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数学教育”现状的研究

2017-05-23 00:45吕澄
中文信息 2017年4期
关键词:数学教育互联网现状

吕澄

摘 要:“互联网+数学教育”是用互联网思维对数学教育的创新,使数学教育发生质的变革,达到水平的飞跃。

关键词:互联网+数学教育 新的学习模式 数学空间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179-02

“互联网+教育”是国家战略“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先锋和新锐,是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有力引擎。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的结果。

“互联网+教育”中的“+”表达的是一种跨界,可以+“品德教育”,可以+“学科教育”,可以+“教育管理”等,每一种“+”都是原有教育层次和水平的升级,一次质的飞跃。本文就“互联网+数学教育”的现状、学习模式和扩大数学空间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

一、“互联网+数学教育”创造的奇迹

腾讯教育报道,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一中高三1579名学生,数学单科有提升的学生为1344名,提升比例为85%,其中提高50分以上的21人,提高30分以上的286人,提高20分以上的655人。该校在2015年高考中荣获数学成绩优胜奖。

距离2015年高考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温县一中引入了“互联网+数学教育”的全新学习模式。学生利用pad进行反馈学习,用最短的时间掌握知识薄弱点和提分突破点。课后,学生自行练习提分密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模型,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产生了巨大连锁反应,成绩在高考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提升。

传统的数学教学都是老师带领学生上课学习、不断的训练做题。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学生需要重复的训练。这种传统方式由于无法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学习状况,不仅使学习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反而会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互联网+数学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使用pad进行反馈和学习,还能得到针对性的提分计划和提分密案。教师不仅可以精确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任务布置,还能通过智能组卷、云阅卷、智能备课等解放自身生产力,在一次又一次的资源分享之中提升自我教学能力。

二、“互联网+数学教育”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

“互联网+数学教育”并非仅仅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也不仅仅是教育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各种教育、学习平台,而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是推动教育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增强教育创新力和生产力的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教育变革。

“互联网+数学教育”体现的是用互联网思维对教育整体及部分创新,使教育发生质的变革,达到水平的飞跃。

一是强化技术对数学教育创新的支撑。例如,图形图像技术、搜索技术和社交网络促进互联网教育形态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化、虚拟世界、云计算、网络视频、课题录制、移动教学等新技术带来了教育教学互动创新模式的形成等等。

二是促进教育众创空间的发展。可充分发挥网络开放创新的优势,聚集网络技术资源,创建各种类型的教育教学众创空间,给学生提供创新学习和创业试验的平台。目前,在改革发展先行的各级各类学校中,众创空间正在大量涌现,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风景线。

三是形成开放分享式创新。互联网技术为创新的开放和分享提供便利与可能。教育主体的创新理念和设想通过互联网进行创新协作和集成,使参与者共享成果、教育教学的创新点迅速扩散发展为创新的线和面。

三、“互联网+数学教育”扩大了数学空间

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有赖于对数学教育数据的利用能力,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促使数学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由于互联网让信息和各类资源的获取变得平民化、敏捷化和垂直化,数学教育數据获得的成本和门槛降低了,教学创新空间变大了,实现教学创新的距离缩短了。

从“互联网+数学课程”“互联网+数学教学”到“互联网+数学学习”“互联网+数学教育评价”,“互联网+”有助于把数学教育中不合理的因素变得合理;帮助教师产生更有创意、更有价值的数学教育点子,提高数学教育效率;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个性化体验和自主发展;实现数据驱动下的数学教育,科学评价数学教育的内容,准确把握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帮助数学教育走出“高负低质”的困境。

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数学教育自身的特色。要达到数学育人的目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 使他们拥有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每个人独立思考, 勤于思考, 善于思考, 有独创精神。“互联网+教育”能够实现个性化的教育,使学生获得真实美好的个性化学习体验。“互联网+数学教育教育”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学情分析系统,帮助学生快速诊断和评价问题,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互联网+教育”使教育走出了学校,跨越地区、国家,全球连成一片,实现了真正的开放。可汗学院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07年,可汗创立可汗学院的目的是让更多人能够享受有品质的教学,经过两年的努力迅速聚集了1000万名学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学校”。

四、“互联网+数学教育”的现状

一边是“互联网+数学教育”的“天堂”,各式新鲜的教学方式正逐渐走进课堂。一边却是“互联网+数学教育”的“荒漠”,老师和学生都还摸不着头脑。面对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实,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孟繁华表示,“互联网+教育”将改变教育,但是不会颠覆教育,更不会颠覆学校的现有体制。

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是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直至最终融合为一的关系。传统教育不是一无是处,互联网教育仍然需要吸收传统教育的精华为其所用,而不是另起炉灶或砸烂传统教育、彻底重建。

这些新颖的教学模式在实际中的应用怎么样?

调查走访发现,有的学校,手机尚属违禁品,被发现之后要没收。有的学校,手机可以带进课堂,当学习工具。有的学校,老师的板书必须写在投影用的白板上。有的学校,学生却可以通过弹幕在PPT上交流互动。面对这冰火两重天的差距,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理性地看待“互联网+数学教育”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我校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平台,推出了许多师生互动的栏目,如“数学家的故事”、“我是小数学家”、“一题多解”等,深受师生的欢迎。通过这个公众平台,任课教师、学生家长都可以看到学生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并会把学生的“奇思妙想”分享到朋友圈。

我校许多老师把互联网技术“请”进了课堂,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手持平板电脑或者手机,随时可以通过网络发表疑问、提出看法,这些内容会即時显示在课件上。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通过网络发送文字在屏幕上讨论问题的教学模式,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便能实现“课程任意选,老师任性挑”的“私人定制”式教育。

在调查中还发现,很多学校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如果学校发现有学生携带手机,会当场没收,并通知家长带学生回家反省,有些家长甚至会当着老师的面把孩子的手机摔碎。所以,像微课、慕课这样的教学方式,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具体推行。很多学校即使具备了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的客观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设施设备仅仅被当作摆设,没有真正利用起来。“互联网+数学教育”真正推广到基层,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互联网+数学教育”学习模式,孕育着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未来的学校将打破固化的组织形态,采用弹性学制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根据学生的能力而非年龄来组织学习。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提供灵活的教学安排,而不是按照传统的学期或者固定的课程结构。打破现有的学制,加强不同学段之间衔接,更好地满足当代学生自主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富有选择、更有个性、更加精准的教育。学校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也会随之变化,学生将会更多地参与到学校的组织管理,各项学校事务都应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成为有主体意识、道德情操、国家意识和世界精神的健全公民。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增加家长和社区在学校决策中的参与度,促使学校从封闭走向开放,学校与社会、家庭形成良性互动,共同为学生创设多元融合的育人空间。

参考文献

[1]豆俊杰,王强,“互联网+教育”:冰火两重天,《辽宁教育》,2015(16):49-51

邱红,“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之开放论坛成功举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1):5-5

猜你喜欢
数学教育互联网现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