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性质与策略

2017-05-24 15:25王玲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概念化学高中化学

王玲

【摘 要】情境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策略而选择的一种或者多 种途径, 没有一種方法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各种方法在特定的场合都有其特殊 作用,均可发挥其独特效果。情境创设的方法必须保持思想的开放性,任何有利 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思维的方法均可用于教学中。【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能更好地利用问题情境引领学生思考、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在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要注重问题的性质与策略。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问题情境创设的实效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一、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性质1)问题情境创设的趣味性著名教育学家乌辛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学中对问题情境创设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精心设计新鲜、有趣、别致的化学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良好生成.例如,在学习“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时,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金属钠的性质,笔者引导学生做了金属钠与水的化学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创设了如下的趣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金属钠为什么会在烧杯中游动呢?真正能使金属钠游动的“幕后推手”是谁?问题2烧杯中原本无色的水为什么变成了红色呢?难道是金属钠施展了“魔力”.根据实验现象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从而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升.2)问题情境创设的层次性心理学理论认为,从思考问题到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的整个思维过程中,根据思维轨迹的长短,学生往往需要经历“微解—短解—长解—新解”4个不同级别的答距,难度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基于学生的思维特性,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时,要特别注重问题的分层性,“由易至难、由简入繁”的设计富有层次性、递进性的问题,在层层递进中促进学生化学思维的良好发展.另外,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化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因此教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也需要有难易的区分,根据学生不同的化学基础,设计不同难度的化学问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创设不同难度的问题,分别针对着不同的学生,充分调动每个层次的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展开教学.二、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1、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 性信息。因此利用实验内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研究和分析获得的感性 信息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探究化学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增加趣味性实验 化学趣味实验能以鲜明、生动、直观的现象与意想不到的结果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产生探究的动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设置或布 置富有趣味的化学小实验。例如,学习“碘”的化学性质时,可以增设“化学画展”趣味小 实验:在学习“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时,可以通过教材上的演示实验2—6“滴水生火” 和补充的“吹气生火”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由趣生疑,由疑引思,自然而然地过渡到 Na。02化学性质的教学上。在此种情境下引入新课,必然收到较好的效果。2、利用日常观念和科学概念的矛盾创设问题情境 日常概念是指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而掌握的概 念。其定义不一定准确,也称“前科学概念”。学习者学习是为了掌握科学概念和科学规律, 而且形成科学概念是掌握科学规律的基础。但学习者在学习之前原有的那些错误的日常概念 或观念,对学生止确的理解科学规律往往有着严重的干扰作用,因而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科 学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习科学规律就是用反映事物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概 念转换学习者头脑中的日常概念。比如人们经常以为“食盐加碘”加的是碘单质;金属上涂 的“银粉”是银等等,这些都是会对学习者学习正确信息产生影响的错误的日常概念。但教 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错误的日常概念或观念,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心理 上的矛盾与冲突,促进日常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3、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尤其是化学,本身就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自然科学。通过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会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运用知识的同时,也明白 了生活中的诸多“为什么”,增强了对化学学科学习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案例:学习原电池之后,根据生活中的金属腐蚀与防护向学生提出问题组: 以下物品采用哪种方法防锈? 海边码头上的钢轨、铁的徽章、放电熨斗的支架、钢刀片、铁制水闸、游乐场 秋千的钢架。 假如你是桥梁建筑师,你将如何考虑桥梁的防锈问题?除了防锈之外,还应该考虑什么?引导学生从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多角度综合的去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 校园内的金属腐蚀现状?如何加以保护? 分析:该案例是贴近生活的比较具体的案例,它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还设计了开放性 的探究课题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总之,问题情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 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地分析教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来创设恰 当的问题情境,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以上只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初步的尝试,还有 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深化和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概念化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