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对策探讨

2017-05-29 07:13张光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复发率肝硬化

张光明

【摘要】 目的 观察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9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依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化护理,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出血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5.35±8.32)h、(13.25± 4.26)d。对照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8.43±10.25)h、(18.24±5.27)d。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67%、4.44%、95.56%, 均优于对照组的22.22%、17.78%、77.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全面化护理可以有效减轻疾病症状, 提高患者满意度, 值得推广。

【关键词】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复发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1.080

肝硬化属于消化系统疾病, 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率高的特点。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是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1]。有报道指出[2], 优质的护理干预对预防和降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次出血率及其他并发症具有十分理想的作用和意义。基于此, 本文选择了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 并予以分组护理, 选择最佳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方案, 现叙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总计90例, 均为本院消化道内科自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男53例、女37例, 年龄最小21岁, 最大78岁, 平均年龄(40.64±9.26)岁。依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5例。

1. 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化护理干预。①基础护理。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入院后据医嘱予常规护理, 同时,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帮助患者进行常规清洁, 保证皮肤清洁性及口腔清洁性, 从而在根本上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3]。②急救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表现和基本信息进行护理评估, 并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予以对应的预见性护理操作, 在医生的嘱咐下, 配合主治医生高效的完成急救处理。③心理疏导。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的特点, 多数患者往往无法立即接受病情, 无法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此, 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的与患者交流, 尽可能的满足患者需求, 予以患者支持和鼓励, 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4]。④饮食干预。护理人员在针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期间, 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和指导。针对临床伴有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 建议患者短期禁食, 待症状逐步缓解后, 以易吸收的流质和半流质食物为主, 并根据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逐渐调整和增加饮食种类, 保证营养的均衡性, 为患者提供热量[5]。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出血复发率、并发症(肺部感染、肝性脑病)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护理满意度参考文献[6]分为非常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较为满意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5.35±8.32)h、(13.25±4.26)d。对照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8.43±10.25)h、(18.24±5.27)d。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出血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 观察组有3例患者再次出血, 出血复发率为6.67%;2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2例非常满意, 21例较为满意, 2例不满意, 護理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有10例患者再次出血, 出血复发率为22.22%;5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3例患者并发肝性脑病, 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15例非常满意, 20例较为满意, 10例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为77.78%。观察组患者出血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作为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 一旦出血量过高极容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是肝硬化并发症中危害最高的并发症[7-12]。由于肝硬化患者对肝硬化及常见并发症认知的不足, 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 依从性较差, 增加了疾病治疗难度, 并延长了治疗时间[12-16]。结合本次实验研究内容, 选择了9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 并分组予以全面化护理及常规护理。结合所得结果, 实施全面化护理干预服务的观察组, 患者的出血复发率为6.67%、并发症发生率为4.44%, 护理满意度为95.56%;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服务的对照组, 患者的出血复发率为22.22%、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 护理满意度为77.78%, 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 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全面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降低和控制再次出血及肺部感染、肝性脑病的发生, 缩短出血时间, 更加符合临床治疗及患者的生理需求, 全面化护理作为行之有效的护理模式, 值得予以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宋明芳.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18):7-8.

[2] 贾运乔, 周彩丽, 冯小涛, 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效果分析.河北医药, 2016, 38(17): 2700-2702.

[3] 辜莹, 陈帆.预见性和针对性护理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31):5-6.

[4] 马艳环.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5):643-645.

[5] 朱素尧.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5):32-33.

[6] 邢华.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对策探讨.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3):265-266.

[7] 李正琴.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对策探讨. 生物技术世界, 2016(1):147.

[8] 沈琼, 胡丽娟, 葛梅.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14):14-15.

[9] 李德勤.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安徽医药, 2011, 15(10):1322-1323.

[10] 蘭岚, 杜金梅. 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 33(1):55-56.

[11] 王彩莲, 高全乐. 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30):21-22.

[12] 任绍燕, 陈叶.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 医药前沿, 2013(35):289.

[13] 宋巧英.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29(7):286.

[14] 王金华.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进展探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2(11):151.

[15] 邓金美.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 10(10):374-375.

[16] 张莉, 胡青, 聂海燕, 等.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12):258-259.

[收稿日期:2017-02-23]

猜你喜欢
上消化道出血复发率肝硬化
甲硝唑联合银尔舒治疗阴道炎的价值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诊治效果分析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肝硬化的中医辨证用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