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水平大学数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7-05-20 11:42严从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8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

(南京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数学科学学院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勇于探索,提出依托一流大学,协同创新培养理念,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管理模式、评价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形成了具有南师大数科院特色的本科精英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高等数学人才培养提供良好借鉴。

关键词:精英人才培养;驻学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48-02

南京師范大学作为省属“211”高校,实施科研与教学并举,推行“顶天立地”战略,着力提升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数学科学学院作为南师大第一个本科人才培养教学特区,坚持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人才培养。依托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数学、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的优势平台,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培养模式的变革——协同创新、跻身一流

学院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最佳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此,学院充分利用与国内一流大学长期交流合作的有利条件,提出协同合作创新培养的理念。(1)依托高水平大学,深度推进“驻学”强化培养。作为以培养拔尖数学人才为己任的数科院,进一步加大与中科大、南大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共享优势,深度推进“驻学”联合培养举措,着力完善选拨机制、滚动培养和优秀学生辐射效应,实施“驻学生助推计划”等特殊培养政策,做好与“驻学”学校的“主动对接”工作,及时全面了解“驻学”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大程度地发挥联合培养的积极效应。(2)试行本、硕、博一体化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积极探索本、硕、博打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拔尖本科学生(特别是入选校“英才计划”学生)提供优良的成才环境。本科、硕士、博士连读,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参考时间为4+2+2模式)。在每届本科学生完成三年课程学习后,对优秀的学生按5%—6%的比例进行筛选直升硕士生培养,硕士阶段培养一年半后按直博条件选拔直博。(3)建立开放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根据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建设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学院大力实施开放办学,遴选高年级本科优秀生出国学习交流,为学生海外交流提供机会和经费资助,为有潜质、有特长的优秀学生提供更优越的成长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课程体系的变革——夯实基础、强化核心、注重实践

1.适度增加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建立专业基础课由学科带头人主讲的机制。作为数学专业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与以往相比,要适度增加课程课时。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倡导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与青年教师组成教学团队,面向低年级本科生开设学科基础课程,打牢数学学科的基础。

2.遴选出多门核心课程,实行“课程讲解+课后研讨”模式,强化核心课程教学。对于核心课程推行“课程讲解+课后研讨”模式,即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原则上具有教授职称)担任核心课程的主讲教师,由新进的高水平博士或具有确定研究方向的副教授带领学生进行课后研讨,参加研讨的学生在专业排名上必须在前50%之内。通过研讨,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学会课程学习,学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在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力争融会贯通。

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教学课程。突破课程壁垒和学科界限,系统地构建从“自主开放引导→基础综合训练→项目专题研究→自主研学创新的层次化、模块化、项目化”的实验课程体系。对实践教学课程进行优化设计,结合科研项目、科学竞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进一步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的变革——倡导研究性教学、实现个性化培养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单向知识传授型”的教学必须向“讲授、互动与自主探索结合型”的教学模式转变,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1)实施小班化教学,配备最优秀的师资,个性化培养。在教学方式方面强调使用研究型的教学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和探索精神,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学院已经将《计算方法》、《近世代数》作为院内课程试点,进而向全体教师做出教学示范。(2)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遴选优秀教师,在中、高年级开设相应课程的拓展提高班,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科及社会发展保持紧密联系,为优秀学生尽早进入课题研究并掌握科研方法打下坚实基础。(3)基地班的特色培养。“驻学”学生返校后,与校内遴选的10名学生组成特区基地班,实行强化培养。某些专业课实行单独开课,主讲教师由教学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学科带头人或教授担任,且主讲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开设无学分讨论班,由强化培养的导师组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业学习和科研研究训练。

四、辅导方式的变革——开发潜能、发展辅导

强化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学院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的作用,为学生提供身心协调发展的适宜交流空间。发展性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为主,重在发展。(1)专业认知辅导。在大一上学期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使学生尽快提高自己的专业认知,加深学生对教师及其研究领域的了解,不断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与兴趣。(2)学习观辅导。每月一次邀请院士、知名专家教授开设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认清学习的目的、意义,明确学习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开发学习潜能,引导学术兴趣,使学习成为学生自我的需要。通过学习观辅导,营造竞争氛围,使学生追求卓越、追逐梦想。(3)自学能力辅导。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如辅导答疑,学习交流会等形式,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并掌握独立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其自学能力。(4)创新能力辅导。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及学科竞赛活动,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研究的组织及领导能力。(5)个性化学业辅导。指导学生熟悉培养计划、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指导学生选修课程;为专业选择、转专业、选修第二学位、跨学科交叉学习的学生进行专业方向指导,为参与计划的学生制定学业生涯发展规划。

五、管理模式的变革——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1.在学院推行“任课教师、本科生学术导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教学管理人员”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有重点、有针对地开展教育管理。

2.创新管理制度,低年级推行“新型班主任制”。“新型班主任”工作主要在于专业指导、学习指导。学院对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教师给予一定工作量的减免,并由学院专项经费支付津贴。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由今年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的所有成员全部担任本科生班主任。

3.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在三、四年级实行学术导师制。学术导师由学院从名牌教授中遴选,每个导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8人。通过教授引导,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问题和本质问题,在主动参与和充分交流中启发学生研究和探索的兴趣,使其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引导学生有更高的发展要求和学术追求。

六、评价方式的变革——灵活多样、有效激励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出发点,改革传统、单一的闭卷考试和书面考核方式,形成与多层次、创新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考核体系。以“多元化、重过程、考能力”为指导思想,在理论课考核基础上,提高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在总考核的权值赋值,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与应用實践的能力。通过近8年的本科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特区的试点,特别是近5年的“驻学+访学”培养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学院“数学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正在逐步顺利推进,已毕业的两届毕业生中攻读一流高校的硕士生绝大多数来自于经过驻学培养训练的学生,这也表明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学院将进一步完善驻学培养选拔机制,同时积极深化教学改革,打通本硕一体化的培养机制,力争使此模式在全校其他专业进行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Z].

[2]王宪华,王建立.以“本”为本、打造本科人才培养新格局[J].中国大学教学,2015,(2):12-15.

收稿日期:2016-11-28

基金项目:南京师范大学校级重点教改项目,编号:18122000090435

作者简介:严从华(1966-),男(汉族),江苏涟水人,博士研究生,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泛函分析。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思政课”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整合的理念构建卫生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