诞生,此后对很多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态博物馆作为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类意识觉醒的产物,作为一种为了子孙后代能够了解本民族文化的手段,始终坚持文化艺术遗产应在原产地进行动态保护,让其处于所在的社区环境中。生态博物馆是对一个地区的生态自然、人文环境和传统艺术在其原产地进行自发保护的一种形式,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态博物馆在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加大了人们对民族民间工艺品的了解

普洱市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中的生产工具、服装服饰、生活用品、节日庆祝用具、传统手工艺品和民俗文物都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加大对这些工艺品调查和抢救保护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措施。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离不开传承人,因此,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应该将地区著名民间艺人所传承的民间工艺作为主要抢救对象,如服饰染织、民间陶瓷暨茶文化、民族民间器乐等多个类别。通过对这些传统的民进工艺和工艺品进行抢救性挖掘,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和继承。

二、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民族文化和传承的途径

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初衷是为了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更好的保护与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从实施的效果来看,生态博物馆的建设逐渐成为少数民族保护和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新途径和新措施。保护了少数民族在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既不是将民族文化迁移到传统的博物馆内,也不是过度的开发,而是将其保留在文化的原产地,由当地民族群众进行保护和保存,从而妥善处理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继承过程鱼水不能分离的突出矛盾,使得民族传统文化更加深厚扎根于文化的原产地和民族群众的生活土壤中,从而促进民族文化向前蓬勃的发展。

三、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为专家学者了解民族文化提供了基础保证

普洱市总人口数为237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达144万,占61%。全区少数民族有36个,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有14个。主要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瑶族等。通过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为少数民族建设完善的民族文化资料中心,将各个民族多彩的文化通过生态博物馆这种形式进行保护和展示。一些研究学者和专家将有更加充足的文化资料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研究。目前,生态博物馆建设逐渐受到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考学工作者、社会学研究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和民俗学家等各个领域密切关注。此外,通过建设生态博物馆,为人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提供了培养基地,大批人文研究人才将会在这里得到锻炼和成长。同时,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还能够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和合作,对扩大民族文化在国际间的竞争能力产生积极作用。

四、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协调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

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协调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给当地政府部门和文化部门更好、更主动的保护好民族文化提供了可能。并且能够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协调方面寻找到突破口和切入点。通过以建设生态博物馆为契机,调整项目,对民族地区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解决民族群众衣食住行问题。此外,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还能够带动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文化旅游中吸引更多游客。在经济落后民族地区通过建设专题化的旅游体验项目,改变民族地区经济结构,拉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当地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文化素养。这方面所带来的效益和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民族文化保护和继承的范围。

参考文献

[1]黄仂,段廉廉.建设中国式生态博物馆的思考[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1)

[2]黎森.生态博物馆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应用研究[J]. 科技信息. 2012(18)

[3]肖明艳,但文红.基于贵州生态博物馆的村落旅游探讨[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4]赵洪雅.中国生态博物馆本土化现状研究的有益探索——评《陇戛寨人的生活变迁——梭戛生态博物馆研究》[J]. 中国博物馆. 2012(01)

[5]张瑞梅.生态博物馆建设与民族旅游的整合效应[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民族文化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