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校教师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7-05-18 15:14潘雯雯
东方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影响因素现状

潘雯雯

(浙江大学 公共体育与艺术部 浙江杭州 310058)

摘要:本研究从运动项目、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度、运动场所四个维度对浙江省高校教师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高校教师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提供实证依据。

关键词:高校教师;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影响因素

1前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健康越来越被重视,追求“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校教师作为从事教育、科研等工作的脑力劳动者,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在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高校教师健康与否,不仅对自身影响重大,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影响着国民经济建设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如何改善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如何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如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分析高校教师的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浙江省高校在职教师

2.1.1 样本构成:浙江省14所高校的331名教师,具体样本构成见表1

2.1.2 样本覆盖面:样本取自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科技学院、中国计量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浙江传媒大学、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共14所高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文献资料是通过检索浙江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查询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1995—2016年有关体育生活方式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类研究,为撰写论文奠定理论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60份,回收率为90%;其中有效问卷331份,有效率为92%。

2.2.3 专家访谈法

走访相关高校工会职能人员、体育社会学及体育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和教授,收集体育生活方式相关信息和资料。

2.2.4 数据统计法

采用SPASS11.0进行统计处理、统计和分析。

3 浙江省高校教师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分析

本文通过对高校教师所参加的运动项目、每次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率和运动场所四个方面来分析浙江省高校教师体育生活方式现状。

3.1 浙江省不同性别高校教师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分析

浙江省不同性别高校教师在所参加的运动项目选择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性别的教师都将羽毛球、爬山、散步排在了选择率最高的前三位,只是顺序略有不同。不同之处在于男教师在篮球、健身器械、足球等对抗性较强、活动强度较大项目的选择率上较高,而女教师在瑜伽/健身操、体育舞蹈等对抗性小、较柔和项目的选择率上较高,这可能与男女的生理差别有关。

浙江省不同性别高校教师每次运动持续时间多集中在31-60分钟时间段,都达到了一半以上,男女教师在这一时间段差异性不大。1-30分钟时间段内女教师略高于男教师,达到了14.8%,而男教师为13.6%,随着运动持续时间的加长,在随后的时间段内,不同性别的高校教师参与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差别不大。经过T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浙江省高校教师群体在每次体育运动持续时间分布上不存在差异性(P>0.05)。

浙江省不同性别的高校教师每月参与运动频率多集中于4-6次,尤以1-3次的居多。总的来看,每个时间段中男女教师的选择比例大致相同。经过T检验,检验结果显示P>0.05,说明浙江省不同年龄的高校教师在体育活动参与频率的选择上不具有差异性。

不同性别的浙江省高校教师在其主要运动场所及其选择率上基本相似,非营利性场所是不同性别教师家庭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经过T检验,检验结果显示P>0.05,说明浙江省不同性别的高校教师在体育活动场所的选择上并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3.2 浙江省不同年龄高校教师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分析

从目前学术界对人们年龄的划分来看,人的青年晚期可延伸到35岁,中年时期(成人中期)则可延伸到 60 岁,而且35岁也是高校划分青年教师的界线,本研究据此将被调查的高校教师分成35 岁及以下与35 岁以上两类。

不同年龄段的浙江高校教师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基本相同,排在前三位的项目一样:散步、羽毛球、爬山。在其他项目的选择上也相差无几,排在前十的项目基本相同。可以看出,在項目的选择上,不同年龄段的高校教师还是比较集中的。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浙江省高校教师选择体育项目较为单一,多集中于小球类和运动量小的散步跑步等项目上,在参与项目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总体来说,第一,目前浙江省高校教师从事的体育活动项目对场地的要求不高,体育器材非常简单。如散步、跑步、爬山等,这些体育手段简单易行,操作方便,锻炼的效果也不错,普及推广的可能性很大。第二,活动节奏易于掌握,活动量相对较低,技巧性要求不太高。如散(跑)步,它的节奏可以由慢到快,持续时间的长短都可以因人而异。第三,体育项目以无资金投入或少资金投入项目为主,如篮、排、足三大球等是一些不需要投资或少投资的项目,表明目前浙江省高校教师的体育消费水平还不高。

不同年龄段浙江省高校教师每次运动持续时间多集中于31-60分钟时间段内,两个年龄段的教师中有超过一半的人选择31-60分钟。35岁及以下的教师在选择每次持续时间30分钟以下的人数多于35岁以上的教师,其它时间段中,两个年龄阶段的教师选择基本相同。经过T检验,检验结果显示P>0.05,浙江省不同年龄的高校教师在每次持续运动时间的选择上并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的高校教师参与的运动频率都处于较低水平,毕竟能够长期坚持从事体育锻炼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耐心与毅力。经过T检验,检验结果显示P>0.05,说明浙江省不同年龄的教师在运动参与频率的选择上并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可能由于教师的职业特点,所以在运动参与频率上相差不大。

经过T检验,检验结果显示P>0.05,浙江省不同年龄的高校教师在在参与体育活动场所方面的选择基本相同,在运动场所的选择上并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3.3 浙江省不同职称高校教师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分析

根据研究需要,将高校教师的职称归为高级及高级以下两类进行分析。

浙江省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基本相同,排在前三位的都是散步、羽毛球、爬山,而且在前十位的选择上也大体相同。

浙江省不同职称高校教师每次运动持续时间也多集中在31-60分钟时间段,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选择率略高为54.5%,此外,职称在高级以下的教师在1-30分钟时间段的选择率较高,达到21.4%,此后,随着持续时间的增长,高级职称教师对于持续时间较长时间段的选择上都高于高级以下职称的教师,由此可见,高级职称的教师每次参与运动的持续时间相对比较长。经过T检验,检验结果显示P<0.05,说明浙江省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在每次运动持续时间的选择上具有差异性。可以看出,高级职称的高校教师体育活动时间更长,可能由于非高级职称的教师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到工作上、为了达到职称的提高而拼搏,因此,高级以下职称的高校教师体育活动持续时间较短,相反,高级职称的高校教师,他们已经积累的一定工作经验、在事业上获得了认可,因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体育活动。

不同职称高校教师在运动次数的选择上,在每月1-3次的频率中,高级以下职称教师的选择率比较高,达到45.7%,高级职称的教师在每月运动次数的选择上,1-3次和4-6次是一样的,都达到36.4%;而且在7-9次和10-12次的选择上,高级职称的教师选择率比高级以下职称教师的选择率高。由此可得,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运动频率最高。经过T检验,检验结果显示P<0.05,说明浙江省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在运动频率的选择上具有差异性。

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对运动场所选择上,都是以非营利性场所为主。经过T检验,检验结果显示P>0.05,说明浙江省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在体育活动场所的选择上并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对于体育活动场所的选择上还是比较集中,大都选择非营利性场所。高校教师在选择体育活动场所时,以方便、经济为主要考虑因素,一般的场地完全可以达到他们对场所的要求,因此没有必要花钱去非常标准的体育场馆。

3.4 浙江省高校教师体育生活方式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现状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性别、年龄和职称的高校教师在参与运动项目、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率、运动场所上表现出一定的体育生活方式特征:不同性别、年龄的高校教师在体育运动的各个维度上并没有表现出差异性,而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在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率方面则表现出了差异性。分析原因如下: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在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上出现差异,可能由于高级以上和高级以下的高校教师所面临的家庭、工作各方面的压力不同。职称较高的教师已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在事业上获得了认可,对其职业发展空间及自身价值的体现等工作方面满意度会较高,其收入水平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因此会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体育运动,在体育持续时间及频率方面比高级以下职称的教师相对更多。高级以下职称的教师正处于事业打拼阶段或是刚刚组建家庭,各方面压力比较大,因此,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不长、频率不高。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浙江省高校教师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不同性别、年龄、职称的教师选择基本相同,多集中于小球类和运动量小的散步跑步等项目上。在运动持续时间方面,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表现出差异性,高级职称教师的体育持续时间高于高级以下职称高校教师;而不同性别、年龄的高校教师并没有在运动参与时间上表现出差异性。同样,在运动频率方面,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表现出差异性,高级职称教师高于高级以下职称教师;不同性别、年龄的教师并没有在体育参与频率上表现出差异性。从运动场所来看,不同性别、年龄、职称的高校教师没有表现出差异性,绝大部分的高校教师都选择非营利性场所。

4.2 建议

4.2.1 浙江省高校教师体育人口比例偏低,充分利用各大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培养高校教师主体体育意识,引导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健身意识,使高校教师养成参与健身运动的习惯。只有参与体育锻炼的自我意识得到强化和端正,价值取向和实践活动的价值目标明确,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才能趋于主动和积极,才能提高高校教师群体体育人口数量,才能倡导积极、科学、文明、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

4.2.2 开发高校健身资源。高校应当在学校现有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健全和完善专用于高校教师进行体育健身的场地和设施,提高校内体育场地等设施对教师的开放程度。增加教师体育经费的投入,开辟健身路径和增设健身器材,在高校教师中普及推广实用有效的健身项目。

4.2.3 建立科学健身指导系统。一般来说,缺乏锻炼知识是一部分居民远离体育健身的重要原因,要充分发挥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向高校教师传授简单实用的锻炼技术技巧,增强高校教师体育活动的信心。

4.2.4 加大社區体育场馆设施投入,加强体育主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合作。高校教师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因此,也应促进社区体育和进家庭体育的协调发展。对公共大众体育场地实施的建设,特别是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给予必要的支持与援助,各级政府部门应把有限的体育经费按一定比例投入社会体育,增加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方便居民锻炼,同时无偿或低价开放现有的体育场馆,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级各类体育场地设施,最大限度的对大众开放,给体育活动提供便利条件,营造活动氛围与环境。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群众体育调查结果报告[R].国家体育总局网站.2002—12—06

[2]刘红梅.长春市高校教师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及相关因素的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郑州市中年公务员体育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调查分析[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李仕丰.我国26-55岁城市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国语歌.长春市城市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曹士云.对浙江省家庭体育活动等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

[7]孙侠.湖南高校中年教师体育锻炼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刘转霞.北京市城区26-55岁职业女性休闲体育态度与行为特征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项目编号:Z201121652)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影响因素现状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