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培计划”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2017-05-20 11:47张梅王乐邵瑞梦李宏伟王建明于范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8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创新能力

张梅+王乐+邵瑞梦+李宏伟+王建明+于范芹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 100029)

摘要: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也是难点问题。基于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实培计划”项目中提倡的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科研体系,深化实践育人综合改革。项目如何有效实施是实现其与本科生专业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以及提高创新人才培养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

关键词:实培计划;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60-02

一、引言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检验高校办学能力的重要标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决定了高校必须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创新,培养出品学兼优、专业知识和能力超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1]。北京高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正是在这种大环境、新要求的背景下提出的,该计划包括“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和“实培计划”三个子项目,重点打造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科研平台[2]。其中,“实培计划”是在“开放共享、实践创新、注重特色”的原则下进行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在本科生培养环节中建立和完善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实培计划”包括北京市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项目、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深化项目、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开放共享项目三部分。项目的有效实施能够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全面推进北京高等学校教育综合改革。

我院主要从校内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入手,深化项目和北京市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项目等方面建立完善创新实践科研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所需的综合素质,最终搭建出培养创新人才的综合性实践科研平台。

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要多途径、多方法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也要结合各自的教育目标和实际,不断探索新的培养方式,进行创新性改革和实践。2015年北京市刚启动的“实培计划”项目是以提高学生实习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目的的。该项目的工作重点就是要通过不断加强市属高校与中央高校的资源共享、高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交流,打造规模更大、水平更高的高校实践创新教育平台,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创业就业创造条件[2]。结合“实培计划”项目提倡的精神,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建设:一是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水平。鼓励即将毕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科研创新项目研究中,深入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将科研成果和实习实践的收获融入到自己的毕业设计中来。二是积极开展开放实践创新平台建设。通过“实培计划”项目的开展,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保持紧密联系,建设具备优质实践实训条件、多学科交叉的开放实践创新平台,将学生培养与行业企业人才的需求对接,培养出企业需要、综合素质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加强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训练计划,并支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研究,促进高校与社会各界的协同创新,实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四是实现实践创新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高校实践创新教学的优势和特色,以优质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企合作基地等作为强有力的依托,充分实现教学内容和实习实践的整合互补,实现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

三、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实施模式的探索

(一)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开展大学生科研能力训练计划,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3]。目前开展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主要包括校内已有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以及“实培计划”项目中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深化项目。

1.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是我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项创新教育计划。该项目同北京市教委要求对接,以申报项目库的形式开展,项目分理工类项目和文科、艺术、经管类项目两大类。我院每年有10项左右的理工类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项目要求选题和研究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重视来自生产生活实际和工程实践的真实问题。学生通过方案设计、实验探索、自选指导教师参加科研训练,能够拥有更多实践训练的机会,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项目的实施可以使学生真正了解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发挥自己的专长,锻炼学生自我获取知识、保持独立思考、结合所学和实际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

2.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深化项目。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学生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解决来自企业的实际问题,利于拓展校外教学基地功能,让学生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启动的第一年,我院共获批3项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深化项目,分别与科研院所、化學和纺织相关的公司合作。该项目是个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最有效的途径。通过项目的实施,形成了以服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教务、科研、团学一体联动、协调管理的体制,使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组织管理更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4]。学生能够系统地应用理论知识、挖掘个人创造力,培养大学生敏锐的创新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极大地丰富了创新教育的内涵。同时,在研究中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北京市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项目

北京市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项目旨在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创新项目研究,深入企事业单位,将科研和实践成果融入到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之中。项目启动的第一年,我院获批5项北京市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项目。该项目每年从大四学生中遴选一批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和一定科研创新能力的学生,进入中国科学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及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国内知名科研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学生在学校导师和科研院所导师的“双导师”模式的共同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根据科研院所的实际需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拓展校外教学基地的功能,让学生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合作,进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改性工艺研究。该项目研究了多种改性剂对三聚氰胺甲醛树酯的改性工艺,并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中添加氧化石墨烯,制备得到氧化石墨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复合材料及再高温碳化后得到多孔含氮碳材料。

“实培计划”项目是以“双导师”的交叉培养形式指导我校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毕业设计环节。项目选题集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于一体,研究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期望以“实培计划”项目为契机,带动起学生的科研热情,利用合作单位的优质实验教学资源,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标。

四、结束语

通过“实培计划”项目有效而具体的实施,不仅极大丰富了创新实践科研体系的建立,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学生在高校之外的科研院所接受教育,享受更加丰富而优质的专业、课程、师资、实践科研资源的目的,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同时,项目的开展也提高了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所需的综合素质,最终搭建出培养创新人才的综合性学科平台。

参考文献:

[1]蒋永荣,方成,夏金虹.基于学科交叉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高等论坛,2015,(7):45-48.

[2]刘霄.启动“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实现高教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高教发展研究,2015,(05).

[3]郝智,伍玉娇,张金柱,万明攀.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载体-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71-74.

[4]白文苑.大学生科研训练: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社科纵横,2011,(26)2:161-162.

收稿日期:2016-11-23

基金项目:促进高校内涵发展定额专项—实培项目—大学生毕业设计(NHFZ2016065/001)

作者简介:张梅(1986-),女(汉族),四川巴中人,博士,研究方向:石墨烯及功能纤维。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