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芨洗剂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40例

2017-05-17 07:40陈祖清
福建中医药 2017年2期
关键词:创缘洗剂单纯性

陈祖清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4)

紫芨洗剂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40例

陈祖清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4)

目的观察紫芨洗剂在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将80例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由同一术者在局麻下行肛瘘切开术。治疗组术后采用紫芨洗剂创面坐浴,对照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比较2组创面疼痛、便血、创面肉芽、创缘水肿症状体征积分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创面疼痛、便血、创面肉芽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23.51±5.32)d,较对照组(28.83±4.53)d明显缩短(P<0.05)。结论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应用紫芨洗剂坐浴能够减缓疼痛,减少出血,促进肉芽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肛瘘;创面愈合;紫芨洗剂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的疑难疾病之一,绝大部分肛瘘需要手术治疗才能痊愈。目前关于肛瘘的手术形式多样,临床侧重点不一致。但不管哪种术式,其围绕的焦点均是肛瘘的治愈率和肛门括约肌功能的保护。我院肛肠科长期应用肛瘘切开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临床效果显著,术后肛门功能损伤小。但该术式为开放性手术,普遍存在创面愈合时间长、创面疼痛明显等缺点[1]。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采用我院石荣主任的经验方紫芨洗剂坐浴治疗肛瘘术后创面,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均来自我院肛肠科2014年6月—2015年12月住院病人,术前均行肛管MRI检查确定瘘管性质及内口位置[2]。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瘘管长度、排便次数经齐同性检验,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2组一般资料比较(x±s)

1.2诊断标准参照“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外科学》[3]中低位单纯性肛瘘诊断标准:只有一个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

1.3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肛瘘外瘘口在膀胱截石位5~6~7点,距离肛缘3~4 cm范围,内口位于膀胱截石位5~6~7点肛管齿线附近;③年龄≥18岁;④术前完善的相关辅助检查未引发手术禁忌;⑤既往排便正常;⑥既往无肛门手术史及/或肛门形态和功能改变;⑦无伴发肛门其他疾病;⑧手术方式为肛瘘切开术,麻醉方式为局部浸润麻醉,手术全程电刀操作。

1.4排除标准①肛瘘外瘘口位置超出膀胱截石位5~6~7点范围或外瘘口距肛缘>4 cm;②肛瘘伴有其他肛门疾病;③非腺源性感染引发的肛瘘,如炎症性肠病、结核杆菌感染导致的肛瘘;④排便异常,每日排便次数≥3次或每周排便次数≤2次;⑤伴发有其他慢性疾病、需长期药物治疗或机体营养障碍者。

1.5研究方法2组均由同一术者行低位单纯性肛瘘切开术,术后均常规消炎、止血,治疗期间嘱清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软便。术后第1天起开始肛瘘创面坐浴直至创面完全上皮化,每日坐浴1~2次,每次坐浴10 min,水温控制在40~42℃,坐浴后用雷夫努尔纱条创面引流换药直至创面痊愈。治疗组采用紫芨洗剂坐浴,组成:紫草20 g,白及30 g,白矾15 g,赤芍15 g,大黄15 g,鬼针草15 g。全方由我院制剂室煎成水剂1 000 mL并存储,用药时取1 000 mL温开水兑冲后坐浴。对照组采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2 000 mL坐浴。

1.6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1.6.1观察指标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3周观察2组创面疼痛、便血、创面肉芽、创缘水肿情况并记录2组创面愈合时间。

1.6.2症状体征评分标准参考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结合肛肠疾病特点,制定肛瘘术后创面症状体征评分标准,①创面疼痛0级:疼痛不明显,记0分;1级:轻微疼痛,无需治疗,不影响睡眠,记2分;2级:明显疼痛,影响睡眠,需口服镇痛药物处理,记4分;3级:剧烈疼痛,难以忍受,需注射阿片类镇痛药,记6分。②创面出血0级:无出血,记0分;1级:便纸染血或粪便表面带血,记2分;2级:便时肛门滴血,每次量≤5 mL,记4分;3级:滴血或喷射性出血,每次量>5 mL,记6分。③创面肉芽0级:淡红,表面光滑,记0分;1级:淡红,局部凹凸不平,渗液稍多,记2分;2级:暗红或苍白,表面凹凸不平,渗液较多,记4分;3级:暗红或苍白,表面凹凸不平,明显高出或低于创缘,记6分。④创缘水肿0级:创缘无水肿,记0分;1级:创缘一处水肿,范围<0.5 cm,记2分;2级:创缘多处水肿或水肿范围≥0.5 cm,不影响创面引流,记4分;3级:创缘多处水肿或水肿范围≥0.5 cm,影响创面引流,记6分。⑤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完全上皮化时认定为创面愈合。创面愈合时间计算:手术当日定为第1 d,创面完全上皮化定为最后1 d,期间为创面愈合时间。

1.6.3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肛肠病诊断疗效标准》[5],结合肛瘘术后创面特点制定,痊愈:创面完全上皮化,无肿痛,溢脓;好转:创面明显缩小(≥50%),肉芽淡红,光滑,少许渗液;未愈:创面未见明显缩小(<50%),肉芽苍白或暗红,表面凹凸不平。

1.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治疗结果

见表2~表4。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治疗前比较,2)P<0.05。

表2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比较

表32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x±s)

表4治疗3周2组疗效比较

3讨论

中医认为肛瘘有虚实之分,实者居多。然不管虚实,肛门局部辨证多有湿热之象,概肛门病属下焦,湿性趋下所致也。本病术后为金韧电刀所伤,原发病灶虽已去除,但局部皮肤、肌肉损伤,经脉断裂,气血不畅,外溢创面,积聚成瘀,故术后创面湿、热、瘀并存,在应用中医外治法时应注重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消肿生肌[6]。

紫芨洗剂方中紫草清热解毒,清热凉血,并能活血消肿;白及能消散血热痈肿,敛疮生肌;两者共为君药。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消肿止痛;大黄泻火解毒,凉血消肿,可下瘀血,亦可清瘀热;两者合用,共为臣药。白矾燥湿止痒;鬼针草消瘀、镇痛、敛金疮;两者共用,共为佐使药[7]。全方外用坐浴,对肛瘘创面起到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消肿生肌的作用,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

肛瘘手术除了适宜的手术方式外,围手术期的处理也至关重要。肛瘘术后创面为开放性创面,临床愈合包括炎症期、创面挛缩期、肉芽填充期、上皮化期。在不同时期,创面处理侧重点不一样:炎症期注重消炎,肉芽增生期注重保护肉芽,上皮化期注重促进上皮生长。本研究结果显示:紫芨洗剂更能维持创面肉芽良性生长,减少创面疼痛,促进创面愈合,体现了中医药外治法在肛瘘术后创面治疗上的优越性,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陈民藩.陈民藩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74.

[2]张书信,赵宝明,张燕生.肛肠外科并发症防范与处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64.

[3]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17.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0-294.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肛肠病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34.

[6]肖钦朗,石荣,朱正.肛肠疾病临床诊疗经验荟萃[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20-24.

[7]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9.

R657.16

B

1000-338X(2017)02-0014-02

2017-01-18

陈祖清(1982—),男,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猜你喜欢
创缘洗剂单纯性
地奥司明片治疗肛肠外科手术后创缘水肿的疗效评析
地奥司明片治疗痔疮术后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
富血小板血浆用于兔半月板损伤修复的研究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萨布如木病洗剂中苦参的含量测定
乔利·布朗与干洗剂
银芷肛肠熏洗剂对痔组织细胞因子VEGF、CD68及MMP9的影响
衣物预洗剂的配方技术及发展趋势
地奥司明治疗肛肠科术后创缘水肿临床疗效观察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17例单纯性肥胖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