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7-05-15 08:31崔明志黎凯锋黄汉宁黄国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0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崔明志+黎凯锋+黄汉宁+黄国敏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及介入治疗组(实行脑血管造影术以及介入治疗), 每组49例。实验结束后,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动脉血管改善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介入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0%, 高于常规治疗组的85.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患者的动脉血管改善率为89.8%,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常规治疗组患者的动脉血管改善率为65.3%,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4%, 两组动脉血管改善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病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收益远远大于风险,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血管病;脑血管造影术;介入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0.015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 发病率以及致残率较高,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还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患者发病后一般会出现口眼歪斜、猝然昏倒、偏瘫以及语言功能障碍, 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 不利于其生存质量的提高[2]。为进一步证明脑血管病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12年3月~

2016年12月在本院和珠江医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 现将有关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和珠江医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介入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 每组49例。其中介入治疗组男29例, 女20例;年龄43~79岁, 平均年龄(60.5±18.5)岁;并发症:16例冠心病, 17例糖尿病, 16例高血压。常规治疗组男28例, 女21例;年龄44~80岁, 平均年龄(61.5±18.5)岁;并发症:14例冠心病, 16例糖尿病, 19例高血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并发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②此次实验在所有患者以及监护人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的情况下进行。

1. 2 方法

1. 2. 1 常规治疗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给予患者抗血小板凝聚、降血脂、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以及脑保护等常规的药物治疗[3]。

1. 2. 2 介入治疗组实行脑血管造影术以及介入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

1. 2. 2. 1 脑血管造影术 让患者取最佳体位, 选用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型号为FD20的脑血管造影系统进行治疗, 将5F猪尾巴导管放置于患者升主动脉部位, 在导丝的引导下进行主动脉弓造影, 将造影的速度设置为3帧/s, 剂量设置为20~30 ml, 在造影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升主动脉、双椎动脉起始端以及颈部总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的具体情况;然后对其照射野, 将采集模式以及高压参数进行设置, 之后进行全脑血管造影灌注, 针对可疑性较高的血管病变应该给予针对性的血管造影, 同时增设投照方位[4]。

1. 2. 2. 2 介入治疗 手术前3 d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立普妥, 广东百科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120021, 规格10 mg×7片/盒], 20 mg强化调脂稳定斑块, 波立维(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 国药准字 H20130296, 规格75 mg×7片/盒)

75 mg抗血小板, 阿司匹林肠溶片(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l., 国药准字 H20130192, 规格0.1 g×30片/盒), 0.1 g/次,

1次/d[5]。手术前1 d叮嘱患者全面体检, 手术当天针对过于紧张以及恐惧的患者给予其复方地西泮片(济宁市安康制药有限责任, 国药准字 H10970219, 规格 10片/板×2板/盒),

1片/次镇静, 准备阿托品以及多巴胺等相关的急救药品[6]。局部麻醉后在患者颈总动脉远端分叉处放置引导管, 给予4000 U的肝素, 在病变部位放置微导丝后扩张球囊, 达到一定状态后抽癟退出, 将球囊支架覆盖动脉狭窄处, 将推送器撤出后对其动脉正侧进行造影复查, 手术全程监测患者的心电图, 观察其意识形态以及肢体状况并控制血压、固定动脉鞘管。手术后5 h撤除动脉鞘管, 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5000 U抗凝3~5 d, 持续服用拜阿司匹林0.1 g/d、波立维75 mg/d、立普妥20 mg/d , 3个月后改为拜阿司匹林0.1 g/d、立普妥20 mg/d维持[7]。

1. 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评分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观察两组患者动脉血管改善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介入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0%, 高于常规治疗组的85.7%, 差异优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的动脉血管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介入治疗组患者的动脉血管改善率为89.8%,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常规治疗组患者的动脉血管改善率为65.3%,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4%, 两组动脉血管改善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致残率, 若不能及时的进行控制, 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死亡率较高[8-14]。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脑动脉或者颈动脉出现病变, 进而导致患者脑部的血液循环受阻, 脑组织损伤严重的疾病类型。患者发病之后一般会出现口眼歪斜、猝然昏倒、偏瘫以及语言功能障碍, 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 不利于其生存质量的提高[9, 15-19]。临床对该病的治疗一般采用脑血管造影术以及介入治疗, 通过脑血管造影术可以清楚的了解患者的病灶情况, 若出现脑动脉狭窄时, 应该实行介入治疗, 该种治疗方式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脑部的血流灌注压力, 进而减轻脑部的缺血症状, 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0, 20]。

本次研究中, 介入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0%, 高于常规治疗组的85.7%, 比较差异优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患者的动脉血管改善率为89.8%,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常规治疗组患者的动脉血管改善率为65.3%,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4%, 两组动脉血管改善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脑血管病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收益远远大于风险,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茹芳, 赵增富. 缺血性脑血管病230例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观察. 陕西医学杂志, 2016, 45(5):539-540.

[2] 张海涛. 缺血性脑血管病单纯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术的临床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15(80):60, 63.

[3] 杨辉. 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20):68-69.

[4] 宋伟. 66例脑血管病患者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观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20):169-170.

[5] 焦力群, 高鹏, 宋庆斌, 等. 缺血性腦血管病神经介人治疗的阶段式目标教学法.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2(8):435-438.

[6] 危宏晖.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随访观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6(2):209-210.

[7] 唐雪. 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29):144-145.

[8] 张文龙, 张合亮, 水涛, 等. 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医疗装备, 2016, 29(19):3-4.

[9] 蒋世杰. 介入治疗脑血管病患者凝血功能改变与临床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3(11):1319-1321.

[10] 李雪, 黄青霞, 王艳生, 等. 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检查及治疗的护理体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4):431-432.

[11] 郭小玲, 刘继民, 顾平, 等. 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24):3830-3832.

[12] 张荣华, 段爱琴, 肖碧莲. 脑血管病患者行支架置入和月商血管造影术后失眠原因分析及对策. 当代护士:专科版旬刊, 2016(10):51-53.

[13] 王征, 汪军英, 张栓香. 160例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 临床医药实践, 2004, 13(11):856-857.

[14] 于红. 脑血管病血管造影的诊断及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8):63-64.

[15] 田烜.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后疗效观察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河北医科大学, 2015.

[16] 吕尤. 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价值评述. 医药前沿, 2015(22):108-109.

[17] 赵丽丽, 王芳, 栗兵霞, 等. 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分析. 医学研究杂志, 2011, 40(8):134-136.

[18] 覃芳红, 欧世宁. 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13(3):78-79.

[19] 杜伟杰, 廖耿. 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 2014(4):16-17.

[20] 宋晓明. 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分析.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12):16-17.

[收稿日期:2017-02-07]

作者单位:525200 高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区(崔明志 黄汉宁 黄国敏);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黎凯锋)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脑血管病知多少
科普一下:脑血管病诊断中CT与MRI的优劣!
冬季脑血管病怎么预防?
冬季 谨防脑血管意外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髋部滑囊炎的介入治疗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我院近12年9630例脑血管病住院病例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