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5-18 10:01杨鑫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4期
关键词:考核方式对分课堂高等数学

杨鑫

【摘要】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针对传统教学课堂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以大连财经学院为例,探讨高等数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的改革。

【关键词】对分课堂 高等数学 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168-01

高等數学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而且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提供数学基础和数学方法,然而,自高校扩招以来,学生整体素质不断下降,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也在下降。因此,如何提高该课的教学效果,成为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采取的是“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到“学生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听。然而这门课的理论性很强,老师着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却忽略了和其他专业课的联系,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又容易让学生误认为高等数学是无用的。

2.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传统的考核方式以期末笔试为主,平时成绩比重低,而平时成绩只是取决于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等,这就造成好多同学每次课都会来,但他并没有认真的学习,而是玩手机或是看其他书,课后作业抄袭严重,期末考前突袭,可能也会得到较好成绩,但这并不是老师们期望的教学效果。

二、对分课堂的提出及其内涵

针对我国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种种缺陷,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创设了一种强调师生双方主体性发挥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即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突出课堂讨论过程。其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与讨论在时间上错开,让学生在中间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

对分课堂把教学刻画为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简称为PAD课堂[1]。类似传统课堂,对分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定框架明方向,为学生内化吸收省力。类似讨论式课堂,对分强调生生互动,一半课堂用于学生自主讨论学习,为教师减负。

三、对分课堂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对分课堂的教学实践

以大连财经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我院现在已经实施学生自主选课系统,首先,在选课前要让学生先了解教学大纲及对分课堂模式的关键点,给学生一个接受新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的心理准备。

我院教学周18周,每周3学时,共54学时,采取单双周上课形式,单周4学时,双周2学时,每次课2学时。第一周正常上课,不采取对分课堂模式,最后一周复习答疑,剩余16周,分成八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两周,三次课。第一次课,由老师讲解该单元的基本概念,重难点,介绍解题思路和基本方法。第二次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3-5人均可,要求各组学生讨论,首先对上一次课进行复习,其次,对该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深一步的探讨,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讨论情况布置作业。第三次课,学生上交作业,前半节课,老师引导学生交流解题方法,总结该单元的重点;后半节课,由老师介绍下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框架,安排学生课后预习。

2.对分课堂的考核方式[2]

对分课堂应该兼顾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鼓励学生平时学习的积累,而不是考前“临时抱佛脚”,考虑高等数学的学科特点,我们可以把总成绩分成三部分,课堂讨论30分,作业20分,期末考试50分。如果可以,期末考试可以分为开卷考试(20分)和闭卷考试(30分),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开卷考试老师可以出一些灵活试题,用于区分学生等级。这样考核的话,只要认真上课,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平均分都可以达到70左右,不至于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在开卷考试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当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也存在优缺点。优点在于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缺点是老师的讲课时间短了,但是需要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和考核的方式及其内容,如果运用不当,反倒会适得其反。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所有老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凤凰教育.复旦试行“对分课堂”:教学增效 教师减负. [EB/OL].http://edu.ifeng.com/a/20140912/40801333_0.shtml,2014-9-12

[2]张学新. 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10

猜你喜欢
考核方式对分课堂高等数学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桥梁工程》课程的试卷分析及教学改进措施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