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玮炜:从记者到摩拜单车创始人

2017-05-30 13:12木青
国企管理 2017年3期
关键词:胡玮炜摩拜单车

木青

也许是无知者无畏吧,80后胡玮炜,这个在汽车媒体做了10年的财经记者,凭着美好的设想,网罗了一批优秀工程师,“埋头实干”,创办了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让共享出行的想法在北上广深等多座大中城市成为一场“橙色风暴”,变成遍布旮旯胡同的Mobike。

“每天生产1.4万辆自行车。我们主要是运营方式的革命,属于互联网+交通工具”,2017年1月13日,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在回答李克强总理问话时说。

2016年4月摩拜单车登陆申城,仅几个月便进军到北上广深等多座大中城市,迅速掀起“橙色风暴”,并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我不需要一辆智能记录心跳和骑行距离的自行车,我需要的是:随时随地想骑就骑的自行车。”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是一名技术派,“诞生”摩拜单车的初衷也异常简单。但是,这位被共享出行的想法“击中”之后、不去做就不能原谅自己的女人,开始“埋头实干”,把项目雏形变成遍布城市小巷的Mobike。

设想

2004年,胡玮炜还在当财经记者,从那时候起,她做了将近十年的汽车产业报道。

2013年,胡玮炜去拉斯维加斯参加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深受触动。她强烈感受到熟悉的汽车和出行行业正在面临巨变,“汽车其实是一个移动的电脑,但为什么说我们汽车的人机系统那么的老旧,用的还是CD机,还有很多密密麻麻的按钮。但我们用的手机却已经如此智能。”

回到北京之后,她对当时的老板说,想闯一下汽车和科技结合的媒体领域。不久,她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GEEKCAR”,一家汽车科技网络媒体,关注汽车科技、新能源车、汽车智能、汽车创新、汽车创业、个人交通工具、新出行模式等,致力于发现并推动更美好的未来出行生活。网站一推出,就引起业界不小反响。

做汽车记者的时候,胡玮炜虽然是新闻出身,但她最喜欢的就是和各种汽车工程师、科学家和设计师混,身边也聚集了这样一批朋友。

这个时候,正是汽车和泛出行行业各种陈规土崩瓦解的时代,“我看到了这个趋势的变化,我身边那些设计师们,那些在最前端做研发的人们,他们都觉得个人的出行工具会有一波新的潮流出来。但是我当时有不同的想法,我要的并不只是高智能的东西,我要的是随时随地能够用的东西。”

胡炜炜觉得,大众还停留在“我买了就是我的”思维状态,但实际上,互联网时代发生了变化,你所用的东西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用,其价值就会越大。单车也可以这样,只要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它,大家共享,其价值就会越来越大。

促成胡炜炜第二个创业项目——摩拜单车迅速落地的,也许是一个槽点。2014年,胡瑋炜来到杭州虎跑,西湖边步道交错,特别适合骑行,她想租一辆公共单车,但办卡小岗亭关门,上面写了要去哪里办卡,哪里打电话,怎样身份证登记,外地人、本地人押金也不一样。

那时的她就在思考,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什么不能有一种更为便捷的使用流程,为什么不能用“自治”的方式,来让单车共享起来?

也许是无知者无畏吧,这个在汽车行业做了多年的媒体人,凭着美好的设想,网罗了一批优秀工程师,开始埋头实干,创办了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

最初的设想是,摩拜单车采用实心轮胎,不用担心爆胎;采用轴传动,不用担心掉链子;车身使用全铝,不用担心生锈。此外,摩拜单车摒弃固定的车桩,允许用户将单车随意停放在路边任何有政府画线的停放区域,用户只需将单车合上车锁,即可离去;车身锁内集成了嵌入式芯片,GPS模块和SIM卡,便于摩拜监控自行车在路上的具体位置。用户只需用手机下载一个App,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够骑走单车。

产品设计出来了,找谁生产却成了问题。对于传统自行车生产商来说,要生产这样一辆异于平常的车,必须要新建一条生产线,投资不小,市场难料,对胡玮炜“创新”之举感兴趣的厂家寥寥无几。即使很好的自行车供应商和设计公司,也只能生产车架,不能把胡玮炜想要的工艺很好的演示出来,也无法做到创新。

胡玮炜试着和厂家合作生产了一批自行车,结果成本居高无比。

变现

被逼上了“绝路”的胡玮炜,索性在苏州建起自己的生产厂,从设计到开模到生产,都由自己来。

2016年4月,摩拜单车登陆申城,4个月后进军北京。随后的2016年9月至12月,先后进入广州、深圳、成都、宁波、厦门、佛山及武汉7座城市。摩拜单车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改变了无数城市人的生活。胡玮炜觉得,这对一个创业团队来说,时间已经很长了。

上一次创业经历,让胡玮炜深刻感受到了时间就是先机,所以这次一产生Mobike的想法,胡玮炜立刻就下定决心去做,转出自己在Geekcar的大部分股份,全身心的投入摩拜,尽管产品问世的路上出现了工程师住院、研发时间超出预期两个月、钱不够去借高利贷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胡玮炜一直相信前途光明,道路才曲折。

胡玮炜说,在摩拜的问世和运行过程中,也会不停地否定和问自己。某一个假设是否正确?链条传动有没有可能做成长时间免维护?除了实心胎以外,有没有别的技术和别的材料同样可以实现不需要被充气,骑行效果更棒。针对用户反映的,车子骑起来很重,座椅无法调节等问题,摩拜Lite版采用了非常好的材料做了链条传动,还增加了手动调节座椅功能。胡玮炜表示,Lite车型采用了与旧款车型相同的专利、智能锁和技术平台,但其设计更贴近传统自行车,增加了车筐,自充电体系也改为太阳能发电,整车成本更是由3000元降至几百块。在具体使用上,用户使用Lite的费用也只有旧款车型的一半,低至5角半小时。

从任何角度去看,胡玮炜都不是那种老练的生意人,但她的身上有一种对于自行车这件事执拗的力量,或许这才是理解摩拜单车,甚至是理解当前短距离出行这个资本风口的钥匙。

创立摩拜单车对胡玮炜来说,并不只是为了赚钱、盈利,成为所谓的创业者,更像是半公益性质,尽量和政府一起,让自行车回归城市。

呵护

被盗、二维码被喷漆、从楼上摔下去、车胎被割开、车被上私锁、被骑进封闭住宅小区……运营9个月之后,种种人为破坏使摩拜单车发出“身负重伤、需要救援”的呼声。对此,胡玮炜和她的团队早已有预案。

胡玮炜说:“很多人听说我要做摩拜时,都说你的自行车会被偷光的。但我想,如果人们能随时随地便捷地获取自行车,就没必要去偷和毁掉它。所以我建立了一个制度。”

当用户下载摩拜单车App时,手机里有100个信用分,每骑一次自行车会加一个信用分。如果用户举报了不良使用自行车的行为,也会加一分。如果用户被举报了不良应用行为,就会被扣掉20分。如果总信用分低于80分,每半小时使用自行车的费用就变成了100元。

当初在设计产品的时候,胡玮炜已经设定了损耗率,现在这些都还在损耗率的范围内,完全可控。

另外,随着用户不断积累,出现了mobiker(摩拜客)这个有意思的群体。摩拜猎人也由此衍生出来,他们把共享单车从小区、地下停车场里“解救”出来,自发举报违停用户,帮助摩拜发展新用户,享受着“城市猎人”的生活。

胡玮炜会经常上微博看粉丝们的分享、晒图,看到这种有趣的活动就会保存下来,“觉得摩拜在一步步接近‘产品即营销”。很多小瞬间也让胡玮炜充满感动,看到有人穿着睡衣提着夜宵慢悠悠地骑单车的时候,或者情侣手牵手将车停在路口时,抑或是碰到男生教女朋友骑车时,会觉得“这就是当初我想象过的场景”。

这可能就是摩拜独一无二的气质,除了科技带来的便利,更多是为城市创造更多骑行,为社会催生更多善意。这些在实现着胡玮炜的初衷,“让高效简洁变成唾手可得的东西,让摩拜激发大家骑行探索城市的欲望,而不仅仅是工具”。

带动

当然,摩拜单车固然挖掘了一些数据,比如“北京的早晚高峰比上海晚一个小时,北京人均日骑行7公里,上海才3公里”,但摩拜背后的东西,远比前端数据、商业模式更加伟大。它激发了一大群看似毫不相干的人,无论是政府、骑行爱好者还是“城市猎人”内心隐秘的想象力、推动力。

截至目前,摩拜单车在上海的数量已经突破10万量,北京、广帅I即将成为新晋“10万+”城市,而其后来布局的深圳、成都等城市也有望晋身“十万俱乐部”。胡玮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她并不看重这些数字的增长,甚至对于摩拜的用戶规模及单车总量绝口不提。她所关注的只有两样——产品和用户需求。

“首先我需要做到它是安全的,其次我需要做到它是相对比较稳定的。”胡玮炜采访中谈及的这两大因素,让摩拜颠覆了原本自行车的形态——银色的V字形铝制车架、橙色五幅轮毂、智能锁、轴传动,以及独特的单摆臂设计,别样的设计体验让摩拜单车迅速成为单车市场的“网红”。

“摩拜最终还是产品驱动的,不仅是靠运营。”胡玮炜对专注做好产品、专注做好服务的言谈,总能体现出其骨子里的倔强,“我们从来没有关注竞争,对我们来说服务每一个用户是最重要的。”

摩拜推出几个月,胡玮炜几乎不谈论盈利问题,她觉得这应该是产品完善之后考虑的事情。她说,“摩拜单车问世以来,我们接到很多的合作项目,我们拒绝了很多。这和我们最初的创业初衷也不符合,我们是想给消费者介绍一种健康的出行方式,是想做更便捷的绿色出行。”现阶段,胡玮炜和她的团队把主要精力放在投放更多的车辆和设计出好的车上。

价值

“橙色风暴”如此猛烈的背后,是资本的助力。2017年1月4日,摩拜单车完成D轮2.1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在此之前,摩拜已经完成了5轮融资。在投资人眼里,摩拜单车刚性需求大、网络效应强、政府支持,完全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滴滴。这么好的机会不抓住,可能瞬间错过几个亿。

最初抓住这个机会的,是愉悦资本。2015年10月,摩拜获得愉悦资本数百万美元的融资。10个月后,摩拜完成由熊猫资本领投、愉悦资本跟投的千万美元级B轮融资。2016年9月,摩拜又迅速获得了创新工场的B+轮投资。此后,摩拜的C轮、C+轮、D轮融资也在短时间内完成。

摩拜高成本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必须快速融资,拥抱资本。然后,高速造车、大量铺货、占领山头,让后来者无路可走。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说,摩拜以目前的速度扩张,待用户量上来之后,收入渠道就不仅仅是租金那么简单,可以做广告、也可以切电商,想象空间十分大。“或许摩拜在前两三年并不挣钱,但如果它熬过去了,就可以长成大树。”而且,摩拜的模式不易模仿,它需要足够的技术积累和较长的运营准备期,跟风者跟不上脚步。

一位创业者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和团队也曾考虑开发一个共享自行车项目,但分析完商业模型后发现时间已不足够。摩拜花了一年多时间去准备,并在短期内迅速扩张,后发的初创公司很难有机会去抢占市场。

此外,对于巨头入局的可能性,胡玮炜和投资人都思考过。最有可能出手的莫过于滴滴,但是在毛圣博看来,滴滴作为一家体量庞大的公司,业务分散,要专心做好自行车,实际很难。而初创公司摩拜可以一门心思地投入所有精力,去把这件事情干好。

胡玮炜没有从盈利、经济的角度思考问题,她一步步走近自己制造的梦想,并装饰起大众的梦。摩拜单车之于胡玮炜、城市猎人和真正的摩拜热爱者,不是共享经济,不是盈利模式,它更像是一种不死的城市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猜你喜欢
胡玮炜摩拜单车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飞吧,单车
胡玮炜挥别摩拜单车 正式卸任法定代表人
摩拜推出多项福利,同时发布摩拜助力车
摩拜的宿命
胡玮炜:成功就是去做疯狂的事
胡玮炜:共享单车热背后的百亿公司掌门人
对恶意破坏共享单车行为要“零容忍”
胡玮炜:如果失败了,就当做公益
共享单车(外四首)