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煲制“心灵鸡汤”

2017-05-20 09:45姚广宏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学分德育

姚广宏

刘放是我们班上的一个“特殊”学生。说他特殊,是因为他在课堂上,几乎不翻书、不动笔、不张嘴,木偶似的,有教师戏称他为“三不先生”。

如何让刘放变得积极起来,我曾经采取常规的教育方式,以惩罚为“武器”:上课讲话罚扫教室;不做作业,下课时间给花草浇水。可过不了一段时间,明天又会重复今天的故事。

许多学生向我反映刘放热衷网络游戏,我找他谈心后,得知他在网络游戏中能挣分升级,玩游戏很有成就感。受此启发,我想:能不能让网络虚拟的分数成为班级道德教育实实在在的指标,班上也开展量化评分?

于是,我在班上成立了“德育学分银行”,旨在把隐性道德尽可能显性化,给学生的日常行为作量化评价,根据行规和学习情况给予个人学分奖励。将德育量化成学分,有利于把口头说教变成行为教育,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让学生明确为人的基本原则,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我在班上为每个学生建了一个“德育电子账户”,每学期账户预存基本分为100分,評优评先、竞赛获奖、好人好事、公益活动都可以加分,破坏卫生、仪表不整、考试作弊、破坏公共财物、打架斗殴等就得减分。对刘放这样的“特殊”学生,我开始采用一种计分的鼓励方式,尝试将他的缺点进行归类,并将它们设置成加分项。比如,上课不随意讲话加1分;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加1分;背诵完课文也可以加1分;书写潦草时,不再是罚抄写几遍,而是把好学生的作业作为范本,让他照着写2遍,写好了可以加分鼓励……这些加分都可以到“德育学分银行”进行相应兑换,比如准许中午课外活动打篮球一次,去图书室看书或到实验室观察标本,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

晨读、午自习、晚间课外活动时,我同样都会记下学生的表现,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奖励。上课时,我会拿一些本子、笔芯去教室,作为奖品奖给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且勇于回答问题的学生。每个本子上都写了一个又红又大的“奖”字。有一次,刘放拿到奖品,定睛一看,五颗红红的爱心,忍不住喊出“耶”,然后向同学打出了胜利的手势。看到他露出笑脸,我猜想他心里一定美滋滋的。其他学生都投出羡慕的目光,有几个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我们也要向刘放学习。”其他的小“困难户”也信心满满,大概也在暗下决心,下次也要做好,争取得到同样的奖励。以后,我就把每天表现好的学生的名字写在各种颜色的贴纸上,公布在表扬栏里。一有空闲,教师、学生都会认真地读一读,赞一赞,大家关注彼此的成长,互相激励,在不知不觉中习得别人宝贵的经验,吸纳别人丰富的人生历练。一段时间后,早读都是书声琅琅,大家都特别认真、专注;自习和课堂上大家表现得也很不错。看来,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每个学生都想成为好学生。

这种教育方式,在心理学中被称作“代币强化法”,加分犹如存入,减分犹如支出。一个月内扣分累计超过20分的学生,可以到“德育银行”申请借分,但必须加分“偿还贷款”,这样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刘放也乐此不疲,他会在每天课后跟我汇报每天应得的加分项目。半年多来,刘放已经累积了120多分,他的一些小毛病也慢慢改掉了。现在我班的学习气氛很和谐,科任教师都说这种转变真的是天翻地覆。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原生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以“德育银行”为缸,用文火慢炖的方式,为学生煲制一碗“心灵鸡汤”。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学分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课外活动类作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学分美食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