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人厌的威力

2017-05-17 13:26PaulKrugman
第一财经 2017年18期
关键词:堤坝支持者信心

Paul+Krugman

特朗普执政百天的总结出来了,结果很糟糕。平价医保法案就要被推翻,政府税收“计划”的细节比大多数超市购物清单上的信息还少,特朗普也没能在他承诺的强硬外贸措施上有所建树。牛皮吹到了天上,成就却少得可怜。

然而据我观察,有数千篇文章都在讲特朗普的支持者是多么支持他们的偶像、他们对那些刻薄的媒体是多么地愤怒,而且这些文章还说,要是再来一次,他们仍然会投特朗普的票。这是怎么回事?

我猜,这个疑问的答案,就藏在有关GDP的那份最新报告里。

过去几个月里,关注短期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家们注意到,“软”“硬”数据之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分歧。软数据指的是消费者和商业信心调查等等,硬数据则是像实际零售额这样的数据。一般来说,这两类数据会呈现相似的趋势(所以软数据才会被视作下一阶段硬数据的早期预警)。然而从2016年大选之后,这两类数据却出现了分化,信心指数在不断上涨(没错,股市也上涨了),但经济活动却没有呈现切实的回升迹象。

不过,这种信心上涨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的党派特征特别明显—民主党人的信心大幅下挫,而共和党人的信心大幅上升。这也引出了又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那些乐观情绪爆棚的人,是真的对自己的经济预期感觉良好呢,还是把调查看作了肯定自己投票正确性的机会?

如果消费者真的对经济超级有信心,那他们肯定不是在假装有信心。第一季度的GDP报告显示,美国的GDP增长降到了龟速,但情况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糟糕:库存和季节调整等技术问题,意味着经济的本质增长情况很可能还算可以,只是没有太好。但消费性开支肯定是不景气的。

换句话说,证据表明,特朗普的支持者说他们非常有信心的时候,更像是在宣示自己的政治身份,而并不是在说明他们将要采取的行动,甚至都不是在表達他们真正认同这些观点。

读了《纽约时报》这么多年,我了解到了一条基本原则:几乎没有人会承认自己在某件事上错了—而且错得越离谱,就越不愿意承认。

现在想想当初投票给特朗普意味着什么。新闻媒体大肆宣传了两种其实并不对等的观点,然而很可能大多数选民却理解成,政治和媒体界的权威人士认为特朗普又无知、性格又差,不配当总统。所以投票支持特朗普就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态度:“哈!你们这些精英觉得自己很聪明吗?我们来给你们点颜色瞧瞧!”

现在的现实再明显不过了:特朗普又无知、性格又差,不配当总统。但如果你觉得他的支持者哪天会承认这一事实,那你肯定是不太懂人性。完全讨人厌的特朗普,却不合常理地获得了某种政治上的保护:至少到目前为止,他的支持者们还没有准备好承认自己犯了一个大错。事实上,特朗普最失败的地方还没有体现出来。所以对于那些倾向于把对特朗普的负面报道说成是媒体的偏见的人来说,目前的形势还算容易。

不过这道堤坝迟早会倒的。堤坝这个比喻可是我深思熟虑的结果。我的年纪挺大了,所以还记得小布什当年有多么受欢迎—尽管9·11事件之后,他的支持率从最高点逐渐下滑,但下滑的速度并不快。我认为,真正让他曾经的支持者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的,是他面对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的破坏后的糟糕表现,所有人都从电视现场直播中看到了布什政府的冷酷和无能。

特朗普的卡特里娜时刻会是怎样的?会是医保因为行政力量的蓄意破坏而崩溃之时吗?会是这届政府不知该如何应对衰退之时吗?会是一场自然灾害或者公共卫生危机爆发之时吗?无论如何,这个时刻总会到 来。

猜你喜欢
堤坝支持者信心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先行者 践行者 支持者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 坚持“三项服务”,筑起辐防堤坝
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施工技术探讨
KX5的耐心与信心
奥巴马致词:“你们在白宫有一个强大的支持者”
掌上邮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