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和学位资格预审的实践探索

2017-05-16 08:33唐善婷顾文虎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8期

唐善婷+顾文虎

(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淮阴 223001)

摘要:对大三学生学期结束时已经获得的累计学分和英语及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情况加以动态监控和分析,得出可能导致学生结业或者延时毕业的潜在信息,从而将毕业预审核时间节点提前至学生毕业前一学年。该预审核方法可以让学生清楚了解已完成的学业状态,有利于学生的学业指导和帮扶工作,有利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业质量,确保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毕业审核;学业问题;毕业率;学位授予率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143-03

动态监控学生学业状态是高校教务工作更新和更高的要求,按照大学生正常修业年限进行毕业和学位审核的传统方式已经不足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本文根据多次毕业和学位审核经验,尝试将毕业预审时间节点向前推移,将时间节点调整为大三一学年,有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课程学分和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信息,促使学生在后期学习过程中合理安排選课和课程学习,避免延误正常的毕业时间。下面,笔者将对淮阴工学院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审核试点情况进行分析,以期能及早发现可能导致学生延期毕业的课程信息以及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相关信息。

一、毕业审核重点内容

毕业生的毕业资格审核是高校教务成绩管理中一项非常细致而又关键的工作环节。学校实习学分制,学生毕业资格的审核判断是通过计算学生所修的各类课程学分确定的。毕业生在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通识选修课三大分类项目方面所修得的累计学分必须不低于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分要求,才可准予毕业。学位审核则要求毕业生在符合毕业要求的前提下,审核毕业生的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总平均学分绩点及是否受到处分等方面的相关信息。

淮阴工学院毕业和学位资格预审通常在每年的4、5月份左右进行,但此时距离应届生毕业不足2个月,即使告之学生存在的不能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原因,学生在校期间也无补救的机会,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无法完成学业,从而影响学生毕业与就业、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等。为此,本文尝试将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预审核时间调整为大三学年,并设计了两个审核要点、六个审核模块,其内容具体如下。

(一)毕业审核要点

毕业生在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通识选修课三大分类项目方面所修得的累计学分不低于人才培养方案中模块规定的学分,才可准予毕业,其审核要点包含以下三个模块:

第一审核模块是毕业生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必修课模块规定了每位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如果学生的必修课程考试不通过,应及时通知学生本人进行补考,或在相应的学期重修该课程,以保证学生完全达到必修课学分要求。专业选修课可不指定具体课程,但要获得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最低学分要求。

第二审核模块是通识选修课学分。本文在预审核的过程中具体统计分析学生获得的累积总学分来掌握学生在通识选修课方面的修读情况,并且尝试在大三上学期(学生选课工作开展前),动态分析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获得的通识选修总分,统计缺少通识选修分数的学生名单,将统计结果反馈给年级辅导员或班主任,便于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选修通识选修课程。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因通识选修课学分不足导致学生不能按时毕业的学生数量。根据多次毕业审核经验,并梳理结业或延时毕业学生形成原因,发现导致学生不能正常毕业的原因较多的是缺少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艺术类学分,因此本文尝试在大三上学期主要筛选出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缺少艺术类学分和缺少公选课学分4分以上的学生,利用微信、QQ等信息手段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学业状况。

第三审核模块是毕业生技能训练。技能训练是体现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项目,要求学生必选参加市级以上的职业资格考试,并获得考试证书。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此项要求相对简单,学生基本能顺利通过。

如表1是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李xx同学大三学年的预审核结果,通过预审核的结果可以全面地了解该学生的学业情况。从表1不难看出,李XX同学在学科必修课学分方面尚缺5个学分(高等数学学科必修5.0学分);通识选修课的学分符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分要求,但是尚缺艺术类2个学分;计算机等级考试未通过,可以看出学生存在不能按时毕业和授予学位的潜在学业风险。因此,学生应在大四学年补修相关课程和通过计算等级考试,方可毕业和授予学位。

(二)学位审核要点

学位审核在毕业生符合毕业要求的前提下,具体审核毕业生的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是否通过,总平均学分绩点是否大于1.5分,学生在校期间是否有处分记录,学位审核包含以下三个模块:

第一审核模块是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级考试成绩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授予学士学位的重要条件之一。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英语等级通过方面问题不大,影响学位授予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上,如表1中所示中的李xx同学未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为了提高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一是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校内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班;二是为学生提供多种在线移动学习平台;三是鼓励学生参加与计算机等级考试有关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四是积极开展朋辈辅导,利用同龄人相似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和同龄人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加上参与朋辈辅导的成员一般来说比较优秀,他们的优秀习惯,或者学习经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改善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逐步使得他们顺利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以按期授予学位。

第二审核模块是学生总平均学分绩点。审核学生所有课程和环节(除公共任选课)的总平均学分绩点,按照我校学位授予条件,总平均学分绩点应达到1.5分以上,这一模块绝大部分学生总平均绩点均大于1.5分。

第三审核模块是是否受到处分。是否受到处分也是学位授予的条件之一,一般来说,学生在大学期间只要不违规违纪,就不会存在学位授予的障碍。

二、毕业审核流程

本文以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作为试点进行探索研究,该年级学生学风较好,能较好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是授予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尝试将等级考试分析安排在大三上学期进行,大三上下学期动态监控学生在必修课、选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学分获得情况。对于选修学分不够的学生,及时提醒他们积极报名选修相关课程,并建立相应的学生预审核档案。

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在2016年6月对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毕业和学位审核,其审核结果如表3所示。本文对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审核结果(6月)与同期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审核结果进行的对比分析,如表2和表3所示:從表3中可以看出,2016年6月2012级毕业率达到87.80%,学士学位授予率达到83.74%,毕业率超出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9.38%,学位授予率超出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8.94%。同时对比同期的结业学生原因进行分析,因课程原因不能毕业的15人,比同期2015年降低38.13%。可见,将毕业审核时间推移到大三一学年,及时整理出不符合毕业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及其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业状态,在预审核后学生仍有充裕的时间做一些补救措施,以取得毕业和学位资格。当然,从表中我们不难看出,计算机等级考试也是影响学位授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提前预审核的时间节点方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不能按时毕业的学业风险。学生考核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要重修、重考,同时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目前高校实行的学分制其核心是选课制,学分制学生选课自由度较大,部分学生选课但不上课,期末成绩是缺考,更为重要的是,实行学分制以后,学生不再有统一的学习进度,另外学分制下实行了弹性学制,导致数据库中有效数据和冗余数据量处于上升趋势,尤其是考核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补考或重修;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同一门课程可以多次重修、记载最高一次的重修成绩;已获的学分课程,可以申请该门课程的重新考核,记载最高一次成绩,从而给学生获得学分、取得更高成绩提供了多次机会,所以在进行预审核时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对审核的数据进行人工分析和整理,及时对学生不良学业状态进行有效干预和帮扶,提高学生学习成效,可确保学生按时毕业。

三、讨论

(一)让学生及时掌握自身学业完成情况

在毕业审核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选课环节中容易漏选课程的实践环节,因学生没有选课就无不及格信息记录,学生很难发现自己的课程问题,又因毕业审核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即使发现学生的学业问题,由于最后一个学期毕业生忙着找工作、实习、考研复试……无法安心在学校补修课程,因此将毕业审核时间向前推移一个学年,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身存在的学业问题,促使学生合理规划时间,以顺利毕业。

(二)为辅导员开展思想工作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对象

高校学院辅导员和学生的比例一般是1∶200左右,一名辅导员要开展几百个学生的工作,还要应对日常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导致辅导员很难与所有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分析预审核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辅导员可以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其原因,积极开展教育和帮扶工作,实行动态追踪管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优化了我校的教育效果。

(三)有利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

笔者在审核时发现因学生转专业、降级等学籍异动原因补修课程的过程中,因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部分课程存在不连续性或课程性质不一致性,导致这类型的学生学分计算混乱,大大增加了毕业审核难度。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可邀请相关专家或者学者进行研讨,使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适用,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四、结束语

将毕业审核节点向前推移至大三学年的审核方法,可以及时获得学生延迟毕业或延时授予学位的相关信息,学生在模块规定的学分如达不到毕业要求,可在最后一个学年查漏补缺,从而提高学校的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

参考文献:

[1]张萍.高校实行学分制后教务管理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5):73-74.

[2]陶伟.基于VFP的毕业资格审核系统设计与实现[J].安徽农业大学党报,2011,(3):479-485.

收稿日期:2016-11-24

项目来源:本文为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课题项目《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土木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JSJG128)

作者简介:唐善婷(1980-),女,江苏射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