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2017-05-24 17:26王雁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课堂教学

王雁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在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只有学好语文,才能够为各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语文课堂枯燥、沉闷,失去了其应有的生机。在新课改下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应该有所创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应该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根据新课标的指导,我在这几年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进而形成一点浅薄的认识,现总结如下: 一、 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平等是人与人交流的基础,没有平等就没有发自肺腑的真诚。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学生只是一个容器——知识的容器。在课堂上他们几乎不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必须以老师惟命是从,稍有不慎就会被“一棍子打死”,这种教育方式常常令学生感到压抑,教师也深感教学活动力不从心。而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则更关注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充分彰显他们的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尽可能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看做是课堂的主人,自己只是学生学习的助手、引路人,从而与学生共建一种平等、友好、互教、互学的新型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二、 改变教学模式,培养综合素质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改变教学模式,变教师教为学生学,然后教师对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通过课前提问、课前小测等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思想活动以及对学习方法的掌握等实际情况,这样教师才会了解本次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有了这个切入点,教师就能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遵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规律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变单一的知识传授为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的教应该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激励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变对课文的简单分析为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多练,使学生透彻理解,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教师的教,不是把教材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而是能够比较合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创设教学情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中习题的处理,不能是简单的寻找出答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真正的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例如:我在讲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蝉》、《贝壳》等课文时,关于在文章中找出主旨句这一问题,我引导学生总结出一条规律,那就是在文章的结尾处找富含哲理的句子。并且以此来指导学生的写作,要在结尾处点明主旨,升华主题。学生们很乐于接受,并且成功地用于写作之中。 三、 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是简单的分组讨论,我的做法是: 1、精心选择设计讨论内容。讨论的内堂过于简单,学生一听即会,没有讨论的价值。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精心选择设计问题,要有一定深度,有学生讨论的空间和价值,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然后组织学生根据需要进行分组讨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2、精确把握时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对所讨论的问题应合理安排好时间。讨论时间过少,学生不能充分展开,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讨论效果。讨论时间过长,不能如期完成教学任务,甚至使讨论成了学生的休息时间。 3、灵活进行指导。在合作讨论的学习过长中,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调动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积极性。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有效的组织优秀生对学困生进行帮助,实現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同时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点头我、微笑,都会帮助学生茅塞顿开。 四、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语文以来被认为难懂难学。比如,相同的语句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表达意思,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寓意。因此,针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殊性,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一个“活”字,切忌照本宣科。在语文教学实际中,教师要依据新课程标准敢于脱离教材,拓展教材,联系实际,千万不要局限于课本。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或者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最后获取正确答案。“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例如:在讲授《雪》时 ,我让学生回忆生活的雪景,搜集生活中自己与雪有关的生活照片和图片,写成小作文,再通过网络搜集对比南方的雪景,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后去感悟鲁迅先生笔下的《雪》,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联系实际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 开展竞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由于学生个个都天生好胜,故在学生中开展竞技游戏就是一个有效的办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根据教学实际,设计出符合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的教学内容。如哪些问题适宜抢搭竞赛,哪些经典片段适合朗诵比赛,哪些问题值得进行现场辩论......教师应根据文章特点和学生实际加以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活动中来。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在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工作,从多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改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我的语文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