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暗示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2017-05-24 06:05张卫芹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心理有效性幼儿

张卫芹

【摘 要】语言的暗示就是通过含蓄语言让孩子了解教育者的意图,这样可以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与心理。进行幼儿教育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语言暗示孩子,让孩子从心理上接受。

【关键词】幼儿;心理;有效性;教育

心理暗示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目前教学活动中也普遍应用心理暗示的方式,尤其是幼儿的教育中应用比较多。心理暗示既属于一门新型科学,又属于古老学问,虽然长时间来不少人偶尔会错用心理的暗示,或者是错误解读心理暗示;但近几年来,科学发展渐渐证明心理暗示重要的作用。而心理暗示需要内化成被暗示者自我的暗示才可以真正发挥作用,这种情形下心理的暗示者的权威就显得比较重要,因此需要教育者充分了解心理暗示的方式与基本原理。本文就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幼儿成长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探讨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一、积极心理暗示对孩子成长的作用

1.有助于孩子改正自身缺点

采用心理暗示方式能够改正孩子的缺点,例如:可以在每一个早晨,教育者让小孩闭上眼睛,温柔的告诉孩子希望孩子做的事。使用这种训练方式,可以将教育者的要求传达到孩子潜意识中,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有助于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

孩子学习上如果没有取得好成绩,教育者不应该惩罚或者是讥笑孩子,不然孩子潜意识中就会把惩罚与学习联系在一起,孩子所得到的就是惩罚等于学习的心理暗示。教育者责任就是认真耐心的给孩子讲解孩子还没有理解的一些知识,其中,可以引用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学习故事,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1]。

3.有助于孩子正确使用语言

在教育孩子时,教育者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以及慈祥和蔼的性情,讲话的语气既要温柔又要坚定,不可以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此外,要暗示孩子认真听课,而不是去强迫孩子,以防引发孩子抵触情绪与逆反心理,尽可能使用心理暗示,让孩子从心理上顺从,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4.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要想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就要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即教育者要引导孩子学习,不可以使用暴力方式。这是由于殴打与辱骂方式很容易把这种屈辱意识植入到孩子潜意识中,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例如:“你真无用”、“太笨了”这样的话不能在孩子身上使用,因为这些打击的暗示,孩子比较容易接受,致使孩子朝着无用的方向发展。而教育者应该做的就是在合适的地点与时间肯定孩子的能力,表扬与赞赏孩子,这样孩子潜意识也会认为自己是个好孩子,进而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二、积极心理暗示积极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1.行为暗示的运用

幼儿教育过程中比较常用的心理暗示包含眼神暗示与体态暗示两种类型,体态暗示一般是通过体态、表情与手势动作让孩子理解教育者的意图,使用这些动作可以提高孩子学习的自信。例如:教育亲切的表情可以加强孩子的自信,教育相信的眼光可以增加孩子的勇氣,教育者的鼓励可以给予孩子学习的动力。

2.情景暗示的运用

心理暗示一般会因为暗示者主观的心理因素而受控制,因此,教育者可以采用外部环境刺激主观的心理,进而产生积极心理的暗示。此外,构建良好情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加强暗示的刺激。例如: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角色表演与角色朗读都能够感染性格比较孤僻冷漠的幼儿,让孩子产生积极心理,主动参与角色表演。

3.语言暗示的运用

教育者语言是给孩子心理暗示重要的方式,语言的暗示就是通过含蓄语言让孩子了解教育者的意图,这样可以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与心理。进行幼儿教育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语言暗示孩子,让孩子从心理上接受。例如:一些孩子平时比较淘气,在课上喜欢讲小话,教育者采用批评的方式,根本没有效果;但如果教育者改变教育的方式,在课堂上鼓励孩子,夸孩子表现比较好,这样孩子在潜意识里也会认为自己是个好孩子,进而自觉的遵守纪律[2]。

4.榜样暗示的运用

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对于孩子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在言行举止中对孩子产生心理暗示。家长自身行为对于孩子教育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家长任何时候的都在教育孩子,家长怎么穿衣服,如何与别人交流,如何表现自己的愉快与不快,如何对待仇敌与朋友等,这些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家长脸色与眼神微妙的变化,孩子都可以感受得到,家长思想上一切的转变,都会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此外,教育者也要注意自身形象,尽可能引导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因为教育者的一举一动与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孩子,如:在幼儿园看到教室里有垃圾,教育者要主动的将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这样孩子看到就会学习,养成爱护卫生、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5.期望暗示的运用

教育者对孩子的期望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孩子行为动机与自我概念,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其他方面发展。教育者如果对孩子有高期望,孩子就会产生比较积极的自我期望与自我概念,同时加强孩子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例如:一些比较内向的孩子,虽然课堂上坐姿端正、遵守纪律,但是眼睛总是看向其他地方,经常走神,这种状态发展下去只会影响孩子学习的效率。这时,教育者可以在课堂上说:“小朋友如果上课认真听讲,就会获得一朵小红花,最后看谁的小红花多。”教育者顺势可以表扬走神的小朋友,然后给予一朵小红花,这样孩子就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

总而言之,心理暗示方式仿佛润物无声的春雨,整个过程温和又细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而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孩子发展与成长也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幼儿教育者需要尽可能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猜你喜欢
心理有效性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心理小测试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心理感受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