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17-05-24 05:45李廷娇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目标教材

李廷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包办课堂,在课堂上唱主角,忽视学生的地位,一直是课堂教学所摒弃的不良行为。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行为已经遭到声讨。学生回归课堂的主体地位,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已经成为高效课堂的共识。高效的课堂可以比作知识的超市。学生带着激情进入课堂,教师要放手课堂,不必包办得过多,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获取知识的场所,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有人说上课好比是种菜,老师就是看菜园子的,菜种播下去了,就让他们自由的生长了,老师的工作就是除除草浇浇水。其实不然,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当然也不是学生的独角戏。一个高效的课堂就是要由教师传授知识,组织教学的高效到学生参与课堂,掌握知识的高效,最后落实到教学效果的高效。因此打造高效课堂,就要落实教师教的高效和学生学的高效并举,单独强调哪一方面都是不行的。那么高效课堂如何实现呢?浅谈几点看法。

一、高效设计教学内容。

全面、细致、深入地研读教材以及相关的一些教辅材料,准确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加工和整合,从而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方向和最终的落脚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最终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落实上。因此,在课堂目标的确定必须要围绕能够全面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反对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以及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依靠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相关的教辅资料。要做到“三精讲、三不讲”即: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的归纳总结精讲,重点难点精讲;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要突出教学重点,重点的内容要重点讲,无需面面俱到。以上这些工作需要教师在课下备课的环节中完成。

二、高效设计课堂环节,优化课堂结构。

在大的环节上,展示目标,实施教学,检测反馈,小结达标,这些关键环节不能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努力完善自学、精讲、探究、合作、检测、反馈。教学环节必须要做到设置科学合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必须做到紧凑有序,不拖沓,不断流。课堂上,教师不应陶醉于个人的精彩表演与展示,而应想方设法的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听一听、看一看、议一议、试一试、尝一尝、练一练、摸一摸、想一想、演一演等多种活动方式,经历学习过程,强化学习记忆。以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使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发展为主旨的要求的原则。每个环节紧紧围绕着既定的教务任务和教学目标,做到结构合理,任务明确,轰动充分,调控有序,收放自如,时间安排恰当自如。实现课堂的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高效益的目标。要做到老师启发、讲解、总结归纳的实时,适度;学生讨论,探究,合作等活动适时适度,紧凑有序;教师讲解,学生自学,还有师生互动都要体现高效率。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个别差异,要把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的才能与特长都能充分的发展。鼓励冒尖,允许落后,关注全体,因人而异。比如,作业多布置选做题,教学目标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安排都体现弹性,每一个层次的教学设计符合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等等。

要坚持备整册书、设计单元教案,教学要求应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分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渐进。若发现缺漏则及时补救,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习惯。

三、高效使用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一些学科的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使用,演示实验,多媒体及展台的使用,将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但是这些教学手段的使用必须实时适度,不能滥用。如有些老师把多媒體幻灯片代替了板书,一张片子一张片子的放,就像过电影一样,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到头来弄得热热闹闹,学生却什么也没学到,浪费力气浪费感情,没有任何效果。再如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加强管理,不能放了羊,做到小组人人都参与,合作探究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

第四、要做到高效的课堂,教师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首先,要有丰富的知识功底。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掌握一些其他的与教学相关的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天文地理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新课改理论知识以及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产生一些新鲜事物等。“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这句话已经不适应目前信息高速发达的现实了。应该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片海洋”。丰富的知识是征服学生的法宝,有了丰富的知识才能驾驭学生,才能高效的引领课堂。其次 ,有灵活的掌控课堂的能力。一节课若要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对自己的阵地--课堂必须要做到全面的掌控,做好课堂的操盘手,把握好方向。坐镇课堂,镇静自若,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再有,要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传授知识,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对各种实物、模型、图像等的阐释来进行的。俗话说:教师是靠嘴皮子吃饭的。幽默、诙谐、美妙、激情的语言可以感染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而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更重要的是处理教材的能力。灵活地处理教材,能把难懂的知识变得好懂了,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凌乱的知识条理化,把大量的知识规律化,便于学生学习,易于学生掌握,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打造高效课堂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还要不断学习,继续走在课改的前沿。让高效的课堂立足课堂却不囿于课堂,基于教材却不为之所困,让高效课堂是充满艺术的课堂。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目标教材
教材精读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