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7-05-24 16:25朱海红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有效性教材数学

朱海红

一、问题背景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正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推进。随着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积极学习并把新课程作为自己专业化成长的契合点,贯彻新课程理念,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势在必行。二、如何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来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让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计算到会计算,从不会应用到会应用;在能力上,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上,从不喜欢数学到喜欢数学,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教师来说,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在成就学生发展的同时,既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教学魅力,又感受到教师自身的价值,同时收获到课堂当中生成的许多鲜活和精彩的瞬间,让教师不断追求永无止境的数学教学,并在快乐教学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里所说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或自制的教具等多种教学手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堂效益。2 、对课堂教学效果认识的几个误区:误区之一:有人认为,好的课堂表现就是有良好的课堂秩序,教师按规定完成授课内容,学生也能认真听讲、较好回答问题。教师任务完成了,学生也获得了知识。 误區之二: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大量的练习是不可少的。课堂上在教师的监督之下,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教师通过讲解当场解决问题。 误区之三: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有讨论的课才是好课,进行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才好。 误区之四:为了增加生动性和直观性,教师应该教学大量使用直观教具或多媒体。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指标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学得不好,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很认真,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有教育专家通过课堂研究认为,有效教学最基本的条件有三个:学生不仅学到了教师传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而且学到许多其他知识;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以后,学生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内容;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三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一个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除具有学习客观知识的特点外,还应成为师生共同构建知识与人生的生活和创造过程。只有当师生的生活、经验、智慧、理解、问题、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课程资源能够真实地进入课程、进入教学过程的时候,教师和学生才会真实地感受到教学过程是他们的人生过程,是他们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学课堂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才有可能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才有可能普遍地恢复课堂应有的生机和活力。1 、关注学生的需求、充分研究学情教师关注到了学生的需求并充分研究学情,同时彼此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机制,教学的效果就可能是最佳的。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之一。因此,要使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应当对学生作出更为深入和具体的分析,为教师备课所用。好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层次感,研讨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点等都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同时,好的构思和创意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都需要对学生有真切的了解。如:学生在认识函数图像方面,能从图像中读取数据,能对数据进行计算与比较,但是能发现一般规律或推断出隐含的结论有一定困难。对学生了解得越清楚,教学中就更能心中有底,通过及时反馈调节教学的重点与进程,就能适时进行质疑、追问,把问题引向深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原有的基础,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倾向和认知规律,了解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数学、学生与课堂的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平等、融洽、开放、宽容的教学氛围.是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2、 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 数学教材不再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以理解或掌握教材上呈现的内容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最重要任务;数学教材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出发点——让学生在教材所搭建的数学活动平台上展开数学学习。采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式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给学生充分探索和交流的机会,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探索式学习方式:即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 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情感化;二是技术化。所谓情感化,就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体现人性化色彩。教师应创设富有情感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轻松地学习。所谓技术化,就是要善于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探索。 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处理、组织等方面多下功夫,适当引入一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实例,使课堂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在数学活动中留意数学中的操作、观察、归纳、猜想和证明的过程,注重理解,学会学习,学习数学地思考,形成提出数学问题的习惯。 3、贯彻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模式 数学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也就是引导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有机整合。改变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方式单一,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的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不断呈现出兴趣性、自主性、探究性,给学生广阔的参与空间.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多彩的问题,给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体现自主、探索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现实的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要成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4、 激发学生的数学热情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同时,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表现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形成数学思想,更能促进在以后遇到相关问题时自觉地动用有关数学经验去思想、去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多做数学实验,注重形成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结合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创设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情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评价方式为自主学习提供动力,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 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面向全体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不要简单地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问题,而是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资源,教学中要充分地合理地艺术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学生之间发生实质性的互动,这是实现教学增值,也是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保证。不仅要为学优生的发展创造条件,还要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课堂中常见教师与个别学生的对话,对话表达出所要学习的内容,其中对话者的想法,得出的重要结果,教师要适当重复或强调,使个别学生的理解成为全体学生的共有知识,从而不断增强课堂效果。6、 加强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业务水平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必须在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方面不断进行自我锻炼和提高,不断超越自我,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教学积极性。在这方面,应着重关注教师的批判性、质疑性、独特性等思维品质,以及教师知识系统、教学监控能力、反思能力等的形成与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教材数学
教材精读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