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议话题:全科教师

2017-05-19 07:14
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全科教育教师

宋谦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教育》:全科教师的定义是什么?

宋谦:全科教师是指师德高尚、知识面广、能文能武、能画能唱、全智多能的百科全书式好教师。全科教师需要胜任小学语数英课程的教学任务,也要熟练掌握音乐、舞蹈、美术、书法中的任意两门技术技能。但需要区别的是,全科教师并不是说一位教师要教语数英音美各学科,而是把这些科目融合在一起教,实现小学课程的科学整合。

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目的是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抓手,推动师范院校深化教师培养机制、课程、教学、师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努力培养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教育》:如何培养卓越的小学全科教师?

宋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遵循不同类别教师的培养规律,分别提出卓越中学、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重点和目标要求。教育部要求建立高校和中小学教师专兼职结合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鼓励高校与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探索“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并对高校教育类课程教师提出深入中小学等兼职任教、挂职实践每5年不少于1年的要求。同时,各校还要通过自主招生、入校后二次选拔、设立面试环节等多样化方式,遴选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

《教育》:全科教师进入小学后,将会带来哪些变化?

宋谦:未来的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模式,教师办公室应该与学生的教室、活动室在一起。而全科教师教学后,一个班可能经常在一起的老师就只有2至3人。这样,全科教师可以更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但是,这也意味着,因为没有其他老师可以作为均衡,教师的素质不一,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一定要培养卓越教师去做全科教师。这样的教师首先是师德高尚,其次要有全科能力。

李福忠

河北省平泉县县城学区中心校副校长。

《教育》:您是一线教师,请您谈一谈现实中推行全科教学遇到哪些问题?

李福忠:从实际情况看,教师们包班上课,所有的科目都自己扛,真的很累。专业性强的音、体、美课上不了,便改上语文、数学。一堂课接着一堂课上,工作量巨大。如果一名全科教师包一个班,那么根据国家课程设置安排,开齐开全课程,一至二年级,每周每班的课时数分别为26节,三至六年级每周每班课时数为30节。如果每天上6节课,那么教师几乎一天全在教室里。班级人数虽少些,但只是少判几本作业、管理学生少操点心罢了,其他的工作并不少。长此以往,恐怕全科教师难以承受如此超负荷的工作。

除此之外,没时间学习和研究。包班会把教师死死地拴在教室里,根本没有时间参加教研活动或外出学习。不研究、不学习,教师就基本丧失了专业发展空间和机会,无法提升专业素质。没有先进思想、方法的输入,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年复一年地吃老本,会断送一个个包班教师的教育前程。

如果将来真的让全科教师教全科,我想,去的教师可能留不住,没去的教师可能会被吓退,全科教师的计划就可能落空。

《教育》:众所周知,国外有些小学阶段实行全科教学,他们是怎么操作的呢?

李福忠:在美國,从幼稚园到六年级,一般都实行“包班制”:每班设一名或两名主任老师,负责本班学生的主要课程,专业性强的音乐、美术、体育、外语则由本校专业老师在专用功能室里教学。

英国推行“全科教师”,建立在小班化教学基础之上。每个班级的学生不过二三十人,而按照我国小学班级学位编制,所谓的小班一般人数也在40人左右,相当于英美小学班级学生人数两倍。在这种情况下推行“全科教师”,无疑会让“全科教师”不堪重负,仅仅备课和批阅作业就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另一方面,英美小学在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之后,在自身缺乏专业师资力量的情况下,会从校外聘请专业教师进行“课外辅导”,刻意培养学生的潜能,而中国大多数学校现在还很难做到这一点。

《教育》:如何破解全科教师工作量大的难题?

李福忠: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政府在给农村小学特别是校点配备教师的时候,编制别抠得那么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中说,将县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一到城市标准。这是一大进步,但在实际中,这样的“统一”恐怕还是不够。其实,农村小学编制应当比城市小学宽松才合理。越是校点,编制应当越宽松。别看学校规模小、在校生少,但所开设的课程科目并不能少,每天所上的课节数也不能少。

如果将来让全科教师包班,至少应该两个人包一个班。这样,既能保障了教学质量,还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这可能会给财政增加负担,但为了实现我们办教育的最终目——孩子的健康成长,我认为这钱投得值,应该投!

邬志辉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

《教育》:请您从理论上分析,全科教学与专科教学的区别?

邬志辉:从世界学术界来看,小学教师究竟全科好还是分科好,一直是有争论的。分科教学基本实行科任制,主张分科教学的人认为,分科有助于增进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有助于深化学生的学科本质理解,有助于强化知识的绝对本体地位。而全科教学基本实行包班制,主张全科教学的人认为,全科有利于增加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品质习惯。

可以看出,分科教学更强调知识中心取向,而全科教学更重视学生中心地位。实际上,在小学阶段,从教育目标的定位来看,更重要的是形成学生对探究与发现、制作与建造、谈话与交际、艺术与表现方面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让他们从生活中、活动中、问题中、经验中学习,通过自己与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互动来形成对自然、社会的自我认识。

毕竟,儿童的生活世界是未分化的、统合的,儿童的发展基础是可塑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教师如果没有全面、长时间地对学生学习与生活进行跟踪与观察,就无法对学生的个性有一个准确的认识。特别是在小学低年段,无论是从幼小衔接还是从对儿童的了解方面说,全科教学似乎都比分科教学对学生更有利。

陳旭远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初等教育学院院长。

《教育》:全科教学为什么会悄然兴起?它与早先因师资匮乏流行的包班教学有哪些区别?

陈旭远:一个孩子在小学养成的习惯对其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奠基和启蒙作用,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打破分科,通过全科教学使学生学习整体的知识,对孩子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最初实行全科教学的多是西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尤其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是一些地方开始尝试培养全科教师的根本原因,“包班制”“复式”教学等模式也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科教师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全科教学既适合我国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的现实需求,也符合我国农村教育和农村学校或办学点小班化的实际,尤其是农村地区小学呈现出校点比例大、学生数量小的特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存在结构性缺编的矛盾,迫切需要能够胜任多门学科教学的全科教师。

童富勇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教育》:您认为培养全科教师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童富勇:小学教师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要多于家长,其影响力往往要大于父母。全科教师更是如此。因此,师范院校在培养全科教师时,标准应当是比较高的。

目前对全科教师培养来讲,最大的难点在于教育改革的滞后。我们不是没有先进的理念,但这些理念在实施时可能会遭受体制或者教育实施方面的阻力。比如,现在教师资格证都是按学科来分的,即使是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后拿到的教师资格证上也要有学科。假设我们培养出全科教师后,该怎么办呢?我们的教育部门在提倡培养全科老师,但证书考试等配套还没有跟上。因为中国老师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全科教师的培养目前还是一种理想,能不能实现这种设计,目前还是未知数。

《教育》:术业有专攻,如何将教师培养为真正的“全面手”,而不会各学科水平都相对平庸?

童富勇: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行“3+2”模式,即学生在上学期间必须学好语文、数学、科学,同时在美术(书法、绘画)、音乐(音乐、舞蹈)中分别选择一个科目进行学习。

在精英式全科教师的培养计划中,甚至提出了学生不学大学英语,改为与小学教育相关的英语学习。在全科教师招生时,也会倾向于学生本身的综合素质,在面试时,会注重他们的才艺与专业精神。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教育》:推行全科教学还有哪些难题?如何解决?

熊丙奇:我国小学的课程体系设置,还是分语文、数学、外语等具体学科,那么,全科教师的价值也会受到影响。要发挥全科教师的作用,需要小学的课程体系按全科格局重建。这又提出一系列新问题,学校有没有办学自主权?这样的课程体系,与未来的初中学科学习对接吗?用什么来评价全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成绩,还是用各科学习成绩吗?如果用学科成绩,这和专科教学有何差别?如果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谁来评价综合能力?

考虑到上述这些问题,我国各地小学阶段使用全科教师,以及“包班”,主要在一、二年级低年级阶段(这一阶段学科教育的难度要求不高),再往上走,质疑声就越强烈。

要让全科教师改革尝试走得更远,必须在保障全科教师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同步推进其他改革,包括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学校可根据本校教学特点,改革课程设置,实行教师专业同行评价;改革升学评价制度,从关注学生几门核心学科的成绩,到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猜你喜欢
全科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