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陈述中的成语使用及其功能调查

2017-05-30 03:55殷志平
语言战略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企业文化成语

殷志平

提 要 本文考察了257家民企企业文化陈述中成语的使用情况,分析了相关企业运用成语构建企业文化的实践,发现用成语构建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文化建设与中国社会文化的情景相关性,较好地把自强不息、和衷共济、抱诚守真、厚德载物等优良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应用到当代中国的企业文化构建中。

关键词 成语;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陈述;本土构建

Abstract This study surveyed the use of Chinese idioms in the business culture statements of 257 private companies in China, and analyzed these companies practice of the idioms in their business culture construction. From the survey and analysis, we found that those companies which used idioms made closer connection between their business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Chinese social culture and better application, in business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self-improvement, working-as-one, cherishing-and-adhering-to-honesty, self-discipline and social commitment and other Chinese cultural morals embedded in idioms. This study is of significance for Chinese companies in their construction of native business culture.

Key words idiom; business/company culture; company culture statement; construction of native business culture

一、研究背景

當前,企业文化研究中出现了基于民族文化的本土化取向,学者们从理论建构和实证调查两个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积极作用。在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上,李海等(2005)经过调查发现,传统文化、市场经济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这三种社会文化中,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内涵的影响最大。在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影响的具体内容方面, 诸多学者认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道之以德”“正直诚信”“追求卓越”和“重教化”等传统文化有利于建立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郑裕正 2013),它们形成了中国企业管理最基本的特点(刘明顺 2000),铸就了中国企业文化的鲜明特征(杨懿 2005),与当今中国企业文化主要内涵一脉相承(王长斌、时旸 2008)。在实证研究方面,魏钧、张德(2004)通过对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的开放式问卷、焦点访谈和对30家企业的调查后得出结论,中国企业遵从制度、争创一流、和谐仁义、社会责任、客户导向、平衡兼顾、创新精神、变中求胜等价值观维度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李海等(2005)对2002年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评选的30家中国企业文化优秀奖企业的企业文化关键词进行分析和提炼,发现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关键词有22个,占关键词总数的46%,出现频次为188,占关键词总频次的68%,其中出现频次前9位的关键词分别是进取、创新、人本/员工、团队、诚信、敬业、亲和、速度、社会/国家/人类。

这些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证明了企业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关系。进一步的问题是,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企业文化之间如何实现贯通?当代中国企业要有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从话语分析角度来讲,文化可以理解为社会成员共享的象征和意义体系,而意义虽然不是全部但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和话语行为构建的(Alvesson 2004),比如企业文化陈述,就是通过语言来构建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实践。而在撰写企业文化陈述时,恰当选择语言要素可以较好地帮助人们将传统文化内涵承载到企业文化的概念和体系中。我们以成语为例来理解语言要素承载传统文化内涵的作用。

第一,成语具固定的结构形式,表示固化的意义,相当一部分成语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同时成语还活跃在当代,为人们习用,当人们说出一个成语时,在表达人们当下思想的同时,也唤起了成语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李大农(1994)认为,汉语成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 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汉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以及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体系。莫彭龄(2011)指出,成语是汉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精华所在, 蕴含深刻的哲理。因此,在撰写企业文化陈述时运用成语可以较好反映民族传统文化内涵。

第二,文化不仅是一种意义体系也是一种价值体系。汉语成语象征、包含了作为意识形态的汉民族的思想和信念体系,也暗示了中华民族对成语所包含意识形态的信奉,诚如费孝通(2012)所说,俗语“是中国人的信条”。成语的语义“已经被社会约定俗成,只要使用该成语,就意味着已经认同了该成语所蕴含的基本语义内涵,就无须解释为什么……的理由”(杨建生 2016)。因此,运用成语构建企业文化具有较好的教化功能。

第三,汉语成语具有艺术表意功能和审美价值。大多数汉语成语具有结构对称、韵律和谐的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偶为佳”的美学观,在表意之外, 汉语成语还能为使用者带来某些艺术的情趣和审美的愉悦(李娴霞 1995)。企业文化陈述中使用成语,易于接受,可以有较好的传播效果。

基于以上讨论,我们推断,当代中国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时,会利用成语来表征、构建企业文化内容,从而把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到当代中国企业文化中。当然,不一定是所有的企业,也不一定是企业文化陈述所有内容都会用成语,但我们的目标是考察汉语成语在企业文化陈述中的总体使用情况以及成语在哪些维度上用来构建企业文化的内容。

二、研究对象和范围

本文考察民营企业在其企业文化陈述中使用的成语,分析成语形式企业文化陈述所反映的企业文化特征。企业文化陈述是企业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通常包括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行为规范等内容。虽然对企业文化陈述是否体现了真实的企业文化尚存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显性形式的企业文化陈述是企业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生产、传播和管理企业文化陈述是一种重要的企业文化实践。

由于本研究着眼于探讨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企业企业文化构建的作用,理论基础上主要参考国内相关研究。在国内现有研究中,企业文化的测量大致有维度分析和关键词分析两种。维度法以曲庆(2007)和刘理晖、张德(2007)为代表,该法根据逻辑关系对企业文化特征划分层次类别。曲庆(2007)根据空间层次由微观到宏观把企业文化维度划分为四个层次: (1)个人类: 以个人为重心, 与个人需求和满意有关, 界定组织对个人需求的假设及如何让个人满意;(2)人际关系类: 与组织中个人之间的关系有关, 规定在组织中人与人应如何互相对待, 包括工作方面和非工作方面;(3)组织类: 以组织为重心, 与组织活动和组织利益有关, 界定组织活动的方式、特征以及为了组织利益而对个人提出的要求;(4)组织与环境类: 说明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包括对组织的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组织与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关系的界定。刘理晖、张德(2007)首先将企业文化分成对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判断和组织对管理行为的价值判断两个角度,然后将前者细分为股东、客户、员工和社会大众四个维度,将后者细分为动力特征、效率特征、秩序特征与和谐特征四个维度。关键词法根据主题和语义关系对企业文化特征划分层次类别,但不探究不同类别之间的逻辑关系,本文开头介绍的理论研究以及魏钧和张德(2004)、李海等(2005)的研究采用的都是关键词法。本文的分析结合上述两种方法,在次序上先把收集到的成语按照主题和意义归类得出关键词,然后根据逻辑关系对关键词进一步划分层次维度。

本文考察的对象是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以下简称“民企”),之所以选择民企,是因为民企直接产生于中国本土,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较好地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是基于中国情景构建企业文化的积极实践者。

三、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以上述榜单为依据,通过网络搜寻目标企业官网,发现部分企业在官网首页有企业文化栏目,有的企业虽然首页没有专列企业文化标题,但在“公司介绍”“走进××公司”板块列有企业文化陈述的内容;也有的企业没有官网或有官网但没有企业文化板块,还有的官网虽然有企业文化的标题和板块,但内容是空的,所以最终获得257家民企企业文化陈述的信息。在获得企业文化陈述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其中出现的成语。成语的鉴别参照的是《成语大词典》①。

(二)分析方法

对使用成语频次的统计,通过汇总和合并相同成语获得;对企业文化关键词归类,依据成语表述的意义和主题进行;对企业文化维度的分类,参照曲庆(2007)和刘理晖、张德(2007)进行。

四、结果与讨论

(一)企业文化陈述中成语使用情况

企业文化陈述中成语使用数量统计。在257家民企企业文化陈述中发现有124家使用成语,占具有企业文化陈述的48.25%,共发现成语242条,使用成语企业平均每家使用1.95条。具体见表1。

表1表明,在我们获得的企业文化陈述文本中,有将近一半民企使用成语来构建企业文化的价值体系,这初步证明了前面的推断。今天跻身500强的民企,大多在实践中积累和发展了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企业文化,用蕴含中国社会和民族思维、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成语来构建企业文化价值体系是一种自然选择。

企业文化陈述中使用成语频次统计。在民企文化陈述中出现的242条成语中, 使用频次最高的是“精益求精”,出现了17次,频次为13、12、10和9的成语都只有1条,分别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德才兼备”“雷厉风行”,频次為8的成语有2条,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频次为7和6的成语都只有1条,前者是“坚韧不拔”,后者是“脚踏实地”,频次为5的有2条,它们是“锲而不舍”“言必信,行必果”,频次为4、3、2的成语分别有6、10和14条,频次为1的成语有60条。具体情况见表2。

(二)企业文化陈述中运用成语的方式

民企在企业文化陈述中使用的成语主要是四字格,也存在四字格以外的形式,其中六字格的2条:“言必信,行必果”“ 玉不琢,不成器”,其中前者出现了5次;七字格的1条:“三人行,必有我师”;八字格的2条:“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还使用成语变化形式,有的直接引用成语出处的句子形式,如“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有的对成语形式做了改造,如“大地厚德方能载物”“得意不忘形,功高不自傲”“先求同,再求异”。企业文化陈述中的成语绝大多数是褒义的,被引用时大都是正向使用,但也有反向使用贬义成语的例子,如“徇私舞弊”“投机取巧”“结党营私”“朝令夕改”,但引用时都在这些成语前加上“反对”一词,“约定俗成”虽然不是贬义的,但对于提倡按流程办事来说,引用到企业文化陈述中时仍是反向使用。

(三)企业文化陈述中成语所对应的企业文化关键词归纳

根据语义对民企企业文化陈述中使用的成语归类合并,得到“人尽其才”“和衷共济“抱诚守真”“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身先士卒”“德才兼备”等7个关键词。这7个关键词的内涵是:“人尽其才”包括人尽其才、任人唯贤、不拘一格、知人善任等,“和衷共济”包括和衷共济、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群策群力等,“抱诚守真”包括抱诚守真、一言九鼎、言而有信、心口如一、表里如一等,“厚德载物”包括济世惠(爱)民、先天下而忧、饮水思源等,“自强不息”包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精益求精、雷厉风行、锲而不舍、励精图治、尽心尽力、吃苦耐劳、戒骄戒躁、一丝不苟、全力以赴、矢志不渝等,“身先士卒”包括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大公无私等,“德才兼备”包括德才兼备、洁身自爱等。在上述7个关键词中,民企文化陈述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是关键词“自强不息”包含的成语,有158条,其次是“和衷共济”,有28条,第三是“抱诚守真”,有20条,其他分别是“人尽其才”(14条)、“德才兼备”(11条)、“厚德载物”(7条)和“身先士卒”(4条)。具体情况见表3。

表3表明,民企在企业文化陈述中使用“自强不息”类成语占其使用成语总数的65.29%,构成了民企文化最突出的特征。“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最为可贵的品质之一(李海等2005:7),它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和每个成员中。在表征企业文化时得到民企追捧,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民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辛创业过程。广厦集团企业文化陈述中的一段话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不拼不搏不是广厦人。广厦发展近30年来的历史,是一部拼搏创新的历史。广厦人把拼搏创新作为自己的处事风格和行动指南。”

(四)企业文化陈述中成语的维度分析

对照曲庆(2007)的分类,本文的7个关键词中,“人尽其才”对应于个人,“和衷共济”对应于人际关系,“自强不息”“身先士卒”和“德才兼备”对应于组织,“抱诚守真”“厚德载物”对应于组织与环境。民企文化陈述中成语内容属于组织范畴的条数最多,达173条,占242条成语总数的71.49%,说明民企在企业文化陈述中使用成语时最注重企业自身行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属于人际关系的有28條,占成语总数的11.57%;属于个人和组织与环境的分别有14条和27条,分别占成语总数5.78%和11.16%。具体情况见表4。

对照刘理晖、张德(2007),这7个关键词中“人尽其才”“抱诚守真”“厚德载物”分别对应于员工、客户和社会大众等维度,属于组织对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判断,在民企企业文化陈述中出现频次为41,占16.94%;“自强不息”“身先士卒”“德才兼备”对应于动力特征(可以细分为组织自身、组织中领导和组织中员工等维度),“和衷共济”对应于和谐特征(在曲庆分类中属于人际关系),两者属于对管理行为的价值判断,在民企企业文化陈述中出现频次为201,占83.06%,具体见表5。

对照刘理晖、张德(2007),本文基于成语使用得到的7个关键词缺了组织对利益相关者价值判断中的投资者维度和组织对管理行为价值判断中的效率特征和秩序特征两个维度,这些都属于市场文化内容。这表明,建设完整的企业文化,除了传承传统文化,还应向西方市场文化汲取精华。

进一步地,将7个关键词与曲庆(2007),刘理晖、张德(2007),魏钧、张德(2004),李海等(2005)的实证研究以及郑裕正(2013),刘明顺(2000),杨懿(2005)和王长斌、时旸(2008)等关于传承传统文化的理论论述(表中用“郑裕正等2013”代表郑、刘、杨、王等)进行综合比较,得到表6。

表6表明,在企业文化关键词体现的维度上,本文与魏钧和张德(2004)、李海等(2005)、刘理晖和张德(2007)以及郑裕正等(2013)关于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影响的研究结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在顾客、社会大众、人际关系和员工4个维度的价值判断上具有高度的重合性(在员工维度方面,除魏钧、张德(2004)有差异)。同时,本文还发现一个体现对组织中领导要求的“身先士卒”,这是其他研究没有或者没有得到突显的维度。

上述统计进一步表明,虽然从单个企业看,用成语构建企业文化陈述存在差异,有的企业文化陈述的主要内容由成语构成,有的只是部分内容用成语构成;从频次看,体现组织维度的“自强不息”使用最多,其他维度关键词使用较少。但从整体看,124家民企使用的成语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企业积极影响的大部分内容。因此,当代企业要有效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陈述中使用成语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另一方面,对相同的文化维度,本文讨论的内涵与基于西方文化的维度内涵存在差别。例如个人维度,西方文化界定的个人维度主要是如何让个人满意,注重尊重与尊严、成长与发展;民企文化陈述中的成语所体现的个人维度主要指向个人能力,要求个人有才干,让个人满意侧重于满足个人才干的发挥,如“唯才是举”“人尽其才”等。再如人际关系维度,民企文化陈述中“和衷共济”对应的西方文化陈述是团队精神,两者内涵也有差异,“和衷共济”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成员之间和谐和内心的协调,要求“同心同德”“和衷共济”“求同存异”“众志成城”,为了共同目标要求成员“顾全大局”“同舟共济”。西方文化中的团队精神似乎不包含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要求通过发挥个性、表现特长促进团队目标的完成。再比如组织与环境维度,西方文化对环境的概念比较具体化,其指向包括客户、股东、社区等利益相关者,要求满足客户需求、给股东提供最好回报、回馈社区等,具有明确的外在规范;民企文化陈述中的成语的环境概念比较模糊,如“抱诚守真”“和衷共济”“厚德载物”等,主要注重内在的德性范畴。

五、结 语

本文考察成语在民营企业文化陈述的使用情况,发现民企在企业文化陈述中较好地发挥了成语对传统文化的承载作用,运用成语表征企业文化内涵可以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情景相关性,较好地把自强不息、和衷共济、抱诚守真、厚德载物等优良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应用到企业文化构建中。本文结论可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本土化路径提供参考。

诚然,成语只是企业文化陈述的一部分,蕴含中国社会民族文化精髓的语言成分还有名言警句、谚语、隐喻、惯用语等,系统的研究应该把所有这些要素纳入企业文化的系统中加以考察,这正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费孝通 2012 《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大农 1994 《成语与中国文化》,《南开学报》第6期。

李 海、郭必恒、李 博 2005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传承与创新》,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李娴霞 1995 《论汉语成语的价值系统》,《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第3期。

刘理晖、张 德 2007 《组织文化度量:本土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第2期。

刘明顺 2000 《华夏文化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中南财经大学学报》第3期。

莫彭龄 2011 《论成语的语言文化特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第4期。

曲 庆 2007 《中美优秀企业文化陈述的对比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5期。

王长斌、时 旸 2008 《中国企业文化: 构面、维度、特征与作用》,《理论月刊》第5 期。

魏 钧、张 德 2004 《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组织价值观测量》,《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杨建生 2016 《对成语基本生成方式变迁的审美解读》,江苏省中华成语研究会编《第五届中华成语文化论坛交流论文汇编》。

杨 懿 2005 《转型期中的中国民营企业文化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张 勉、张 德 2004 《组织文化测量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第8期。

郑裕正 2013 《儒家思想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之运用》,《管理世界》第3期。

Alvesson, Mats. 2004.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Discourse. In David Grant, Cynthia Hardy, Clifford Oswick and Linda Putnam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Discourse.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 Ltd.

责任编辑:姜 贺

猜你喜欢
企业文化成语
看图猜成语
看图猜成语
拼成语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浅谈怎样做好企业党建思想文化工作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