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7-05-24 09:38于秋存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评议课外习作

于秋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也是薄弱环节。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及分析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低年级写话起步较晚,中年级写片段要求过高,导致学生的作文基础不扎实,这种状况有待克服。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几点:1.不考虑知识的连贯性。认为低年级只让学生学习课本,会认字、写字、做题,就达到目的了,不知道为中、高年级的习作做铺垫,学生的课外阅读几乎没有。2.内容贫乏。学生没有大量语文知识的积累,致使学生写作文时,内容贫乏,写不出来,即使经历了有趣的事情也表达不出来,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怎样安排结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甚至寥寥数语,就把事情写完了,这样的习作效果可想而知。3.指导不系统。低年级没有写作文的意识,三年级以后,没有作文的系统指导,想到什么写什么,甚至一个题目写好几遍,但也不见什么进步,因为没有做前指导,没有评议,没有对作文教学的研究。所以,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提高。二、小学作文教学的对策怎样积累语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指导?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作文教学的模式,可供参考:(一) 课内积累课文的语言都是经过锤炼的,语言优美,都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典范材料,在课堂上和文本对话中训练学生的思维,积累语言,让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并进行仿写,学生不会写作文,模仿就是个好方法。在模仿中体会课文中语句的精练、优美和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也是在进行知识的储存。(二) 课外积累课文只不过是例子。精读、背诵、仿写课文之外,还应该在课外积累。课外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课外可供学生支配的时间也不少,对课外时间的利用也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自己的文章就是多看、多练,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学生作文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积累语汇,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笔生花。1.阅读积累。我制定了阅读序列,低段指导学生读童话、寓言、儿歌、科学小故事、科学小知识等活泼有趣的读物。同时开设儿歌课、故事课、唐诗诵读课。中段指导学生读儿童小说、经典小说、科幻类作品、浅显的历史读物、科普读物。高段指导学生读现、当代文学作品以及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地理、天文书籍和较有品位的科幻作品。在中高段增设古诗、宋词及毛泽东诗词鉴赏。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同时辅以读书方法指导课、读书笔记辅导课、读物推荐课、读后复述课、交流评论课及诗词朗诵会。读书方法指导课和读书笔记辅导课上教给学生具体的读书方法和写读书笔记的方法。读物推荐课、读后复述课、交流评论课上通过对阅读内容的推荐交流、评论,激励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之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提倡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做摘抄,把书中的好词好句拿来为我所用。而且,每篇文章读完之后,要求学生选出一些比较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背诵,并且有意识地在日记和作文中进行运用。2.观察积累。让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身边的人、事、物,仔细观察,及时记录观察所得。一开始教师可指导学生同时观察一种事物,应按什么顺序观察?应抓住什么特点?每一类别都应有所示范。例如,我在讓学生观察小动物时这样引导学生:先观察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再观察它的生活习性。这样,学生明确了观察的方法,才会更加广泛地注意别的同类事物,观察才会有实效。3.练笔积累。通过小练笔,可以使学生长期沉积在头脑中的感知记忆得以复苏,或喜或怒,或哀或乐,尽情表达,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小练笔有三种形式:摘录式练笔、记叙式练笔、感想式练笔。摘录式练笔,摘抄名言警句,摘抄在阅读中发现的优美词、句、段,甚至短篇。记叙式练笔,重在叙述或描写,记录一天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或事、景、物,在记叙的篇幅上由短到长逐步发展。感想式练笔,通过抒情、议论表达情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对文中没有继续说下去或没有说出的部分展开想象4.口语表达积累。口头语言的发展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先导和基础。每天下午上第一节课前让学生轮流进行十分钟演讲,可以发布当天的新闻,可以说自己的读书感受,可以向大家推荐好书,也可以选精彩片段读给大家听,还可以背诵积累的诗、美文等。5.练字积累。抓好写字教学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可谓是“功德无量,利在终生”。抓好写字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业,培养他们观察、分析、综合、表现和创造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逐步养成认真负责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三、课堂是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主阵地。积累是作文教学的准备,课堂教学才是教学的主体。1.进行思维培育,进行流畅写作。思维培育的方式很多,依据作文的命题范围而设计不同的思维培育的方式。我大致归纳了以下几种思维培育的方式方法:写景类文章可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后,用多媒体再现这处景点,让学生观察,引发他们的记忆,使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同时穿插渗透文章的详略及描述景物的方法,提供优美词汇,学生可有选择地加以利用,这样描述更加具体,习作更加生动。写人记事类文章,通过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唤起学生对以前生活经历的回忆,激起他们“我要写”的欲望。对于如何写具体事情经过有时还需做示范指导。感受范文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修辞手法的合理运用,使学生明白优美文章美在何处。这样学生才明白我怎样写好习作。对于感想类文章,则要读懂读透文章,展开讨论后,找到感点,依感点引发议论,写出自己的感想。思维培育这一教学环节的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习作思路打开了,有了写作欲望,便可进行写作,做到口不出声,笔不停止,目不斜视。快速思维,一气呵成,语言在笔端流淌,情景在脑海中浮现。写完后,老师评出写作速度较快,字数较多的学生,给予鼓励。写作时间一般控制在40分钟以内。2.以欣赏者的眼光评议习作。对学生习作的评议,原则是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激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以表扬为主,多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鼓励。首先是师生评议,以集体评改典型文章引路,具体指导如何评改作文。选择两三篇习作,针对习作要求中的共性问题重点讲评,如作者的选材新颖、构思巧妙、细节描写生动有趣、语言流畅简洁等都应有所赏析,提出改进措施。为学生自我评改、同桌互评、小组评议做好引领作用,强调“一作一得”,即抓住每次习作的训练要求,一篇习作训练一个重点项目。其次是自我评改。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参照老师的示范评改,评价和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巡视,对部分学生加以指导。其三是小组评议。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针对本小组每人的作文逐一评议,提出修改意见,使每个人学会评议作文、修改作文。其四是相互评议。 先让学生相互评讲,并提出修改意见,然后修改。评语的字数也由少到多逐步提高要求。最后谈收获,总结习作得失,做到以点带面,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综上所述,小学作文教学的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写作不再是困难的事情,达到让学生乐于写作的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议课外习作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某市委宣传部遴选公务员试题
美术课堂教学评议之我见
宁波:“两官”履职评议“升级”
探索创新 推进“两官”履职评议
习作展示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