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7-05-23 10:09吴勇斯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3期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职业学校创新能力

吴勇斯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方向。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创新学习,挖掘其创造潜能,培养其创新能力,是教学实践中一直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学;创新能力

G633.2

江泽民提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必須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单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要下功夫造就一代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方向。2003年6月我前往广州参加由中国就业指导中心在华南师范大学举办的创新能力培训师的培训,获得培训师资格,现就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我多年来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习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产生需要适宜的气候和土壤。长期以来,受“教师权威”、“书本至上”的影响,创新意识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淡化。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唤醒沉睡在学生头脑中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巧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克服害怕、紧张心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勇气。

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精神。

创新教育要求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坚持主体性原则,教师就要讲民主,变“讲堂”为“学堂”;变只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弘扬主体性原则,就要坚持共性和个性一起抓,既注意对全体的全面的培养,又要注意对个性发展的培养,特别是要重视对创造个性的培养。

2.在教学活动中树立平等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目标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克服偏爱心理,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根本上实现教师由“演员”到“导演”,学生由“观众”到“演员”,甚至既是“导演”又是“演员”的角色转变。这种建立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的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增强学生探索知识的乐趣和信心,树立“不唯书”、“不唯师”,只唯真的科学精神,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创设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创新能力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要营造鼓励和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的氛围,最基本的要求是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学生只要感到生活在一个可预料和可控制的环境中,即知道自己远离对身体有害的环境,没有了恐惧和不安,心里上才会产生安全感,在探索活动中才能够迸发出更多的能量和创造性。心理环境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因此,教师应从以下两方面创设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

构造新型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是平等意义上的“人”,即师生是价值平等的主体,没有高低之分、强弱之分,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信任的关系。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而专制、压抑的课堂气氛则给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造成障碍。作为教师,应淡化权威意识,实施角色转换,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平等相处,和谐交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创设一个心理安全和自由的氛围。

以正面激励为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多欣赏,要营造出积极的心理环境气氛,一旦发现学生有闪烁创新火花的行为和想法时,要积极地评价,把一声声称赞及时送入学生的耳畔,把微笑留在学生的记忆里,让情感进入课堂。学生沉浸在这一美好的心境下,就会不时地迸发出新的创新火花。

二、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质疑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未来社会是以创新为重要标志的社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教育的本质特征。但传统的教师权威,师道尊严仍然压抑着创造力得以诞生的前提—生疑质疑和提问。这种制约的结果导致:一是学生不敢怀疑不敢提问;二是学生不会提问,提不出问题;三是学生不愿提问。可见,教师在课堂中,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十分重要。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万条,起点一个问。”生疑质疑和提问是创新的开始,而好奇、质疑正好是学生的秉性。在教学中,启发、鼓励学生质疑问题,不仅是学生主体主动参与学习的体现,也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措施。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得质疑学生,使他们先学会提出一般性问题,然后逐步过度到会对教材提出一些“理解性”的问题,并进而能提出更多具有“探索性”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增强了学生求知和创新的愿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质疑问题,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养成质疑问题的习惯,培养善学会问的思维品质、自信心和冒险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从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开展主体性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的重点在于学生的主体参与。著名的教育家奥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得把知识用于实践,独立地去获得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当简单地将知识全盘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善于创造问题环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指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从中得到锻炼,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1.注重学法指导是实施主体性参与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金子珍贵,然而点金术更珍贵;知识和能力重要,学习知识和能力的方法更重要。

任何知识和创新能力都不是天赋的,要获得知识和创新能力,不仅要努力学习,主动参与探索,而且要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探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比学习什么更为重要。

学习书本知识本身并不是唯一的目的,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和创造。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再多,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使他们掌握了获取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即使走出校门,离开教师的指导,也能有效地获取知识和创新能力,则将终身受益。

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学生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更重要的是要有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教师和学生都应把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

2.改革课堂教学、激发主体参与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变政治课教师的“讲台”为学生积极参与、双向交流、学生之间多向交流的“论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舞台。

“师生角色互换”授课活动。即事先由学生集体推荐两位同学来当“小老师”,然后教师把下一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步骤及可运用的教学手段等大致告诉“小老师”,由他们自己准备教学材料并具体设计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如:“维护宪法权威 ”这一课题交给“小老师”上,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参与兴趣,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和组织、协调、沟通的才能。“小老师”联系同学们关注的-些社会热点,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中间穿插有各组同学自编自演的几个简短、有趣的小品,提示当前社会的发展人们宪法意识上带来的正、负效应,加上几位同学有准备的高质量的发言,让全班同学认识到中职学生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的公民。整堂课由“小老师”主持、串讲,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生动活波、情趣盎然,又不乏教育意义,同时有利于学生思维创新和能力培养。

分组竞赛活动。讲市场经济时,我曾让学生为一个惠阳周边一些濒临倒闭的小企业出谋献策。让全班四组学生都参与这次活动,看哪个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的“拯救方案”最切合实际。我要求四组学生思考它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提出“预防性方案”,以谋求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比赛看那一组的方案最具有科学性与操作性。当然在竞赛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对提出的各种方案进行讲解、评析。通过这种 “猜猜看”竞赛式的案例教学,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热情中认真思考市场经济中的有关问题,从而对市场经济具有激发企业经济活力的功能等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通过这一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市场意识等心理素质,激发了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辩论活动。课前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计辩题,在课堂上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开展辩论。对于案例的评判,教师不能一人独揽,应该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看法,在“辩论”中明白是非曲直。《哲学与人生》教学过程中,我运用过以“顺境容易让人成长还是逆境容易人人成长”为主题的辩论赛,通过辩论,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还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新性。

角色体验活动。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编排节目,让学生或体验现实生活,或体验典型角色,或扮演案例中不同角色,使其通过身临其境获得真实感受和内心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

3.加强实践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实施主体性参与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加强实践活动。参加形式多样的实践操作活动是进行开放性教学、拓展主体性参与活动空间的有效手段。如开展社会调查、举办演讲会、主题班会和专题报告等,这些活动不受教学时间、地点、内容的限制,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进行,以学生的自主活动、自主参与学习为主,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开展研究性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置身于開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自主地发现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从中学会如何搜集资料,得出结论,表达思想、交流成果等。开展研究性学习促使教与学传统方式的改变,激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注重学生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设,能给学生提供广泛学习、拓宽知识、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索创新的机会,从而激活了学生各科知识储存,提高和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政治课研究性学习中,同学们基本上能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去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思想认识,从而落实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理论知识、创新能力、思想觉悟相统一的原则,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我认为,在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必然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前沿课题,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索,使其逐步完善,并发挥它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政治课教学职业学校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建设散发生活芬芳的“创智”政治课堂
高中体育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导入研究
浅谈小学思品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