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017-05-24 12:53李芳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创新思维兴趣

李芳

【摘 要】创造力是一个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是教师思索和开拓所必需的。美术教学因其思维方式的独特性,想象力的丰富性,绘画手工操作的实践性等,使它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起着其它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应正确把握这一时期学生创造力的特点,才能对其有恰到好处的学习目标预期和提出恰如其分的学习要求。

【关键词】兴趣;因材施教;创新思维

一、 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开端,是成功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到学习创造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现不少学生对美术没有兴趣,因此学习和生活脱离、对美术理论知识的缺乏,不知道怎样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对美术失去兴趣。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致认为: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悦地学习,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览,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论文导入,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短暂的关注和激情,而要使学生的兴趣长久保持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有一个长久而系统的计划,认真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习惯和个性心理,采用能使学生快乐,符合学生认知习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长久而不间断的鼓励、诱导,才有可能使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长久的保持下去。

二、诱发想像、发挥创造性

想像是学生思维的翅膀,学生一旦张开想像的翅膀,便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飞翔在形象思维的天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教师要通过精炼而艺术的语言,生动又直观的教学及创设好的艺术氛围,积极诱发学生大胆想像,包括对美术创作的内容、色彩、构图等的想像。英国诗人学来说:“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作品就缺乏学生自己的特色”。

三、因材施教,保护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般而言,学生可以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适应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面向全面,以不同的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在安排学习任务及各项教学环节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美国著名的美术课程论专家艾斯纳提出指导性目标与表现性目标的概念。指导性目标由一系列的指导性活动伴随,旨在通过练习活动发展技能。表现性目标则鼓励学生运用一定的技能实现自己的想象和表现目的。例如:在制作动物雕塑——牛时,对于那些造型能力强的学生,他们一般稍加指导便能较好的完成作业。而另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则可以降低难度,在创作前可以让大家谈谈牛的特征,对牛的认识,充分表达自己的创作想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我们只要抓住这些特征,可以进行新颖、独特的想像,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就行了。不要将学生的思想拘束在一个固定模式里,这样就打破了原来的单一的技能训练的指导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按表现性美术教学的要求认识对象、表现对象,在表现中体会美术创作的乐趣,这样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在各自特长方面表现其领先的优势。这种在教学内容组织中,将与意志相关联的指导性目标和情感相关联的表现性目标交替地安排,也形成了节奏上的变化。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孤立地强调任一方面都是片面的。

实践证明:那些独立性强、富有审美个性的学生其想法往往与众不同,其做法也奇怪独特,因而往往也最具有美术的独创能力。而传统的美术教育常常同化人的审美个性,用统一的标准来规范学生的美术学习,限制了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可见,只有重视学生的审美个性特征和差别客观存在,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支持其独创立新,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的学生各得其所的发展,使尖子人才脱颖而出。

四、鼓励求异,保护创新思维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范画以及优秀作品的欣赏,对于作画大都心里有数,但是许多学生喜欢“依葫芦画瓢”,尽管有些学生表现的还相当不错,但就作品而言缺乏创造性、缺乏个性。教师在肯定的同时,应多鼓励他们标新立异、突破定势思维的影响,突破范画等的约束,敢于独群蹊径,与众不同。即便有的学生作品显得幼稚、荒诞或丑陋,但这恰恰是他们的创新意识的流露,有的说不定还体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教师应及时予以保护和激励,切不可挖苦、讽刺学生或将这“一棒子打死”,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能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以及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譬如:我们可以在美术课堂上放一首音乐给学生听,让他们根据各自的感受进行创作,当然要选择一些具有形象性、情趣性、曲调优美的歌曲通过聆听、思考,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总之,学生美术创造力的培养是需要教師不断鼓励与教学理念更新是分不开的,教师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和品质,学生要不断提高兴趣,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善学苦练又勤于探索,不断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创新思维兴趣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