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课件制作中几个误区解析

2017-05-18 10:01张学琴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4期
关键词:制作解析误区

张学琴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并且可以达到相互共享,由于这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课堂教学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教师讲学生听,而是有多媒体课件的课堂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寓教于乐,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接受和掌握新的知识技能。但课件主要以Powerpoint(简写为PPT)为主,制作中还存在不少误区,在此以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制作PPT课件中容易产生的几个误区加以解析。

【关键词】PPT课件 制作 误区 解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039-02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變革,从原始的书本、粉笔、黑板加口述的教学发展到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理解、想象、填鸭式教育中摆脱出来,让学生在愉悦、轻松地教学环境中,主动去理解、认知到掌握新的知识技能。这些发展变化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课件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但绝非所有的课程都适合于利用课件来代替教师的讲解。现在只要谈到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首先想到使用多媒体课件、微课、翻转课堂等。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活动,确实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件制作中大多以Powerpoint(简写为PPT)为主,PPT有着强大的制作功能,便于对文字、段落、文件格式进行编辑、绘制图形;易学易用易上手;操作简单,内容可涉及文本、图形、图表、图片、有声图像等,并具有较好的交互功能和演示效果以及超链接功能。有了PPT演示文稿的出现,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减轻了课堂上黑板大量抄写的工作量,也使学生从枯燥乏味、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从此学生在轻松欢快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但从教学的实践中,对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我们发现存在不少误区,没有被引起足够重视,在使用PPT课件上课的过程中,不论课程和内容是否适合使用多媒体课件,都是赶潮流式的用PPT来代替了教师的讲解,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在此就PPT制作过程中人们常出现的几个误区加以解析。

误区一:所有的课程都使用多媒体课件效果好

在教学过程中,课件的应用必须切合课程实际,不能一窝蜂的一拥而上,不同的课程、不同的章节、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一定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课件讲授。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主要以实际动手操作为主,对知识点的讲解教师要做到精讲、演示操作,让学生多练,才会达到熟能生巧效果。如果完全用课件代替教师的演示讲解,让学生看课件听视频,那还要教师干什么呢?市面上购买的视频教程很多,就可以代替教师了。所以教师对所带课程必须钻研吃透,认真分析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使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误区二:课堂上以课件代替黑板和粉笔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教学方法不断革新,但传统教学模式还得继承,如数学和物理的运算题型,如果以课件代替教师讲解,会适得其反,必须通过教师在黑板上按步骤演算,给学生交代清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如果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以课件为主,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对某些课程内容来说是不切实际的。

误区三:课件越花哨越能体现出教学效果

课件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等多种素材。制作前,首先要分析本课件面对的是什么层次的学生,不同年级的学生课件界面有所不同。如针对于小学生的课件可以使用比较花哨一点的背景,文字也可以设置动画,添加背景声音,插入图形图像等,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而对于中学以上的学生就不同了,没有必要使用花哨的背景、动画、图形图像等,这样会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些复杂的背景和动画上来, 扰乱学生的注意力。

误区四:以课件代替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实验更注重于演示,演示实验是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表演示范的过程,是教师施展教学艺术的独特方法。它能将抽象变为具体,枯燥变为生动,能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和探索事物规律的欲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不能误以为所有的实验过程用课件来代替,才是好的教学手段。

误区五:将书本内容搬到课件上

课件就是提纲挈领式的展示给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PPT演示文稿的每页幻灯片中最多一个知识点,而且不能将知识点的所有文字性内容照抄照搬到课件上,这样会显得教师没有很好地总结提炼,只是把书本内容搬上了银幕而已。

以上误区在PPT课件制作过程中会扰乱教师的设计制作思路,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总之,现代课堂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遵循并适时体现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要求教师必须吃透课程的内容,认真推敲本课程是否有必要使用多媒体课件,哪些环节或那些知识点需要、对课堂教学有什么帮助、如何在所需环节中设计课件演示,这样制作的课件符合课程要求,切合课程特点和实际,才能有的放矢,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把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当成万能媒体,所有课程、所有知识点、有无必要,不加分析一窝蜂的都使用课件,这样不但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有时甚至对正常的教学会起干扰作用,适得其反。

猜你喜欢
制作解析误区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睡梦解析仪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应用瀑布模型的MOOC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