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机制研究

2017-05-30 17:04于清跃于荟张云良
现代盐化工 2017年6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化工高职

于清跃 于荟 张云良

摘 要:文章通过对化工高职创新创业要素分析,提出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培养、师资力量建设、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以及创新创业实践要素,并探讨了化工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机制。

關键词:化工;高职;创新创业

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的高职教育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建设理念先进、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全国高职院校将发展重点从规模扩展投放到质量提升上来,是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根本目标。专业建设是优质高职院校工作中的主题[2],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职毕业生需要在专业实践的核心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实践。

1 研究内容

1.1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转变创新创业教育思路,拓宽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学校将技术型与服务型人才培养观的专业设计人才培养计划转变为技术型、服务型与创业型人才方向,将创新创业意识教育从单纯的就业教育向就业与创业教育转变[3]。为此,学校广泛利用社交平台、移动网络、海报以及广播等多种形式,宣讲身边创业创新成功案例,调动广大高职学生创业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更多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在社会经济大潮中走自主创业的道路。

1.2加强创业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有效开展创业创新教育,学院化工专业建设了一支具有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专职创新创业师资团队。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团队具有丰富教育、研究与企业经历。团队成员具有渊博的学识背景,知识体系更新快,成员博士比例达到30%以上,硕士达80%以上。具有企业委托或者企业项目研究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70%,其中具有中石化直属研究院以及中石化直属企业项目经历技术人员比例达到50%以上。加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与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培训结合考核,打造创新创业后备力量。为此连续多年,每年选派教师参与江苏高校校长与骨干教师境外做访问学者研修项目,参加德国校企深度合作“双元制”、澳大利亚校企合作“TAFE”以及美国校企合作的社区化“合作教育”[4]等职业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针对不同经历与教育背景的教师,进入专业背景企业进行一线工程挂职锻炼。学院还定期聘请创新创业企业家、专家和毕业学生到学校宣讲和兼职授课。这种内外结合、专兼结合的多元化的创业创新教育与实践师资队伍,有力促进了学院以化工为主的高职创业创新教育。

1.3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理论以课程形式,由教师通过课堂、实验室或者其他实践平台,学生通过具体创新创业项目实践习得。通过组织具有创新创业理念的教师,结合其企业生产与科研项目实际,从学校和国内外实际情况出发,编写校本创新创业教材;修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课程体系,或者将创新创业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中,让每一位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创新创业理念,了解本专业的创新创业的出发点和需要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1.4构建创新创业实践体系

实践是检验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创业创新教育实施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高职院校应结合学院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建立多元化、多形式的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平台,化工高职创新创业实践要素如图1所示。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实训环节,依托企业资源,建立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训练基地;其次,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俱乐部、校内实际创业等实践活动,为广大高职学生进行多渠道的创业创新教育,为引导高职学生进行创业创新活动提供实践场所。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广泛开展与高职化工专业紧密结合的社团活动。通过开放专业实验室,引导学生进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自主开发实验。着力高端技能训练装置建设,将传统的实验装置到虚拟的仿真加实操装置,逐步向高端智能化训练装置过度,实现实操、分析、预警、改进、纠偏等多功能复合,为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保障。利用专业教师承担企业的真实科研项目为支撑,吸纳学生参加项目研发实施的全过程;通过学生参与南京金浦锦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二氯丙烷深加工技术研究”、江苏常丰农化有限公司“废旧活性炭再生利用”以及“江苏省基础教育英语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等具体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实施全过程实践,寻找到化工高职创新创业实践成功的外在原因、内在动力和存在问题,评价了学生全过程参与所达到的创业创新实践效果。

2 结语

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教师在开展科研项目的同时,对参与其中的化工高职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指导,项目指导与实践研究实时互动。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来源于企业强烈的实际需求,企业、学校以及参与师生实行激励机制,激发化工高职进行创业创新实践活动的原动力。

化工高职生在校阶段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时期,引导他们通过具体企业项目进行创业创新实践,达到激发创新意识和勇于实践的效果。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尤其是通过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的实施,寻找化工高职创业创新实践成功的外在原因、内在动力和存在问题,评价学生全过程参与所达到的创业创新教育与实践效果,形成化工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机制,达到指导化工高职学生成功创新创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常青,李力.高校“多维型”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建设与运行机制[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217 (1):140-144.

[2]程清.战略转型与创新人才培养——在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看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C].沈阳:沈阳科学学术年会,2013.

[3]孟庆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研究,2015 (2):22-26.

[4]宋之帅.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化工高职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一起化工安全事故的警示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应用化工第43卷(1~12期)目次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