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主题式情境教学

2017-05-24 22:29赵辉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主题式情境数学

赵辉

【摘 要】“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特点。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那在课堂教学中怎么进行恰当的“情境创设”呢?本文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主题式的情境创设”的教学,并就此对小学数学低年段的教学进行有益的实践探索。以下是本人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从问题的提出;制定计划;行动实施;行动收获与思考而进行论述。

【关键词】数学;课堂;主题式;情境

1、新课程理念的呼唤。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现在许多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都重视把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生动的具体情景中,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实践新课程,追求新课程下的理想课程,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课程呼唤情境的创设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2、新课程实施中 “误区”的召唤

一个有效的情境,引发学生他们积极思考,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主要是在情境创设上,一些热闹、牵强的 “变味”、“走调”、脱离学生年龄生活的、难以理解的教学情境让人忧虑。有些情境也只有热闹的形式而没有深层次的体验和数学思考,它忽视了情境创设的目的性、实效性。

那如何实施新课程理念,如何根据我校九村联合办学的生源特点,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反思新课程实施中的“误区”其弊端源于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情境創设的把握,教学设计技能的欠缺。因此, 我确立了“小学数学课堂主题式情境教学”的行动研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问题是现实生活数学化的结果。有意义的学习一定要把数学内容放在真实的且有兴趣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的自然语言逐步抽象到形成的数学问题。

所谓数学“主题式”教学是以“数学课程标准”为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将数学学习的内容设计成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生动有趣的数学“主题”活动,将结构性的数学知识有机地加以整合,学生在一个个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数学“主题”活动中,主动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在“主题”活动中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学会交往,同时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

3、计划的制定

从文本、学生和教师三方面着手,本人根据具体的数学知识点和分析学生的学情,以及自身的特点来创设主题式问题情境,并在实践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并利用学习评价来检测问题情境的有效性.

3.1、研究文本.教师在备课时,主要研究文本的知识点创设怎样的主题式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具体分为:在计算教学时,需要怎样的问题情境;在几何图形的教学时需要怎样的主题式问题情境;在概念教学时,要怎样的主题式问题情境,或怎样结合主题图创设问题情境等。不同的教学内容时,是否一定要创设主题式问题情境,需要时怎样的主题式问题情境有效。

3.2、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于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经验与体会,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和见解,教师要为学生个性的展现提供机会,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重视学生发展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还要考虑小学不低年段的学生的问题情境怎样才有效。

3.3创设主题式问题情境。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能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把握准知识目标和学生的知识起点,创设有趣、有用、易操作、可探索的主题式问题情境。把主题式问题情境故事化,把主题式问题情境活动化,把主题式问题情境生活化,把主题式问题情境开放化。

3.4反思主题式问题情境的有效性。

(1)、主题式问题情境在学生的学习情感中的有效性。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感,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

(2)、主题式问题情境在学生的学习中过程中的有效性。观察学生是否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学生是否经历了学习过程。

(3)、通过学习评价检测主题式问题情境的有效性.根据学生课堂发言的准确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状况,课后作业的正确率来反思情境的效果。

总的来说,创设课堂主题式情境是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研究数学,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的。我们进行的主题式情境教学只有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主题式教学,才能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实施方案, 选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有效的主题式情境创设的方法、策略.实验表明,创设课堂主题式情境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课堂实施能力,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学会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虽然本人进行的数学主题式情境教学还在探索实践中,但已使我们深感到数学情境教学创设任重而道远,对我们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数学教育哲学》,郑毓信,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9.

[3]《数学新课程标准与主题式教学设计》, 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朱德全

[4]《课程改革和学习主题构建》,科学出版社 , 2004.5

[5]《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讲座》,陈爱君,2007.11

猜你喜欢
主题式情境数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主题式课程整合的价值、困境与改进
小学数学和科学学科主题式整合的教学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议“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餐饮服务教学中运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