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服务的智慧社区构建分析

2017-05-30 10:48王杨石翠
现代盐化工 2017年6期
关键词: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服务

王杨 石翠

摘要:构建智慧社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城市发展新理念,转变城市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效益的城市发展战略。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基层信息化,是城市信息化、智能化的深度表现。发展智慧社区对丰富和完善社区功能、转变居民生活方式、缓解城市发展压力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智慧社区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层化、城市治理能力的细致化中的基础环节。智慧社区建设也是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托。文章对面向服务的智慧社区构建进行分析。

关键词: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服务

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中国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35%,辽宁省城镇化达到67.7%。社区成为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基层组织。智慧社区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走向深入发展阶段。智慧社区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与人民美好生活水准的重要指标。

智慧社区的创建可以改善民生、企业创新、政府提效。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一致的。技术创造服务,服务定义生活。智慧社区的技术支持主要包括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与计算等新兴信息网络技术,服务于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l]。社区作为政府的基层管理组织正经历着智慧化的过程。智慧社区不局限于社区的政府管理功能,更侧重于服务于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服务于居民生活关注的是提高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

1 智慧社区简介及发展现状

1.1智慧社区简介

智慧社区建设是以新技术引导社区发展、使生活方式舒适化、服务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承载着现代城市智慧化的发展理念,智慧社区建设是智慧城市的基层服务单元。社区是城市居民聚居的主要组织形式,智慧社区是居民齐聚和活动的新型载体,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传统社区的功能包括管理、服务、保障、教育和安全稳定等[2]。智慧社区的建设不会削弱传统功能,服务质量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这些功能的存在价值。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家庭等,管理和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从就业救助,到社保医卫;从教育培训,到公益环保等。

智慧社区的理念是民生为本、智慧经营、服务至上。智慧社区服务以生活细致化、服务细节化、管理信息化、应用规范化为目标。其依托于政府的指引,社会资源的整合,社区和物业的通力协作,服务于居民,在多方之间实现利益均沾、共利互赢。其可以实现社区治理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政府服务管理的智慧和亲民水平的发展,是构建21世纪新型智慧社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1.2智慧社区发展现状

伴随智慧城市的发展,社区智慧化和智慧社区建设开始进入公众的生活。政府引导、企业建设、服务于居民、定位于社区是智慧社区发展的要素。智慧社区服务体现的是高效、人性和互动的社区服务需求。其包括社区公共事物经营、居民个体需求服务、政府业务处理、企业经营服务等。公共服务主要面向的是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社区养老、心理咨询、社会保障、卫计文体、百姓互动、老年中心、缴费支付等。社区便民服务主要包括维修服务、商品配送、外卖、智慧家居安防、家政服务、搬家、保姆、社区一卡通等。政府业务处理主要是各种利民便民服务等。企业的经营服务通常围绕便民服务展开。

智慧社区建设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l)服务。服务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向谁提供服务?居民、企业、政府都可以从智慧社区中受益。谁提供服务?大家都是服务的提供者。提供什么服务?满足三方发展需求。

(2)平台。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服务?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服务平台化向对方提供服务。

(3)管理。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智慧社区的管理趋势是从他治到他治与自治共存。

(4)内容。内容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智慧社区提供什么服务?与改善社区生活质量、提高管理水平相关的服务。

2 智慧社区的构建

2.1智慧社区的发展方向

智慧社区的存在和发展价值在于以技术发展为支撑,以服务民众为中心,以服务质量为发展生存之道,管理提升服务,服务决定发展。智慧社区建设需要摆脱政府单一主导的建设模式。企业主建获利,居民参与获益,政府引导发展是智慧社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智慧社区采用差异化发展策略,注重自身发展实际需求和周边居民情况。例如老旧社区的居民老龄化比例很高,智慧社区发展应以此为建设重点。智慧社区建设应服务于智慧养老的需求,其宗旨是老有所养、病有所治,子女可以安心工作,政府可以方便管理。其可以依托于物联网、互联网、手机APP等技术,在社区、老人、家庭成员、医院等关系户建立信息监测、医疗救治、家政需求等服务,智慧社区可以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家属和平台。一键式方便服务、智能穿戴等功能服务可有效降低老年生活风险,提高老年生活质量。如果是新建小区,新生儿的比例较多,智慧社区建设应侧重教育医疗等需求的智能化。

智慧社区发展是需求推动应用发展,市场决定社区智能化。居民的生活需求、企业与市场的供给侧改革、政府的简政放权,都是智慧社区发展的无形之手。智慧社区的需求需要有人投入、有人买单、有人受益。市场化需求决定了智慧社区建设可能是一个无底洞,选择好方向切实满足市场需要,才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智慧社区的发展方向是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技术的进步、需求的改变,淘汰的是技术,而不是数据和服务。在企业和政府之间存在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源可以通过智慧社区焕发其生机和价值,信息孤岛频现的格局才会被打破和消除。

智慧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其可以作为治疗城市病的药引。城市病来源于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各种资源的不合理分布。智慧社区可以为城市问题做减法。其主要方式是将资源的分配和使用通过智慧社区平台予以有效应对。例如,已经采用的垃圾分类与智慧社区结合,可以提升垃圾处理、改善环境卫生。

2.2智慧社区的评价

智慧社区的成功与否或建设质量高低需要合理的评价指标。习惯上,智慧社区的建设以某一社区服务平台的建立与使用作为重要衡量指标。例如,社区管理服务平台的建立,将互联网、热线电话、手机应用程序、微信、终端查询等方式提供服务,其整合的是社区范围内的人、财、物等资源,其核心服务是围绕着社区的居民、政府和企业的需求展开,管理是其成功的保障,其覆盖范围应包含就业、医疗、救助、社保、养老、法律咨询、居民办事、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等社区的各种服务,这些服务是居民美好生活实现的现实需求和发展需要。

2.3智慧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智慧社区建设中存在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智慧社区的进一步发展。首先,智慧社区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均衡,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了这一问题。其次,不同部门,不同企业建立了不同的社区服务平台,导致了部分资源的重叠与投资的浪费。构建的智慧社区应用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数据平台不能共享共用。再次,智慧社区的发展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不同融入新技术和新理念,前期建设的智慧社区落后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最后,智慧社区的建设,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缺少互动,智慧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在三者之间的平衡倾向于政府和企业,忽视了作为智慧社区存在价值和根基的居民的利益。

3 结语

智慧社區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技术的进步、经验的积累、需求的变化是智慧社区建设的三驾马车。任何一个成功的智慧社区建设都离不开合适的服务模式、合理的实施机制以及立足服务的出发点。智慧社区建设需要依托的是技术的进步,搭上城市发展的主要列车,为居民打开一扇安全、快捷、方便的生活之门。

[参考文献]

[1]张鹏.智慧社区公共服务治理模式、发展阻碍及整体性治理策略[J].江淮论坛,2017 (4):70-76

[2]汝军红,张李杨.新型城镇化下传统社区环境变迁与功能整合提升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4):347-351.

猜你喜欢
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评价研究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智慧社区”的养老生活
以试点带动打造“智慧社区”助力居家养老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