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督导在民办高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

2017-05-20 18:37方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8期
关键词:教学督导教学管理民办高校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四川 德阳 618500)

摘要: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担着社会责任,还能够满足学生成才的需求。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民办学校办学宗旨和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而近年来,随着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教学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做到在民办高校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教学管理协调发展是高校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从教学督导的内涵和特点以及民办高校教学督导的现状为切入点,深入剖析民办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开展教学督导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学督导;教学管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18-03

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再到现在的普及教育,而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社会贡献显著。但是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问题也非常多元复杂,尤其是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各类民办高校都陆续成立教学督导组,以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有效地遏制教学质量滑坡,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教学督导已成为民办高校强化教学管理不可替代的攻坚力量,它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地位、功能与作用日益显现。

一、教学督导的内涵、特点、现状

(一)教学督导的内涵

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是高校发展的基石,高校普遍认识到重视对教学质量监督和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因此,许多高校陆续建立起了专业的督导机构,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督导,“教学督导”这一词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来源于我国的教育督导。教学督导是指高校依托学校内部组织机构,根据固有的工作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本校范围内的教学及教学管理等工作实施监督、评估、检查和指导等,是高校内部相对自主进行的一种对教学质量有所保障和进行监控的行为和过程。

(二)教学督导的特点

1.权威性。教学督导的权威性具体表现在:它一般是由民办高校主管教学的校长(院长)直接带头领导的,因为其职位高,所以学校高度重视,能够游刃有余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另外受聘的老教授多数是学术权威,对教学质量评估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保障。

2.专业性。教学督导的专业性体现在:教学督导的人员一般是在其他高校离、退休教授中选聘的,具有较高的学术科研水平和业务水平,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专业造诣深厚、责任心强,有学术威望。

3.灵活性。教学督导的灵活性体现在:教学督导工作内容不是相对固定、格式化的,其工作形式灵活多样。比如检查、听课或召开各种形式的教師学生座谈会等。这种灵活多样的督导方式能使督导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效率更高,也是教师和学生乐意接受的一种督导方式。

4.客观性。教学督导的客观性主要体现在:民办高校教学督导人员的构成大部分是离、退休教授,他们以“第三者”的身份来评价各学院和各教师的教学情况,与各教师和各学院没有直接的利益利害关系,能对教学工作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民办高校教学督导的现状

大部分民办高校教学督导隶属于教务处和主管教学院长双管,设置在教务处,以民办高校主管教学院长带头,教务处分管领导,教学督导是具体执行者,这就赋予其不但具有权威性而且具有灵活性,教学管理与教学督导两条线紧密结合,目的性强,能及时处理教学当中的应急问题。当前多数民办高校教学督导组的产生采取选聘和院系推荐的方式,其成员一般是由本校或外校离、退休教授和退休的院领导和院系推荐的在职教师构成。督导组成员积极性高、责任心强、工作一丝不苟,而且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专业造诣颇深,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督导工作中去,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督导的效果。

二、民办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从办学规模到学生人数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之相伴的教学管理问题也凸显出来,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师资力量薄弱,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流失严重

1.师资力量薄弱,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不合理。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不合理主要是指本校教师学历以本科为主,研究生占少数,博士几乎是凤毛麟角。大部分职称是讲师,副教授、教授很少,这与国家要求的高校师资匹配相差很远。年龄结构呈现出两边大、中间小的趋势,老教师、青年教师居多,中年教师少,老教师是从公办或其他院校退休的老师,新教师是缺乏教学经验的刚毕业的年轻教师,都是在对校情、学情不熟悉的情况下走上讲台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师资队伍流失严重。师资队伍流失严重,心理上没有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和学校福利待遇密切相关,并且与同一个层次民办高校或公办院校相比,收入有悬差,也会使得一些教师会为了收入原因选择跳槽。另外,也受社会认知的影响,民办高校始终觉得不稳定,无法和公办院校相比,认为在民办高校工作只是个跳板,在这里可以一边提升自己,一边寻找机会,一旦遇到较好的机会,就会选择跳槽或离职。

(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专业设置不科学

1.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科学。民办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的人才目标应该是以实践课为主,但当前民办高校课程设置里面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资金短缺导致实验室设备陈旧破损和缺乏,使得实验课程有名无实,不能落到实处。比如航修专业,学生上课就像听天书,他们触摸不到实实在在的教学实验仪器,也不会对这个专业产生多大兴趣和热爱。而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即校企合作单位只能落实在合同里,种种条件限制了学生实习,最终导致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反映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2.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不科学。有些民办高校为了迎合社会需求,在师资和教学条件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地申请和开设热门专业,不考虑后续的就业问题。因为开设热门专业必须有严格的师资保障、完整的教学计划、合理的课程设置。然而,有的是新专业课程已设置,但是教师空缺;有的是具备师资条件,但教学质量跟不上。总之,专业设置不科学造成了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的情况。

(三)授课和教学秩序不尽如人意

1.授课不尽如人意。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有些一毕业就登上了讲台,有些是授课时间比较短,还没有完成教师职业角色的转换,教学经验不足,不能从教材课程的整体结构上去把握。这些教师授课紧张,语言表达不流畅,板书潦草,师生互动少。另外,还有就是体现在讲授内容上,某些课程的重点、难点讲授不清,不能够做到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得授课内容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影响教学效果。

有些外聘教师处在一种临时授课常态,来去匆匆,自我责任心不强,有應付思想,不认真备课,讲课随意或糊弄学生,或没有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培养方案与所选用教材进行授课。课堂上“我讲我的,听不听由你,我赚我的课时费”,使得授课效果不理想。

有些年龄大的老教师虽然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使用方言授课,但对相关专业的前沿理论知识和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不够关注,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2.教学秩序不尽如人意。有些教师不能严格遵守上下课时间进行授课,或早来或早走,或晚来或晚走,就会出现这个班下课,那个班还在上课的现象,影响班级上课效果。有些班级学生到课率不高,大部分学生玩手机致使抬头率不高,个别的班级上课人数不足一半,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现象普遍。总之,教学秩序无序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受到严重影响。

(四)教学质量监控缺位和评价体系不科学令人堪忧

1.教学质量监控缺位。教学质量是民办学校的灵魂,是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基石。民办高校应建立起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强化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全方位监控,规范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督导。但现实很多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是缺位的,没有落到实处。

2.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科学。很多民办高校的教务和教学部门都制定了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和规则,也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这些制度和规则有些是从其他学校借鉴复制来的,未必适合本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如教师课堂评教,应是学生、同行、领导、教学督导等评价各占一定比例,才能客观地评价一个老师的授课水平,但是在现实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和领导评价占主导地位的情况,这样的教学质量评价就会有失客观。还有就是人缘或者担任本院系的行政职务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评价普遍是优,长期以往比的是人缘和职位,而不是教学质量。

三、教学督导在民办高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

教学督导是民办高校为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而进行的以监督和指导为基本原则的教学环节,通过教学督导环节可以全面了解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也只有将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密切联系在一起,并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优势,使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展现新的态势,教学督导在民办高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才得以体现。

1.教学督导可以提升和优化师资力量。作为教学督导人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具体来说:一是给予学校教师以理论指导。民办高校的教师大多数都是非师范类毕业生,所以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是很有必要的。二是对新进年轻教师进行岗前课堂教学操练、校情学情的细致介绍、实践活动课的组织与开展等技能,可使新教师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从学生到职业角色教师的转换,使他们能够会控场和互动,初登讲台时能胸有成竹地面对学生。三是对在岗教师进行经常性的在职培训。四是激励退休老教师发挥余热,鼓励他们老带新、传帮带,做好提高教师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工作。五是针对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的现象,教学督导人员向董事会提出建立和公办院校相对等的教师薪资福利建议,这些建议资料佐证需要教学督导收集整理和提供。

2.教学督导可以有机整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专业设置。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存在不科学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学督导做好如下工作:一是教学督导人员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制订教学计划过程中,不照搬其他高校课程的开设计划,积极指导教学计划编制人员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结构,教学督导还可以组织本校教师开发适合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学院”课程,编制一套适合本校学生和教师的课程体系。二是针对校内校外实验场地缺乏的现象,首先需要教学督导深入到师生当中去,鼓励大家群策群力,化解不满情绪。其次,教学督导可以以书面形式上报董事会,尽快解决问题。最后,教学督导人员还应积极邀请在企业工作的员工亲临学校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三是教学督导对新的热门专业要严格把关,前期对新专业进行社会调研,中期要保证新专业必须有严格的师资保障、完整的教学计划、合理的课程设置,后期就是保障新专业的后续就业问题。

3.教学督导可以强化督导教师授课和保持良好教学秩序。教学督导对教师和教学秩序方面的督导内容如下:一是教学督导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监管环节,教学督导深入到教学第一线随堂听课发现教学问题。针对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外聘教师责任心不强、教学态度不端正、缺乏教学耐心,老教师对专业最前沿的信息关注不够等问题,我校教学督导人员加强了对授课的监控力度,如对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观摩课、青年教师导师制等。对于外聘老师则督促他们端正教学态度,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对于老教师而言,就要鼓励他们多和学生接触,了解学生需求,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二是教学督导主要通过日常教学巡视和检查的方式来督导工作,对于不按照作息时间上下课的教师要及时提出批评。教学督导不但对教师进行监督,督导教师早退、旷工的现象;而且也要对学生进行监督,监督其是否按时听课、是否遵守听课秩序、是否迟到、早退、是否做作业等情况。如此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上课组织纪律观念,以便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4.教学督导可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教学督导可以严格监控教学质量和完善评价体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机制。具体来说,一是针对教学质量监控缺位的现象,教学督导有权直接参与教师教学的全过程,而不流于形式,并及时掌握教学现状,发现问题时要及时对教师进行指导,这样有利于教学管理的有效调控,能够切实可行地改进教学,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教学督导对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负有全面监督检查的义务,可以对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组织管理教学活动,教师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学条件,学生学习状况、学业成绩等诸多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积极向校领导汇报并及时改进,保证教学工作向既定目标迈进。二是针对教学质量评价不科学的现象,如课堂评教当中是学生和领导评教占主导地位,另外教师人缘好坏或者担任一定职务的主观因素影响,都会使课堂评教有失客观,这就需要教学督导人员本着客观、公正、透明的态度,不以教师人缘好坏、个人主观好恶来评判教师,要具有“对事不对人”的公正态度。教学督导大多来自于公办高校退休的教师,他们和民办教师没有直接的利益利害关系,在教学评价体系当中可以做到大公无私、客观公正地开展教学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1]高琪凤.“上海市高校教学督导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16.

[2]王丹,王守栋.民办高校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5):199.

[3]王娜.民办高校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10,(4):180.

收稿日期:2016-11-29

作者简介:方敏(1973-),女(汉族),四川绵竹人,本科,助理研究员,教务处副处长,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教学督导教学管理民办高校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高校如何发挥教学督导在考试中的作用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