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2017-05-20 11:45江瑜华李严钊刘玄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8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新思维大学生

江瑜华+李严钊+刘玄

(景德镇陶瓷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

摘要: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大力支持和推广,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参与其中,大学生创业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纸上谈兵,而是通过创业实践搭建高校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在创业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认知水平和就业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创新思维;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52-02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随着国家相应鼓励政策的不断出台,社会刮起创业风潮,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入校园,成为高校教育的一种新兴思路,为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创新精神和就业技能,高校开展了诸多尝试和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关键途径。从其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切实做到学以致用,使大学生活更有意义,提升自我价值感。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使大学生活更加多元化,丰富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为今后真正步入社会打好基础,在提高自身就业水平的同时为社会提供了就业机会,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

从高校培养教育人才的角度来看,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说,当前高校中存在的“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与社会适应力不强”、“实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等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存在很多急需改革和提升的方面,其中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创业精神与创业技能方面比较薄弱。同时,高校普遍面临提高教育质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形成高校自身特色等困境。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不仅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一条解决途径,更有助于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创新型人才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竞争力。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推动科技的进步,才能为社会、国家创造更大的价值,促进社会向智能化、健康化、和谐化发展。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分析

当代青年正值创业的好时机,“伟大者即时代者,时代者即创业者”。创业的本质是创新,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大学生虽然是未来社会创新的新生代群体,但就目前大学生的整体情况而言,拥有创新思维并勇于尝试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接受和使用前人经验的阶段。究其缘由,还是学生自身对外界的新事物关注少,不善于思考、观察、总结。因此,培养创新意识除了学生自身需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之外,更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及时总结,遇到问题应从多角度考量对比,甚至另辟蹊径,拒绝思维定式、墨守成规。结合我们创业团队的经历与心得体会,我认为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普遍存在着创新创业意识弱、实践参与率低、創新精神少的特点。就我身边同学的创业例子而言,很多都是一些传统的商业项目,重复着前人一贯的经营路子,并没有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我们要追赶时代的步伐,“创意改变生活”是我们一直思考的关键。我们的创业项目“校园零食百货网”在起步阶段运用传统销售模式,效果不理想,直到“饿了么”以及“美团”这些APP进入我们的生活,这些互联网的新生代宠儿带给了我们启示和灵感,与我们的创业模式和初衷完美契合,团队迅速接收了这些新媒体,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将网络营销成为团队经营的主流模式,突破了传统销售的瓶颈。

生活无处没有创新,不创新必然走下坡路。我们团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员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成长,比如如何提高网络小店的知名度?我们考虑过利用原始的单页、海报、摆台推广,但如何使结果最为满意、事半功倍呢?这个问题需要挑战团队的集体智慧和创新能力。我们利用的是微信集赞赠送小礼品的方式,相比海报等的传统宣传,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微信集赞方式相对于传统海报宣传的特点是范围大、持续效果短、效应大、传播速度快、成本小、针对学生群体和高校较为适合。再比如:我们都知道,要想提高网店销售额必须提高网店点击率,我们的主要受众是校园的学生群体,为此我们将目标投向了校内微信公共号,除了自己官方的微信公共号外,其他校内阅读量多的微信号以及QQ群也成了我们的宣传渠道,团队成员在其他公众微信平台推出的文章栏目下发表评论,评论内容中附加上零食小店名称以及微信号,受众自然而然会看见我们的网络零食店,从而提高店铺的点击率。最关键的一点是关注微信群,QQ群,它们发布的广告不仅范围广,且几乎零成本,大大解决了我们学生创业者资金不足的缺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广告平台。所以,思维创造机会,创新改变生活。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国家民族发展前进的动力和源泉,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而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是青年,少年强则国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意义深远。

高校在培养塑造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方面要基于政府政策导向、着力于创业政策调整方向、社会和市场需求、学生自身特点和优势,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构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目前,很多高校为进一步普及创业知识,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创业,积极摸索特色创新创业培养模式,以提高和培养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积极性。比如许多高校创办了创业学院,此举对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实施《企业学校双导师制度》,教师作为指引角色,学生为参与角色,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结合学校自身理论指导优势给学生更全面的指导,减少在创业过程中的困惑。建立健全大学生实习基地,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开设创新创业特色课堂,将创新创业课程列入高校学生培养方案的重点考查课程,使之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这对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老师借助课堂教学平台,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变一味在课堂上灌输知识的传统模式,推崇创新,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学生在创新意识方面的引领。鼓励学生在兼顾学业的同时勇于创业,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二)打造完备的创业环境

推进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交流的平台,将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有效联系起来,为广大有志于创业的青年学生和三方合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之成为高校与学生、高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沟通的桥梁。比如校方可聘请行业精英或创业人士作为创业导师,定期举办创业讲堂,为学生指点迷津。设立创业基金和创业项目,构建创业成果展示平台,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创业、分享经验的机会。同时,学校也可多渠道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对接。一可更深入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更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二可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检测、转型升级、人员培训提供智力支持,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步伐,促进高校的产学研建设与发展。

加强高校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合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园,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评估的指标,政府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方面对大学生创业进行一定程度的优惠减免,对于合格的、有潜力的学生创业予以更多鼓励和支持。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学院有机联动,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让更多有创业想法的同学能够创业。让大家富有创意,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同时加强与创业生及毕业生的联系,形成联动机制,通过走访调研等形式深入了解创业生的创业情况,尤其是要了解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要发挥学校的资源、平台等优势,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切实为创业生及毕业生提供有力的帮助,做他们的坚强后盾。

参考文献:

[1]王雅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

[2]万森林,张平.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01).

[3]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01).

收稿日期:2016-12-06

基金项目: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基金项目(编号:212050-008)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创新思维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