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K理论下的“学导练三一”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7-05-24 22:18李鹏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学案环节交流

李鹏

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简称PCK)水平。对某些典型课题进行PCK解析,从而形成积累数学教师PCK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提高教学成绩需要高效课堂、培使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需要高效课堂。因此近年来,我一直致力于生成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以课堂教学模式提炼和教学方法创新为突破口,以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交流展示和教师点拨引导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初步形成适合学情的“学导练三一”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导练三一”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既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太原市教科研中心新课堂教学模式“343”要求。即课堂教学要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为主”;要凸显四个环节: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課堂展示交流、达标训练测评;评价课堂教学要抓住:目标、状态、效果进行评价,(即是否有师生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呈现整体的主动参与学习的状态;达标效果如何确)。

二、“学导练三一”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

1.明确目标: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的展示在学案的最前面,上课当学生拿到学案时,就能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从而确立本课学习重点,使师生都能有的放矢。

2.温故互查: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以在小组内互查与本课时有关的旧知识,可以组员复述,组长纠正;也可以完成老师设计的题目,组内交流,做到温故知新,体现新旧知识的联系。这一环节不必每节课都有,视具体情况而定。

3.设问导学:首先,让学生在学案中问题的引导下,阅读教材或思考问题,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初步获取知识,并完成教师设计的自主测评题,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发现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在小组内分享自主学习的成果,交流、解答在自主自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问或释疑。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设计学案时既要能由浅入深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又要能针对本课时的难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深入思考,在讨论、辨析中明辨事非,突破难点和疑点。学案要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特别要避免将学案设计成阅读提纲和练习题组。(2)做好巡视监督工作,既要杜绝个别学生游离于学习之外,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为后续点拨、引导积累资料,使讲解、点拨更有针对性。

4.展示点拨:学生自主学习、组内交流后,教师组织全班的合作,即展示交流。展示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本节重点的例题、习题的讲解、分析,由小组代表完成,教师总结提升;二是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有的小组提问,有的小组回答,教师则点拨、分析、讲解或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 这里,教师的作用表现为引导、点拨、讲解、示范。引导、点拨实际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自学、讨论、展示、反馈、小结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点拨。讲解、示范也必不可少,当学生归纳总结散乱或不完善时、当知识比较难懂,很难探究获得时、当学生运用知识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总之,当只靠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教师的讲解、示范。这就是“学导练中的”中的“导”、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5.达标训练:针对本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例题和习题,使学生习得的知识技能进一步落实、深化,让学生理解内涵,掌握规律,规范解题。

6.达标检测:针对本课时的核心目标,设计5分钟左右的检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当堂反馈检测结果,并对遗留问题进行再次解决。这一环节保证了了师生都明确本节的达标效果,为教师课后辅导和再次备课都提供依据,保证最大限度的达成课时教学目标。

以上六个环节中,第一和第六环节是固定的,安排在每节课的开头和结束时,时间大约共5分钟;其余几个环节在一课时中可以依次进行一轮或按教学内容的需要循环几轮,时间相对集中在课堂时间的35分钟内,是课堂的主要环节。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和教育界同仁们共同探讨、进步。

猜你喜欢
学案环节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比例尺(一)”导学案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