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实施“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保障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2017-05-19 12:12刘建勋
中国大学教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素质人才

刘建勋

摘要:西安工业大学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遵循教育和人才发展规律,以建设教师发展中心为依托,实施“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保障工程”,探索建立了以教师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体制机制,推动教师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加强,经过多年的实践,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保障工程

2016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将人才工作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核心是提出了激活人才的理论。激发人才活力、促进人才全面发展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就是建立激发人才活力、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基本秩序;最大限度激发释放人才活力、促进人才全面发展,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根本目标。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人才队伍的基础建设,推动人才全面发展,激发人才活力,其关键是促进教师队伍全面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西安工业大学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发展规律,以建设教师发展中心为依托,实施“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保障工程”,探索建立了一种以教师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长期的、常规化的、可靠性高的、有责任能力的体制机制,以推动教师内涵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专业化服务与支持,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统领人才发展理念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一直强调,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主要是指人的体力与智力、能力与志趣、道德精神与审美情趣多方面的发展,以及每个人能按自己的意愿、兴趣和社会的需要相对自由地发展。

高校作为培养现代化、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基地,首先应正确认识人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在教师发展方面,高校更多关注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忽视了教师身心健康、敬业精神、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由于身心疲惫、敬业不够,部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由于人文素质不足,导致了教师的发展空间受限;由于教师个性化培养缺失,导致创新能力不足。

教师的发展应该是统筹的、全面的发展,单纯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强调教学设计、教学技巧、教学方法等教学方面的发展仅是这项工作开展的当务之急而非全部。不能仅仅把重心放在规范和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理念,而应该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师德师风的全面培养。西安工业大学教师发展中心遵循这一理念进行建设并支持教师全面发展。确定了以帮助和制订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个人的全面发展规划为基本目标,以培养合格学生为核心推动力,以服务教师为根本工作宗旨的基本定位。明确了帮助和指导教师个人的全面发展,支持教师个人成长,以帮助教师制定、修订、完善并实施合理的、可行的个人发展规划与发展路径为核心,建立教师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相结合的有效机制的主要职责。

二、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保障工程的设计

西安工业大学从2010年开始,依托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以人的全面發展理论为核心,实施“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保障工程”,建立了发展“学术能力、教学能力、创新能力”,提高“身心素质、职业素养”的全程教师培养一体化体系。

学校根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依据人才发展阶段科学设定教师基本能力(学术能力、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围绕教师基本能力培养目标,运用关键要素控制方法,确定培养体系过程控制关键要素,围绕过程控制关键要素,建立教师全面发展机制,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养)。以“三系统、五要素、六关键”为主要内容。

三系统:整个体系主要由发展、支持、跟踪三个子系统构成。一是根据人才成长规律,设立的发展子系统。二是为保障教师全面发展,建立的支持子系统。三是实现高效培养信息反馈,建立的跟踪子系统。三者中,以发展子系统为先导,支持子系统为核心,跟踪子系统是关键。三者形成有机统一体,确保教师全面发展的实现。

五要素:重点关注教师基本素质能力,即“学术能力、教学能力、创新能力、身心素质、职业素养”五个要素,通过系统化设定培养目标,个性化开展多层次、有重点的培养,全程化提供跟踪保障服务,保证五要素获得全面提升,最终达到培养目标要求。

六关键:全程教师培养一体化体系重点设计六个关键点,保证系统运作高效,保障有力。发展子系统包含2个关键点,即教师发展规划,明确教师发展方向和阶段目标;人才培养体系,明确教师成长路径。支持子系统包含2个关键点,即政策支持,为教师提供一系列支持政策保障;培养资源,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培训资源。跟踪子系统包含2个关键点,即跟踪培养,在教师成长的各个节点建立培养档案,跟踪教师发展;信息反馈,专家团队考评培养效果,调整培养方案。

通过科学设计教师培养目标,针对五要素发展需要,整合学校资源,提供个性化专业发展支持,强化了全程跟踪培养及信息反馈,保证了培养效果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合理设计体系运行控制关键点,保障了培养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度;以关键点作为体系高效运转的有力抓手,反映人才建设内涵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充分发挥教师培养的激励导向作用;将跟踪培养贯穿培养全过程,建立教师成长个人档案,为优化体系设计和运行提供可靠的信息源。

三、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保障工程的实践

学校依托教师发展中心,统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实现教师业务培训向职业发展转变。加强对中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指导,构建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支持体系。

1.提升教师学术能力、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全过程、多层次提升教师学术能力和教学能力。学校健全了教师职业发展机制和运行督导机制。为青年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通过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指导、个人发展规划评估、专家诊断等全程跟踪培养服务,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新入校的青年教师配备导师,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及时适应角色转换,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全面提高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制定《教师业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库,及时全面掌握教师教育教学情况,业务成长经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及时、专业的服务。把高层次人才及后备人才纳入到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之中,结合高层次人才的专业发展现状和所在学科发展需要,通过学院学术委员分会及校学术委员会提供专业发展诊断及跟踪培养服务。

鼓励教师个性化发展,服务特色化人才培养。面向学校全体教师、重点是青年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提供个人发展的咨询、诊断与建议,满足特色化人才培养和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学术潜力、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的个性化指导,加强对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学术潜力、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的考核、检查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发展方案。根据修改、调整过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在结合学校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帮助教师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研团队,制定适合其发展的科研方向,并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包括为青年教师寻找对口专业的导师指导、明确其所属科研团队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等。

强化网络资源建设,保障教师教学需要。学校利用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资源,建立西安工业大学教师在线学习中心。为教师深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经验、技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全面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建设教师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在搜集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如网易公开课、大师讲座、优秀PPT模板等),积极开发、整合学校现有资源,比如录制教学名师讲座、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提供网络操作技能介绍的视频等等;协同其他省属院校开发共建陕西省优质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为教师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发展需要,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专题讲座、示范视频、优秀案例、教学素材等资源。

构建科研及创新网络平台,提升教师创新能力。为了能够积极挖掘优秀教师的隐性知识,实现知识经验的共享,从而利用团队协作方式培养一支新时期的高素质、业务精、适应性强、创新能力强的专业师资队伍,中心创新性地提出建立专业化的科研及创新网络平台。关注教师如何按照科研规范的要求,提升其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教师提供标准化科研指导,介绍教师了解学校现有的实验室发展情况、主要项目申报情况、校企间开展合作的项目情况等;指导教师如何申报国家课题以及项目申报书撰写格式,帮助教师科研规范的养成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为特定学科搭建专门适合教师科研能力和创新发展的平台,并在平台中充分显示本学科的学科特色,打破以往笼统的、所有学科掺杂在一起的模式,實现学科内的科研项目介绍与合同协作;实现专家引领,教师互动交流,使教师的科研创意、研究成果、研究难点、创新意识等思想在碰撞中进一步得到提高和升华。

2.提高教师身心素质和职业素养

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教师提高职业素养。落实师德考评办法,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作为重点,不断强化青年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聘请省级师德标兵及教学名师来校做师德报告,激发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严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切实担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充分利用有效载体,扎实开展师德培训,新入校教师在校本培训中接受师德教育专题讲座,参加师德理论培训及考试。结合学校的兵工特色,学校形成了“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校训为核心的兵工文化,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并制订了教师职业规范,注重教师职业习惯的养成。

丰富校园文体活动,注重教师心理健康。学校举办不同层次的教学培训,开展“素质提升”系列讲座、“名师讲堂”等培训活动,邀请国内教育专家、文学大师等来校开展交流研讨,丰富教师的文化素养,开拓教师的知识视野。通过多种非正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教师的身体素质。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并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保障教师心理健康,精神饱满。

实施“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保障工程”,对学校教师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提高显著,五年间增长120%,高级职称教师五年间增长40%;多层次的教师人才体系得以建立,并有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各个层面脱颖而出;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形成了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教师的全面发展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发展是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和生命线。通过教师的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相互结合,更好地发挥高等院校“知识殿堂,育人沃土”的神圣使命。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素质人才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